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笃

✍ dations ◷ 2025-10-31 06:13:00 #1927年出生,2020年逝世,陈姓,新宁人,国立清华大学校友,湖南科学家,中国生态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陈昌笃(1927年1月-2020年2月20日),男,湖南新宁人,中国生态学家。

1945年,考入国立清华大学地学系学习。1952年,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攻读植物生态学研究生。1953年起,陈昌笃任教于北京大学。其间,1957年至1959年,在苏联列宁格勒大学进行访问研究;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进行访问研究。

陈昌笃是北京大学环境学院生态学系教授、生态学教育与研究中心主任。陈昌笃是中国生态学学会创始人之一,曾任中国生态学学会理事长。陈昌笃还曾任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学术顾问、中国科协减轻自然灾害委员会第二届专家。 2007年时,陈昌笃正在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国家林业局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北京市园林学会风景名胜区专业委员会专家顾问、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基金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等,同时还任多个学报的编委。

2020年2月20日21时15分在北京逝世。

陈昌笃是中国景观生态学的奠基人之一。1985年,陈昌笃最早将景观生态学介绍到中国。1983年,他首次纠正了将中国草原划分为东、西两片的错误,1995年首次在中国提出抢救濒危景观。陈昌笃在中国最早倡导并投身生态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中国自然保护纲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的主要执笔者及统稿人。陈昌笃还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评审、自然世界遗产申报等工作中起到了突出作用,参加了福建武夷山、四川都江堰、云南三江并流区申报世界遗产工作。

1980年代,陈昌笃参加三峡工程专题论证,任生态与环境论证组专家。陈昌笃是生态与环境论证组唯一拒绝在三峡工程最后的论证结论上签字的专家。未在最后论证结论上签字者有:

相关

  • 醌是含有共轭环己二烯二酮或环己二烯二亚甲基结构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大部分的醌都是α,β-不饱和酮,且为非芳香、有颜色的化合物。最简单的醌是苯醌,包括对苯醌(1,4-苯醌
  • FeFsub3/sub氟化铁,又称三氟化铁,氟化铁(Ⅲ),是氟和铁的化合物,化学式是FeF3。用于陶瓷,在推进剂中用作燃速催化剂。氟化铁是很难制造出来的,即是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氟化铁在1000℃升华,微溶于冷
  • 马里北部冲突马利政府法国乍得  布隆迪  加蓬  南非  卢旺达  坦桑尼亚  乌干达  中国  德国  瑞典支持:非国家的武装组织6,000-7,000人(战前:约12,150人) 3,000人 2,000人 1,200
  • 幻觉/错觉幻觉(英语:Hallucination)是指在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相应感官的条件下,而感觉到的一种真实的、生动的知觉。相对的,错觉则是具有真正的外在刺激,但反应错误的认知。幻觉是知觉障碍
  • 呫吨酮氧杂蒽酮(英语:xanthone)也称为“呫吨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13H8O2。氧杂蒽酮可由水杨酸苯酯经加热制得。1939年,氧杂蒽酮开始被用于制造杀虫剂,后来用作苹果蠹蛾(codli
  • u广州市/u (1949–1954)广州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已撤销的直辖市。1949年10月,广东战役后,解放军攻占广州市。21日,成立解放军广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28日,成立广州市人民政府。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当时,中
  • 束缚态量子力学中,如果一个粒子在某势场中被约束在一个或几个空间区域内,则称粒子处于束缚态(英语:bound state)。如果势场在无穷远处趋于零,则负能量态一定是束缚态。束缚态粒子的能谱
  • 圣米格尔-德图库曼坐标:26°49′50″S 65°12′13″W / 26.83056°S 65.20361°W / -26.83056; -65.20361圣米格尔-德-图库曼(西班牙语:San Miguel de Tucumán)是阿根廷城市,为该国最小省份——图
  • 随机游走随机游走(英语:Random Walk,缩写为 RW),是一种数学统计模型,它是一连串的轨迹所组成,其中每一次都是随机的。它能用来表示不规则的变动形式,如同一个人酒后乱步,所形成的随机过程记录
  • 曼恰尔曼恰尔(Manchar),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浦那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3793(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3793人,其中男性7114人,女性6679人;0—6岁人口1805人,其中男938人,女867人;识字率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