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澳吴家楼仔厝

✍ dations ◷ 2025-11-15 20:05:37 #卯澳吴家楼仔厝

坐标:25°00′48″N 121°59′21″E / 25.013330°N 121.989267°E / 25.013330; 121.989267

卯澳吴家楼仔厝,位于台湾新北市贡寮区福连里卯澳渔港旁,为当地兴起渔业而建,具凯达格兰族特色,今列历史建筑。

卯澳位于太平洋亲潮与黑潮交会处,因此带来丰富渔群[1][2]。清明时节吸引鲭鱼、齿䲠等鱼群来卯澳海湾觅食,至夏季盛产烟仔虎、飞鱼、花飞、螃蟹、龙虾,秋冬季节则有软翅、红魽、黑毛、白毛[3]。该地也是兰阳平原到基隆候风放寄的停靠转驶处[1]。因地利之便,吸引闽南人来此定居,并与当地的凯达格兰族族系融合,形成卯澳聚落[3]。像是祖籍漳州漳浦的吴姓移民为从事渔业迁徙到卯澳,与凯达格兰族巴赛族三貂社通婚[4]。

为抗拒东北季风高盐度海风和台风的压力,当地建物发展出石头村庄[1]。当地原住民本来习惯住高脚屋,是在与汉族融合后,地取材石头为建材、红土为黏着剂,打造石头屋聚落[5]。其建材依产地可分为山石、卵石、咕咾石和沙片[6]。砌法则以乱石砌、人字砌、顺丁砌等工法[4][7]。

十九世纪末,卯澳的吴永赐时因渔业富有,便兴建二层楼的吴家楼仔厝[4]。当地的石头屋原先以野生茅草铺成,经济较好的屋主则后来以唐山红瓦铺盖翻修[8]。像是吴家楼仔就以红瓦铺盖[4]。

一说该卯澳地名由来,是因位于卯澳湾内侧,每天卯时日出时会先照到,因此故有此名[9]。吴家楼仔厝一面山墙上有台湾民宅少见的太阳图腾,推估可能是受到平埔族自然崇拜信仰影响[4]。此楼特色是四个角落共有八个枪眼,并有台湾民宅少见的火型山墙[10][11]。建筑与其他石头屋相较,相当气派,当地居民便以“楼仔澳”称附近一带[4]。

之后,当地渔民在三貂角、卯澳设置鲣鱼定置网,以捕捉早春成群结队洄游的鲣鱼[12]。至吴永赐长子吴文同继承时,在1929年与地方人士组织卯澳渔业组合会,以鱼货贩卖为宗旨,就用家宅厝制鲣鱼干[4]。

因定置网滥捕鲣鱼过度,加上魩仔双拖网滥捕鲣鱼摄食的日本鳀等,卯澳的渔业走向衰微[12]。今属于福连里的卯澳在1950年代随着渔业没落,人口流失,卯澳吴家楼仔厝就改作碾米厂等用途,但之后依然废弃[4]。

1979年8月12日,北海岸滨海公路正式通车的第一个周日,让卯澳等地交通便利[13]。在该年通车后,居民生活获得改善,石头厝也逐渐被居民废弃或改建为水泥洋房[14]。虽然卯澳吴家楼仔厝已屋顶坍塌、墙垣残缺,但较附近的石头屋相较,依然有昔日的风貌[10][11]。

1989年,台湾大学城乡与建筑研究所陈章瑞来此规划,建议可将此处的石头屋内部现代化,成为渔村式旅馆[2]。随着网络的发达,卯澳成为观光地点[7]。如业者就会以卯澳的石砾长堤、蔚蓝海岸、石头古厝、少见供奉鱼篮观音的利洋宫作做观光卖点[15]。2012年8月21日,新北市市政会议,农业局长廖荣清对市长朱立伦报告将对卯澳渔港的石头屋们将增设夜间照明、导览解说牌,以让旅客增添思古幽情,于本月底完成[8]。

