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拉丁之鹰

✍ dations ◷ 2025-09-12 06:59:39 #民族象征,阿拉伯历史,阿拉伯世界,神话传说中的隼形目,埃及民族主义

萨拉丁之鹰(阿拉伯语:نسر صلاح الدين‎)或称阿拉伯之鹰;是一种老鹰形状的图像,常使用在阿拉伯世界国家地区的旗帜或徽章上,例如埃及国旗、伊拉克国徽、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徽章等皆有使用。

此图像与十二世纪苏丹萨拉丁的关联;被认为是因为萨拉丁曾在开罗大城堡区一处的西墙上打造了一个老鹰图饰。但后续推测应该是远晚于萨拉丁治理埃及的那段时期才出现,虽然实际出现的时间点并不可考。

该老鹰的外观虽是一只无头鹰模样,不过被猜测初始的造型应是一只双头鹰,必且有可能是在1670年以前从某处搬迁至开罗大城堡区里。

1952年期间的埃及七月革命萨拉丁之鹰图像便有在事件里被采用,并且曾作为之后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所联合组成的阿拉伯联合共和国国徽象征。在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终止结束后,埃及仍持续采用萨拉丁之鹰图像作为国徽造型。

另在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伊拉克地区于1963年的斋月革命之后,萨拉丁之鹰被引用作为伊拉克的新国徽。其它像卡扎菲于1972年所提倡的阿拉伯联邦共和国里,将原本以古莱什之鹰造型设计的国徽于1984年改成萨拉丁之鹰。

在2011年爆发为了不满穆巴拉克政府的埃及革命时,之后一名叫做Mehrez的人士绘制了萨拉丁之鹰上下颠倒的图案作为穆巴拉克政权垮台的象征,因埃及国旗上的萨拉丁之鹰图像是穆巴拉克执政期间里的1984年才出现;而被视为和穆巴拉克政权有所关联。

伊拉克国徽

埃及国徽

巴勒斯坦国徽

也门国徽

里夫共和国 1921年-1926年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

伊拉克共和国国徽(1965-1991)

伊拉克共和国国徽(1991-2004)

伊拉克共和国国徽(2004-2008)

阿拉伯利比亚共和国(1969年—1972年)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1962–1966

阿拉伯也门共和国 1966–1974

南也门人民共和国
1967年-1970年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1970年-1990年

也门共和国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 (1958–1972)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1958-1961)

1958年-1961年,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总统旗帜

1967年-1991年,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总统旗帜

埃及共和国(1952年-1958年)

埃及国旗

巴勒斯坦国政府旗

相关

  • 海关总署1999年规定:印章直径5厘米,中央刊国徽,由国务院制发。中国海关标识王令浚 海关副总监 邹志武 海关副总监 李 国 海关副总监 张际文 海关副总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中华人民
  • 还原型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英语:FAD),又称活性型维生素B2、核黄素-5'-腺苷二磷酸,是一种参与了重要的代谢反应的氧化还原辅酶。FAD是一种比NAD和NADP更强的氧化剂,能被1个电子或2个电子
  • 裂缝喷发口裂缝喷发口(英语:Fissure vent),也称为火山裂隙或裂隙喷发,是一个线状的火山口,熔岩能通过它喷发,通常没有任何爆炸活动。喷发口宽往往是几米宽,并且可能长达数公里。裂缝喷发口可能
  • 切连科夫辐射契伦科夫辐射(英语:Cherenkov radiation)是介质中运动的电荷速度超过该介质中光速时发出的一种以短波长为主的电磁辐射,其特征是蓝色辉光。这种辐射是1934年由苏联物理学家帕维
  • 金坛话金坛话是吴语的一种,属于吴语太湖片的毗陵(常州)小片.使用人口约800万。包含常州市金坛区(金城镇以西大部分为苏北话移民区,城区为双方言区)、武进区(除沿江的圩塘、魏村、孝都、小
  • 卡立依布拉欣阿都卡立依布拉欣(马来语:Abdul Khalid bin Ibrahim,1946年12月14日-),马来西亚第14任雪兰莪州务大臣(2008年-2014年)、前雪兰莪州议会巴生港口议员兼吉隆坡敦拉萨镇国会议员。他曾经
  • 奥尔莫克湾奥尔莫克湾(英语:Ormoc Bay)位于菲律宾莱特岛附近,是卡莫特斯海的延伸。奥尔莫克即位于海湾岸边。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尔莫克湾战役即发生在该地。坐标:10°57′N 124°36′E /
  • 陈惪华陈惪华(1696年-1779年),字云倬,号月溪。直隶安州(今河北安新)人。生于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雍正二年(1724年)状元。授翰林院修撰。迁侍读学士,提督广东肇高学政。官至兵部尚书,因弟惪正遭
  • 美洲国际机场美洲国际机场(西班牙语:Aeropuerto Internacional Las Américas)(IATA代码:SDQ;ICAO代码:MDSD)是一座位于多米尼加共和国首都圣多明哥的国际机场,相较于同市内的伊莎贝拉国际机场,该
  • 罗清罗清(1442年-1527年),字梦鸿,号思孚,其余化名甚多。明代山东省即墨县人,为军人兼罗教(无为教)创始者,出身军户:668,是漕运运粮军人:136,曾在北京古北口服兵役,并皈依佛教,退役后学佛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