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

✍ dations ◷ 2025-08-16 20:57:59 #致良知

致良知,即是指通过自省以实现良知,是明朝大儒王阳明创立的心学的核心思想之一。“致良知”学说对后世儒家、汉字文化圈都有深远影响。“致良知”是中国儒、释、道三家思想融合的产物。

“良知”一词,出自孟子的著作《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 , 所不虑而知者 ,其良知也。

而儒家经典《大学》也有“致知在格物”的语句。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认为“至善者,心之本体”。而“心”与“良知”的关系在王阳明《传习录》中有明确描述,是:

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

王阳明的“良知”概念,出自孟子,但又有进一步的阐发。王阳明认为“良知即天理”。王阳明采纳结合了《大学》中的“致知”思想,遂提出“致良知”之说。当时明朝中叶,传统的程朱理学已走向死板僵化,与科举紧密结合,走向形式化。而理学在理论上没能有大的突破。王阳明提出“致良知”新说,是儒家的一大理论创新。“致良知”可以看作是一种实践论。王阳明虽认为“良知”是“心”的本体,但也倡导“良知是虚,功夫是实,知行合一”,说的是在本体上虽无需用功,但认知与实践、功夫与本体应该融会贯通,合为一体。

据王阳明弟子王畿的《刻阳明先生年谱序》记载,王阳明是在谪居贵州龙场极端困苦的环境下提出“致良知”之学的,史称“龙场悟道”:

自幼即有志于圣人之学。盖尝范例于辞章,驰骋于才能,渐渍于老释,已乃折衷于群儒之言,参互演绎,求之有年而未得其要,及居夷三载,动忍增益,始超然有悟于‘良知’之旨。

相关

  • 黄曲霉毒素黄曲毒素(aflatoxin),也称作黄曲霉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有强烈生物毒性的化合物,常由黄曲霉及寄生曲霉等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
  • 恋医学恋医学癖(英语:Medical fetishism)是一种恋物癖形式,对涉及医疗或临床的相关物体、行为、场所或情境产生恋物癖。这包括在性角色扮演中扮演与医疗相关的人士,例如各科医师、护理
  • 苏德战争轴心国 纳粹德国 意大利王国(至1943年) 匈牙利王国 罗马尼亚王国(至1944年) 保加里亚第三帝国(至1944年)同盟国 苏联 波兰(英语:Polish Armed Forces in the East) 南斯拉夫(自1
  • 22R-羟基胆固醇22-羟基胆固醇(英语:22-Hydroxycholesterol)是一种内源性的胆固醇代谢中间产物,参与甾体激素的生物合成。 胆固醇被细胞色素P450家族的CYP11A1胆固醇侧链裂解酶(P450scc)羟基化形
  • 苑里伪虎鲸苑里伪虎鲸(学名:)是一种已灭绝的鲸鱼,发现于苗栗县苑里镇的头嵙山层。在1997年时,有工人在苗栗苑里山区意外发现一些化石,经科博馆研究人员挖掘与鉴定之后,确认为是一种鲸类的化石
  • AyawawaAyawawa(本名杨冰阳,1983年1月7日-),中国四川自贡人,是一位中国大陆网络红人,身兼作家、情感咨询师、模特儿、电视节目嘉宾、企业家等身份。早年活跃于猫扑论坛、天涯社区,后在微博
  • 弗里波特 (明尼苏达州)弗里波特(英语:Freeport)是一个美国城市,位于明尼苏达州斯县。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当地人口为632人。 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该城市的总面积为1.15平方英里(2.98平方千米)。
  • 护花使者《护花使者》(),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收录于《都柏林人》,所谓的“护花使者”其实是指两个骗财骗色的街头游荡汉,乔伊斯借着这篇故事说明都柏林的可鄙之处。
  • 魏斐德魏斐德(英语:Frederic Evans Wakeman, Jr.,1937年12月12日-2006年9月14日),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柏克莱加州大学教授。1937年出生在美国堪萨斯城,曾任美国历史学会和社会科学研究会
  • 蓝喉金刚鹦鹉蓝喉金刚鹦鹉(学名:,原先为)是栖息于玻利维亚东部一个名为Los Llanos de Moxos小地区的独有品种。时至2005年,野外的蓝喉金刚鹦鹉相信只剩余少于200只。它们消失的主要原因是为当地及国际鸟类贸易造成的非法偷捕活动,此外牧场发展砍伐了蓝喉金刚鹦鹉栖息的树木。动物园正进行许多的人工繁殖及保育计划,以拯救蓝喉金刚鹦鹉。它们并非栖息于森林,而是玻利维亚贝尼省(Beni)的草原,筑巢于棕榈树丛中。蓝喉金刚鹦鹉重约750克,长约85厘米。翅膀及尾部呈亮丽的蓝绿色,喉部呈蓝色,胸部上方及腹部呈亮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