吴家楼仔厝由子孙杨林瑞在妻子许素惠的建议下,以千万元向亲人买下产权,计划列入文资保护后来修复[10]。他透过台湾师范大学社会教育学系助理教授萧文杰协助,让卯澳社区内凝聚保存石头屋的意识[4]。2020年7月8日,新北市文化局文化资产科安排专家前来会勘吴家楼仔厝[10]。后因文资委员认为无法确认始建年代、毁损严重、仅剩残墙,无特殊性,驳回指定古迹申请,而由许素惠改申请历史建筑[11]。

相关

  • 当归当归(学名:Angelica sinensis),属伞形科的一种植物。一般作为药用。多年生草本植物,高0.4~1米。茎直立,有纵直槽纹,无毛。二或三回三出式羽状复叶,小叶卵形,浅裂或有缺刻。开白色花,复
  • 边缘科学边缘科学(英语:fringe science),是指在某个已经成熟的科学领域中,研究方法、理论等与该领域的主流理论均不相同,被主流认定为“存疑”的科学行为,既可以是对该领域的一项研究方法的
  • 乙酸戊酯乙酸戊酯是乙酸与戊醇形成的酯类,它有六种分子式均为C7H14O2的构造异构体,见下。若无特别注明时,乙酸戊酯一般用于指乙酸正戊酯。俗称香蕉油。
  • 国家地理悠人频道国家地理悠人频道(英语:Nat Geo People,取代了国家地理历险频道(英语:Nat Geo Adventure,英文全称为英语:National Geographic Adventure)是国家地理学会下属的一个电视频道,面向年轻
  • 2,6-二甲基萘2,6-二甲基萘(缩写:2,6-DMN)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它是12种C2萘的同分异构体之一。2,6-二甲基萘作为高性能聚酯纤维和薄膜的起始原料在商业上是重要的。2,6-二甲基萘的氧化反应可
  • 魏荒弩魏荒弩(1918年8月2日-2006年12月9日),原名魏绍珍,后改名魏真,男,河北无极人,中国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翻译协会名誉理事。1918年8月2日,出生于直隶省无极县柴城村(今属河北省)
  • 沃尔特·胡珀沃尔特·胡珀(英语:Walter Hooper,1931年3月27日-2020年12月7日)是美国传记作家、学者,曾担任C·S·路易斯的私人秘书,在路易斯去世后将其遗作整理出版,并撰有多部研究路易斯作品的
  • 彼得·潘综合征彼得·潘综合征(Peter Pan syndrome)是个流行的心理学名词,用来叙述一个在社会未成熟的成人。这个词汇通常用于一般人,但也用于一些心理学的专业人士在普及心理学上的描述。这个词汇是来自丹·凯利(Dan Kiley)于1983年出版的书《彼得·潘综合征:不曾长大的男人》()。丹·凯利也写了一本伙伴书《温蒂穷境》(),于1984年出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并没有列入“彼得·潘综合征”这个疾病,而美国心理学会(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并没有承认这是一种心理
  • 罗贝塔·皮诺蒂罗贝塔·皮诺蒂(Roberta Pinotti,1961年5月20日—)是一位意大利政治人物,民主党成员。2014年2月22日至2018年6月1日,她在总理马泰奥·伦齐和保罗·真蒂洛尼政府中担任国防部长(英语:Italian Minister of Defence)。罗贝塔·皮诺蒂1961年出生于热那亚,她在热那亚大学获得现代文学学位,并在高中担任意大利语老师。在她青少年时期,她是意大利天主教向导和童子军协会的成员。她在1980年代末开始担任意大利共产党的地区顾问,从而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后来她加入了左派
  • 金秀学金秀学(김수학,1942年9月11日—),朝鲜政治家,曾任职保健部(卫生部)部长、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及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金秀学于咸兴医科大学毕业,后于1990年成为红十字会医院院长,并当选为最高人民会议代议员。两年后,被委任为保健部的局长,及入选党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名单。1994年7月,最高领导人金正日离世,金秀学被任命为治葬委员会成员。1998年,他连任为代议员。同年,晋升为保健部部长。之后,他曾多次到访中国。2003年,第三度出任代议员一职外,也留任为保健部部长。2006年10月,离任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