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里青风会

✍ dations ◷ 2025-05-04 00:33:39 #台湾日治时期组织,台湾日治时期文学,台南市历史,台湾文学组织

佳里青风会 昭和7年(公元1932年)吴新荣从日本返台,随即组织“佳里青风会”,成员以当地年轻人居绝大多数。

该组织的性质,据成员之一林芳年的说法,该组识“完全没有任何的政治色彩”,“仅由吴新荣提供同仁们谈话场,及鼓励青年们的读书风气而已”。然而,主事者吴新荣却在1933年9月10日的个人日记内容,透露当初筹组该会的最初构想,以及成立以后该会应该发展的方向。组织“佳里青风会”的最初构想方面,吴新荣提到:“在往诊途中,想要组识一个社交构关,……:一、号做土曜会。二、交换社会的知识。三、养成独特的气氛。四、获得郡下的知识青年。五、在每土曜开座谈会。六、在座谈会各会员都发表一问题,使各会员批评讨论。七、问题不拘如何,凡其周间所发生的社会上一切的事情都可以。八、会的存在在可能范围内,不使他人所知。”至于成立以后该会应该发展的方向,吴新荣则在他的回忆录(名为:吴新荣回忆录)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自己当初组织该会的意图,以及对该会的明确定位,他说:“……他竟决意纠合同志来领导,团结同胞来斗争。在这高度帝国主义统治的殖民地,唯一的出路只有非政治性的文工作这一条而已。所以他呼吁东京里门出身的同志为中心,并求这地方的进步青年来合作,组织一个‘青风会’。青风会以鼓励文艺思想并做社交机关为主旨,以交换社会智识,养成青年风气,建设文化生活,向导知识分子为目的。这是初期社会运动的一个原始形态,但在这个农村地方却是一开天地以来的组织了。……”。1933年10月5日,吴新荣起草青风会会则八章九则,定该会宗旨为:“交换社会一般的智识,养成青年独特的气质;建设合理的文化生活;向导郡下的知识阶级”。10月7日青风会“规约完全决议成立”,吴新荣以为这样的组织在北门郡是前所未有的。

当时参加“青风会”的地方青年有郡役所(区署)、街庄役场(乡镇公所)、信用组合(农会)之台湾人公务人员等,总共有吴新荣、郭水潭、郑国津、徐清吉、陈培初、黄清泽、黄作仁、陈其和、叶向荣、陈长发、陈清汗、陈天扶这十二人。他们不仅有年轻人的热情和农民的朴实坚毅,而且富有反功利的思想和进取性的行动,这些共同的性格,形成盐分地带社团的特色。主事者吴新荣则平时开放自宅供知识青年阅读、讨论、活动。关于该会成员,还有另一种说法,那就是该会成员有十五人,有:王登山、陈培初、郑国津、叶向荣、黄清泽、林精镠、庄培初、黄炭、曾对、黄平坚、郭维钟、陈挑琴。

1933年11月8日,吴新荣等青风会成员发布成立宣言,宣言内容如下:

青风会存在时间极为短暂,成员之间的斗殴争吵与日警的监视,是其解散原因。昭和8年(民国22年,公元1933年)12月20日为庆祝佳里升格为“街”,青风会会友数人聚饮于第一楼,宴会即将结束的时候,黄清泽与黄老得却互殴成伤。日警监视与这件事让吴新荣感叹不已,在当天日记写下:“呜呼!这是青风的丧钟吗?归后大思,青风会必要解散,而后再召集优秀的人才研究文艺。”之后,他在22日的日记中,记下他对该会的反省,认为该会会员不能贯彻主旨、工作一寸都无进行、会员对会极无诚意、会员的腐化绝了语言、现在的会员的教养,难期会的发展。尽管存在时间极短,只维持两个多月就解散,对文坛的影响极为有限,但是已在盐分地带凝聚成一个青年派系,“佳里青风会”当中不少成员日后加入“台湾文艺联盟佳里支部”。

吴新荣在1933年12月31日写下〈吊青风〉这首诗,诗的全文如下所示:

相关

  • 拉美裔人西班牙裔美国人,或称拉丁裔美国人(Hispanic Americans or Latino Americans;又称拉美裔、拉丁美洲人、拉丁人)指从拉丁美洲移居到美国的移民及族群,不少人以西班牙语为母语,以英语
  • 曼城曼城可能指:
  • 南北议和南北议和,或称1911年南北议和,辛亥革命时期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南方革命省份与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清政府军事实力派的谈判事件。1911年四川保路运动兴起,清朝调动武昌新军前往镇压,革
  • 陈镇湘陈镇湘(1942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退役,生于安徽省芜湖县,成长于台湾高雄市左营区海军左营眷村崇实新村,现居台湾新北市中和区,毕业于海军子弟学校、海青中学、冈山高中
  • 加勒特·霍巴特加勒特·奥古斯塔斯·霍巴特(英语:Garret Augustus Hobart,1844年6月3日-1899年11月21日)是一位美国政治家,曾于1897至1899年担任第24任美国副总统,在总统威廉·麦金莱任内就职。他
  • 艾达卜艾达卜(阿拉伯语:أدب‎,罗马化:Adab)是指既定的伊斯兰礼仪:“有教养、举止优雅、有公德、彬彬有礼、端庄得体、慈悲为怀”。艾达卜的适用范围及细节因应文化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
  • 王辅 (明朝武将)王辅(?-1626年),辽东人,明朝天启年间的武将,是东江镇总兵毛文龙的麾下大将,官至游击。王辅是最早跟随毛文龙深入敌后的197名勇士之一,曾参加镇江之战。平时喜好读书,有勇力,能左右开弓,
  • 曹邦辅曹邦辅(1507年-1576年),字子忠,号东村,山东兖州府曹州定陶县人,明朝政治人物。嘉靖十一年(1532年)壬辰科进士,历任元城县知县、南和县知县,升任监察御史,巡视河东盐政。后担任云南道监察
  • 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俄语:Всероссий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 кинематографии имени С. А. Гера
  • 僬侥僬侥,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身材矮小的人,身长只一尺五寸,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中的矮小民族也有僬侥国,为八蛮之一。亦作嶕峣、焦侥、僬侥国、周饶国。《山海经》、《史记》、《列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