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1871年2月2日-1929年3月22日),字诒重,一字武仲,晚年号郇庐,原名道亨,湖南湘乡东凤一都长乐乡人。清末民初政治人物。
17岁师从王先谦,预撰经籍。为县学优廪贡生,荫生,充坛庙工程监督、京师学务处编书局襄校兼书经图书分纂、刑部奉天司邦主稿。光绪二十八年顺天乡试举人,补刑部郎中。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士登第,授刑部郎中,后官至京师编译馆主纂、京师大学堂提调、邮传部左参议、右侍郎、资政院参议等。清王朝灭亡后,拒受袁世凯交通部职。客居青岛,常与恭亲王溥伟联系,为积极的复辟派。民国二年(1913年),溥伟几经密谋,拉拢一批军阀准备起事,陈毅则起草“檄文”。后北洋政府发觉此事,对其进行瓦解监视。最终活动流产,史称“癸丑复辟”。与于式枚、刘廷琛、胡思敬等参与张勋复辟活动。复辟失败,乃侨居天津,追随废帝溥仪,以“孤臣自命”。1928年五月,发生孙殿英军盗掘东陵皇墓案,六月十八日醇亲王及庆亲王载振等召开会议,决定派陈毅与载泽、溥伒、耆龄、宝熙等往东陵查勘祭扫。此时陈毅负病力疾前往。“躬涉坠艰,万绪煎迫。迄事还,瘠瘦几不可识。至是愈怆,念行朝人事凋索,时咄咄,损餐眠。会生男不举,其长妾一恸旋殒。稚累盈室,瓶无隔宿粮,扶杖强步,长嘘而不泪,情若有甚难堪者。越旬日,奄忽逝矣。”尝参与修订《皇清文献通考》。所撰有《荀子异义》、《墨子正义》、《郇庐诗文集》一卷、《东陵纪事诗》一卷等。其《郇庐诗文集》由其友胡嗣瑗整理于1936年出版,中有王先谦墓表、李鸿藻家传、张勋神道碑铭、胡思敬墓志铭等,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东陵纪事诗》,以诗注体形式,将其当时所调查到孙殿英军盗墓之详细情形,一一注释于各首诗中,其史料价值更不可低估。今国家图书馆尚保存一份《光绪壬寅、甲辰乡会试中试湘乡陈毅卷》,其前有陈毅所填之简历,后附其各场考试策论文章六篇。 有《阙慎室藏书目录》二册,钞本。第一册稿纸上有“阙慎室抄本”字样,并钤“湘乡陈毅鉴藏”朱长方。第二册稿纸上有“诒重读经史子集札记”、“湘乡陈氏阙慎室抄本”等字样。所钞均工整。第一册分类而不精,《天一阁书目》、《秘书监志》人地理类,不省何意。著录藏书约千种。第二册依箱登录,自第一至七十九号。共著录约1500种,地方志有三四百种。有元刻《医学丛书》、《伤寒论注》,馀皆明清本、影宋钞本、精钞及普通钞本等。有乾隆禁毁书《叶向高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