蝾螈科

✍ dations ◷ 2024-12-23 01:37:04 #蝾螈亚目,蝾螈科

蝾螈科(学名:Salamandridae)是通常颜色鲜艳的中小型两栖纲有尾目动物,分布于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北美、欧洲、亚洲和非洲地中海沿岸)。终生有尾,没有鳞片,是有尾目两栖动物的代表,也是两栖动物中较原始的一群,与其同属一目的,还有鳗螈、钝口螈、洞螈等。蝾螈和水蜥在成长过程中,通常都要经历蜕变过程。

无论是陆栖蝾螈还是水栖蝾螈,它们都喜欢潮湿的生存环境,以便保持皮肤的温润,利于水和空气的流通。蝾螈还具有休眠的习性。在寒冷地区,蝾螈在冬天冬眠;在温暖地区,如果气候干旱燥热,它们就进行夏眠。在遭遇敌害时,蝾螈和水蜥有好几种防卫方法。有此种类呈弯曲防卫姿势,举起尾巴,直立下颌,显示出它们色彩艳丽的腹面,以恐吓敌人;有的蝾螈皮肤有毒,体表呈现警戒色;还有些蝾 螈在遭到攻击时能自动脱落尾巴迷惑敌人,趁机逃生。

水栖蝾螈和水蜥在水中产卵,卵孵化成形似蝌蚪的幼体;幼体用鳃呼吸,在成长中鳃逐渐消失,体态特征逐渐趋向成体。

最大种的欧非肋突螈()全长可达30公分。

没有肋骨间沟,身体的全部或部分具有鲜明的警戒色,皮肤可分泌河豚毒素(TTX)。

栖息于森林、河川、溪流、池沼等地。有完全生活于陆地的陆栖种,也有完全生活于水中的水栖种。

肉食性,以昆虫、节肢动物、甲壳类、贝类、蚯蚓、其他小型两栖类的卵和幼体等为食。

在池塘完全干涸,最后阶段的变形前,较大型的蝾螈以同类小型为食。

相关

  • 潘诺西亚大陆潘诺西亚大陆(Pannotia)是个理论上的史前超大陆,最初是由地质学家Ian W. D. Dalziel在1997年提出,形成于6亿年前的泛非造山作用(Pan-African orogeny),并在5亿4000万年前的前寒武纪
  • 赫伯特·布朗赫伯特·查尔斯·布朗(英语:Herbert Charles Brown,1912年5月22日-2004年12月19日),乌克兰裔美籍犹太人化学家,1979年因将硼化合物用于有机合成之中而与格奥尔格·维蒂希分享诺贝尔
  • 苦(梵语:दुःख,转写:duḥkha,巴利语:dukkha),佛教术语,字面意义为痛苦、不安、不满足等。这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教义之一,为四圣谛之一 。梵文duḥkha,汉传佛教一般译为“苦”,或者“苦
  • 刘侠刘侠(1942年4月12日-2003年2月8日),已故中华民国作家,北投国小毕业。据其自述,因家乡在陕西省扶风县杏林镇(今属陕西省宝鸡市),也为了纪念自己一辈子与医院结下的“不解之缘”(因为杏
  • 外阴毛囊炎外阴毛囊炎(英语:vulvar folliculitis),是一种毛囊炎,生长于外阴部位,其由葡萄球菌引起。炎症多发生于大阴唇外侧、阴阜等有毛囊部位。周围皮肤发红,有触痛,重者可肿起形成圆锥形脓
  • ppt万亿分率,台湾称兆分率,简称ppt(源自英语Parts Per Trillion的简写),定义为万亿分之一,1ppt即是万亿分之一分之一。1 p p t =
  • 勒期语勒期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最接近载瓦语。是景颇族勒期支系的语言,主要分布于缅甸克钦邦(3万人)和中国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潞西、陇川、盈江、瑞丽等县(2000人)。
  • 斑脸海番鸭斑脸海番鸭(学名:Melanitta fusca)为鸭科海番鸭属的鸟类,俗名海番鸭、奇嘴鸭。分布于东西伯利亚北部、欧洲、北美洲西伯利亚东部沿海、朝鲜、日本、欧洲、北美洲东西海岸、中国
  • XVI宪法正文I ∙ II ∙ III ∙ IV ∙ V ∙ VI ∙ VII其它修正案 XI ∙ XII ∙ XIII ∙ XIV ∙ XV XVI ∙ XVII ∙ XVIII ∙ XIX ∙ XX XXI ∙ XXII ∙ XXIII ∙
  • 猪脚猪脚是指猪的脚部(蹄)和小腿,在广东称圆手,又叫元蹄、北方则将南方所称的“猪脚”细分为猪肘和猪蹄,在华人世界中,猪脚是猪常被人食用的部位之一,有多种不同的烹调作法。猪脚在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