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瑞立

✍ dations ◷ 2025-10-25 22:59:29 #1943年出生,2012年逝世,台湾慈善家,鹿港人,谢姓,罹患胆囊癌逝世者

谢瑞立(1943年-2012年6月23日),台湾彰化县鹿港镇人,以拾荒所得长期捐助孤儿。

谢瑞立为鹿港镇洋厝里居民,在九个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父亲为当地的粉粿小贩。

谢瑞立小时候和弟曾因盲肠炎和肺积水,到处借贷无门,遂发愿若有能力,定要帮助别人。国民学校毕业后,他家贫无力升学,在各乡镇的野台戏下叫卖零食。

1975年,谢瑞立改从事抓鳗鱼,每日工资两百元,为增加收入,利用冬天或业余时间,在住家附近乡镇垃圾场捡拾可用的废弃物,转售给估物商,同年结婚,却因妻子不能忍受穷困日子,婚姻只维持了约四十天,至1981年才还完所有举债。

谢瑞立还完所有举债后,开始把积蓄寄给媒体刊登的急难个案,有些个案当事人收到汇款后会回函致谢,有些毫无音讯,遂认为捐款如“霰弹”发出去效益不大,于是决定分期付款慈善团体。1983年,他得悉彰化家扶中心有许多贫困儿童,开始长期济贫的行动,以台币三百、五百、一千元不等,不定期不定额捐助,1988年,他得知二林喜乐保育院的困境,慨然捐出所有积蓄十万元,后从捉鳗鱼的东家许进兴闲聊中,知道了彰化家扶中心举办永久认养人联谊会,便缴交十二万元来永久认养一名贫童。他还透过中华儿童福利基金会,出钱认养了一名塞内加尔的孤女。左邻右舍都劝他“日子快过不下去”,他照样热心助人。他表示亲友曾用异样的眼光讥笑,说是“傻瓜”、“心理变态”。

街坊邻居曾形容谢瑞立就有一张孩子缘的脸,孩子们都很喜欢接近他。表扬好人好事筹备委员会于1995年10月12日宣告谢瑞立得好人好事,其事迹列入《十步芳草》书内。2000年7月,与家庭扶助基金会捐助者陆李美叡、郑胜勋接受新闻采访。

谢瑞立在洋厝里开一家老式破旧的小杂货店,由母亲看管,店内陈设物品简陋。2001年,年近六旬,他迎娶越南籍妻子阮氏分担奉养母亲家务,并由妻子去工厂做工养家。2000年代末,他罹胆囊癌家境变差,成为低收入户。

2011年,彰化基督教医院鹿东分院医护人员发现病患谢瑞立是大善人,发起院内“一人一信”。2012年6月23日去世,享寿七十,举行基督教告别仪式,留下越南籍遗孀及十岁稚女。彰化家扶中心主任王震光表示,谢瑞立以拾荒所得捐款给家扶、喜乐保育院等慈善机构,认养许多国内外儿童,至少捐了一百多万元。

相关

  • 996工作制996工作制,是指一种“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每周工作6天”的用工制度,有时也被用来指代一系列资方要求劳方延长工时而不额外给薪的工作制度。最初多因网络及软件行业的员工交
  • 解放盾南越盾(越南语:đồ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Ming-Lt-HK
  • 计算机安全计算机安全(computer security)是计算机与网络领域的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的一个分支。其目的是在保证信息和财产可被授权用户正常获取和使用的情况下,保护此信息和财
  • 安德烈·拉甫连季耶维奇·格特曼安德烈·拉甫连季耶维奇·格特曼(俄语:Андре́й Лавре́нтьевич Ге́тман,1903年9月22日(10月5日)-1987年4月8日),苏联大将,战时近卫坦克第11军军长。1924年
  • 南杜尔巴尔南杜尔巴尔(Nandurba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Nandurb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9436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94365人,其中男性49125人,女性45240人;0—6岁人口11683人,其中男6308人,
  • 链烃链烃,是指其分子中碳原子以开链方式连结的烃,包含链烷、链烯与链炔。
  • Smart BetaSmart Beta 投资策略(也被称为 Advanced Beta 或 Alternative Beta)通过增强一个或多个不同因子的特征,对基金资产进行选股及个股权重上的优化。基于透明且固定规则的投资策略,
  • 武器基础知识证书根据德国《武器法(英语:Waffengesetz (Deutschland))》第7条第1款的规定,运动射击武器基础知识证书是获得拥枪证(WBK)的先决条件之一。运动射击武器基础知识证明需接受有资格认证
  • 女仙外史《女仙外史》又名《石头魂》,全名《新刻逸田叟女仙外史大奇书》,日译本题名《通俗大明女仙传》,神魔小说,清代吕熊著。以明初“靖难之役”为背景,叙述山东唐赛儿起义的故事。唐赛
  • 皇朝十二钱皇朝十二钱(日语:皇朝十二銭/こうちょうじゅうにせん)是日本于和铜元年(708年)至应和三年(963年)间铸造的12种铜钱的总称。又称本朝十二钱(ほんちょうじゅうにせん)、皇朝十二文钱(こ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