弛缓 (核磁共振)

✍ dations ◷ 2025-11-08 14:02:56 #磁共振,磁振造影,原子核物理学,量子力学

弛缓或译作弛豫,在核磁共振(NMR)现象学上,针对磁化强度的演化分成两个面向:

另外因为主磁场的局部不均匀,导致体积元素(voxel)内失相(dephase),使得x-y平面上实际的讯号衰减速度远快于T2时间衰减。

如此对应的横向弛缓时间常数为T2*,其值远小于T2,两者关系为:

其中γ为旋磁比;ΔB0表示局部磁场不均匀的强度差值。

以下为常见健康人体组织的两个弛缓时间常数大概数值,仅供参考。 

1948年由三位学者尼可拉斯·布伦柏根(Nicolaas Bloembergen)、爱德华·珀塞尔(Edward Purcell)、庞德(R. V. Pound)提出Bloembergen-Purcell-Pound理论(简称BPP理论),对纯物质的弛缓常数T1、T2数值随物质状态变动,从固相到液相都能成功解释。这项理论采取了分子滚动(tumbling)对于电磁场局域扰动的影响。

从这理论所得到的T1、T2结果为:

                                           1                          T                              1                                                    =        K                      {\displaystyle {\frac {1}{T_{1}}}=K}                                             1                          T                              2                                                    =                              K            2                                        {\displaystyle {\frac {1}{T_{2}}}={\frac {K}{2}}}  

其中 ω 0 {\displaystyle \omega _{0}} 是拉莫频率,对应于主磁场强度 B 0 {\displaystyle B_{0}} τ c {\displaystyle \tau _{c}} 即为分子滚动相关的“关联时间”。 K = 3 μ 2 160 π 2 2 γ 4 r 6 {\displaystyle K={\frac {3\mu ^{2}}{160\pi ^{2}}}{\frac {\hbar ^{2}\gamma ^{4}}{r^{6}}}} 为常数——μ是自旋1/2原子核的磁矩强度,π是圆周率, = h 2 π {\displaystyle \hbar ={\frac {h}{2\pi }}} 为约化普朗克常数,γ是旋磁比,r是两个带有磁矩的原子核的间距。

以不含氧17的液态纯水中水分子为例,K的值为1.02×1010 秒-2,关联时间 τ c {\displaystyle \tau _{c}} 的尺度大概是1 皮秒= 10 12 {\displaystyle 10^{-12}} 秒,设以5×10-12 秒来计算;而氢核(质子)在1.5特斯拉的主磁场底下的拉莫频率约为64 兆赫,故可以估算:

和实验所得的3.6秒相当接近。此外可以看到在此极限之下,T1会和T2相等。

相关

  • 疾病疾病是生物在一定原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是特定的异常病理情形,而且会影响生物体的部分或是所有器官。一般会解释为“身体病况”(medical
  • 塔纳赫《塔纳赫》(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
  • 角苔门角藓门(学名:Anthocerotophyta),是构成苔藓植物的一个门的一组非维管植物。俗名“角藓”是指细长的角状结构,即角状的孢子体。如在苔藓植物门和地钱门中,角藓的扁平的绿色植物体是
  • 前mRNA前信使RNA(英语:Precursor mRNA,简称为前mRNA、mRNA前体)是一种未成熟的单链信使核糖核酸(mRNA)。前mRNA是从细胞核中的DNA模板通过转录而合成的。前mRNA构成了不均一核RNA(或称为
  • 硫代羧酸硫代羧酸是一个有机硫化合物,通式为RC(O)SH。它们和羧酸相近。它理论上有两个互变异构体,分别为RC(S)OH和RC(O)SH,但只有后者才存在。 在实验室中最为常见的硫代羧酸是硫代乙
  • 陆汝钤陆汝钤(1935年2月15日-),中国计算机科学家。原籍江苏苏州,生于上海。1959年毕业于德国耶拿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1999年当选
  • 计算机辅助工程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主要用于模拟分析、验证和改善设计。在近年来电脑与3D CAD快速发展情况下,CAE应用比例越来越高,使用难度也越来越低,使用者数量大幅
  • 张小月张小月(1953年2月12日-),中华民国资深外交官,无党籍,台湾彰化人,外省人第二代,籍贯中华民国浙江绍兴。前任外交部次长、北美事务协调委员会主任委员、陆委会主委,现任海基会董事长、
  • 云室云室(英语:Cloud chamber)是个用来侦测游离辐射的粒子侦测器。由英国物理学家查尔斯·威耳逊发明,因此又称为威尔逊云室(Wilson cloud chamber)。最简单的云室,只是一个密封的环境,
  • 维尔纳综合征维尔纳综合症(Werner syndrome,缩写WS)又称成人早衰症,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早衰症,1904年由德国人 Otto Werner 首先报道,患者位于8号染色体短臂的、编码DNA螺旋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