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e是在x86、x86-64容许类Unix操作系统在X Window System运行Microsoft Windows程序的软件。另外,Wine也提供程序运行库(Winelib)来帮助计算机程序设计师将Windows程序移植到类Unix系统;也有不少软件经过Wine测试后发布,比如Picasa、uTorrent、MediaCoder。
Wine通过提供一个兼容层来将Windows的系统调用转换成与POSIX标准的系统调用。它还提供了Windows系统运行库的替代品和一些系统组件的替代品。为了避免著作权问题,Wine主要使用黑箱测试逆向工程来编写。
Wine最早是“Windows Emulator”,即Windows模拟器的缩写,但Wine现在为“Wine Is Not an Emulator”的递归缩写,即Wine不是模拟器。Wine的正确名称是“Wine”,而不是全大写或全小写。
Wine计划在1993年由Bob Amstadt及Eric Youngdale发起,最初目的是为了让16位Windows 3.1程序可以在Linux上运行,但随着电脑和时代的演进,Wine也一路支持到更新的Windows和64位的计算机体系结构。
由于Windows的DLL为封闭源代码,所以程序员只能由最底层的设计开始,耗费大量的时间来编写和测试,最后达至兼容,这过程是困难且缓慢的。
在1999年期间,当Corel加入这个计划后,Wine很快便能兼容WordPerfect Office,但Corel不久便停止支持这项计划,所以Wine的发展又逐渐趋缓,一直到2006年Google积极参与这个计划后,Wine的发展才又恢复起色,最后终于在2008年发布首个稳定版,其后便以每两周发布一个新版的速度发展着,除此之外,Google每年所举办的夏日代码大赛活动也对Wine有着不少贡献。
Wine虽然是从Linux开始发展,但现在已经支持多种平台,有BSD、Mac OS X与Solaris-x86,在2013年的自由及开源软件开发者欧洲会议上,Wine的项目领导人Alexandre Julliard(英语:Alexandre Julliard)表示目前将积极支持Android平台。
在2008年,Wine已经能够完美运行很多知名程序,例如Lotus Notes及Microsoft Office 2007,Photoshop CS2,但其可靠性及稳定性仍有待改善。如果该程序包含本地的微软Windows系统的库,那样Wine便可很顺利运行该程序。
有些Wine DLLs亦已能完美地取代Windows原来的DLLs,使得有些程序可完美运行。
最晚到2006年,Wine上面已经可以完全基于Wine DLL完美地运行暴雪发行的多款3D游戏了,如魔兽世界、魔兽争霸等。
微软甚少直接回应Wine计划。不过它通过各种手段屏蔽Wine。
像2005年2月16日微软承认其在公司的更新软件包中加入了阻止特定用户的程序。微软公司日前承认,其反盗版工具同时也会阻止使用Wine软件的用户更新Windows。微软的发言人日前说,其Windows正版增值计划认证工具将会辨认Wine用户,因此只有运行真正正版的Windows的用户才能下载升级和附加工具。“现在越来越多的第三方模拟和API转换技术被投入使用,不过Wine是第一款通过WGA测试的软件,”发言人说道。“微软并不希望为那些使用第三方模拟软件或者跨平台API转换技术的用户提供Windows软件更新。”不过发言人称那些没有真正运行Windows XP或者Windows 2000的用户依然能够下载Office Update。
在Wine的开发者通告中亦有所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