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光

✍ dations ◷ 2025-08-21 11:30:20 #地震光

地震光(Earthquake Light),又称地光,是在地震发生时,受震动波及之区域上空所出现的光。地震光肉眼可看见,是一种自然现象。

地震光在地震中途时最为明显,但在地震发生前后也曾有目击记录。地震光的出现方式与极光非常相似。光谱范围可以是由白至蓝,不过人们偶然会看到更多光谱中的颜色出现在地震光中。地震光的持续时间由几秒至几十秒不等。地震光的大小和亮度不一定与地震能量、地震震级或地震烈度成比例。有时地震时所产生的电磁波会干扰无线电通讯。

1920年中国海原县发生的海原大地震、1965年日本长野县发生的松代大地震(日语:松代群発地震)、1975年2月4日在辽宁省发生的海城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在河北省发生的唐山大地震和2016年日本熊本县发生的熊本地震、台湾台南市发生的高雄美浓地震、2018年花莲地震、2021年格雷罗地震、2022年福岛地震以及2023年土耳其-叙利亚地震都有地震光的出现。

地震光的形成原因仍未被科学家确定,而提出的假说则有以下数项:

相关

  • 埃伦费斯特保罗·埃伦费斯特(德语:Paul Ehrenfest,1880年1月18日-1933年9月25日),奥地利数学家、物理学家,1922年取得荷兰国籍。他的主要贡献是在统计力学的领域及对其与量子力学的关系的研究
  • 尤弥尔尤弥尔(Ymir),又名奥尔盖尔米尔(Aurgelmir)。在北欧神话中,他是初生的巨人,所有巨人的祖先。在金伦加鸿沟边,雾国尼福尔海姆(Niflheim)和火焰国穆斯贝尔海姆(Muspelheim)的相互交错引起
  • 艾尔兰·鲍德温艾尔兰·艾莉丝·鲍德温(英语:Ireland Eliesse Baldwin,1995年10月23日-)是一位美国时装模特儿。她是演员金·贝辛格及亚历·鲍德温的女儿。艾尔兰·鲍德温生于加利福尼亚州洛杉
  • 荒川真嗣荒川真嗣(日语:荒川 眞嗣,1964年3月4日-),日本男性动画师、演出家、动画导演。出身于宫城县。1982年从东北高等学校(学校法人南光学园)(日语:東北高等学校)毕业,作为宫崎骏作品的粉丝参
  • 奥利弗·鲍曼奥利弗·鲍曼(德语:Oliver Baumann,1990年6月2日-)是一位德国足球运动员,司职门将,效力于德国足球甲级联赛霍芬海姆。奥利弗·鲍曼于2002年加入弗
  • 凯特·沃尔什凯特·沃尔什(英文:Kat Walsh,1982年10月16日-),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成员,出生于美国弗罗里达州梅里特岛(英语:Merritt Island)。她曾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德兰的史丹森大学获音乐学士学位,在乔治梅森大学获法律博士学位,现从事知识产权、版权法方面的研究工作,现居住在美国弗吉尼亚州赫恩顿(英语:Herndon, Virginia)。她自2006年起成为维基媒体基金会理事会成员,自2012年6月起在知识共享担任法律顾问,2012年7月开始担任维基媒体基金会第5任理事长。
  • 利根号重巡洋舰利根(日语:利根/とね  ?)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重巡洋舰。利根型重巡洋舰(二等巡洋舰利根型)的1号舰。舰名为跟从二等巡洋舰的命名惯例,使用流经关东地方的利根川命名。亦为第二艘使用该名称的帝国海军舰船。4座主炮塔集中在舰前部,而后部设有飞机弹射甲板及水上侦察机的准备场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相当特别的舰型。舰内神社为香取神宫。舰名现由海上自卫队的护卫舰所继承。
  • 伊万·久巴伊万·米哈伊洛维奇·久巴(乌克兰语:Іва́н Миха́йлович Дзю́ба,1931年7月26日-2022年2月22日),乌克兰文学评论家、社会激进分子、持不同政见者、乌克兰英雄、乌克兰国家科学院院士、第二任文化部长(1992-1994)。1999-2001年,曾担任舍甫琴科国家奖委员会总负责人。 其曾于20世纪90年代担任《现代》杂志的主编,并曾担任《现代乌克兰百科全书(英语:Encyclopaedia of Modern Ukraine)》编辑委员会的联合主席一职。久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1
  • 大卫·贝纳塔大卫·贝纳塔 (英语:David Benatar,1966年-)是一位南非哲学家、作家和研究员。他的代表性作品是宣扬反出生主义的一书《还不如不来:出世的祸害》(Better Never to Have Been: The Harm of Coming into Existence)。在此书中,David认为不论出生者事后的幸福感如何,出生都是一种严重伤害,所以任何创造有感觉的生物的行为均属不道德。
  • 安布鲁瓦兹·托马夏尔·路易·安布鲁瓦兹·托马(法语:Charles Louis Ambroise Thomas ,1811年8月5日-1896年2月12日),19世纪法国作曲家,1832年曾获得罗马最高奖(Grand Prix de Rome),1840年起开始了歌剧的创作。托马一生创作20余部歌剧,其中以《迷娘(英语:Mignon)》与《哈姆雷特》著称于世。《哈姆雷特》是托马最成功的歌剧创作,完成于1868年,是他所有流传于后世的歌剧作品中最长盛不衰的一部。昂布鲁瓦为了使莎士比亚的名剧符合19世纪法式歌剧的演出风格,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