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郴州
✍ dations ◷ 2025-11-11 22:00:56 #郴州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郴(chēn)州市,简称郴,古称桂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市境西界永州市,北邻衡阳市,东北临株洲市,东毗江西省赣州市,南接广东省韶关市、清远市。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南岭山脉中段,罗霄山脉西缘。东有诸广山、八面山,西有骑田岭、阳明山、九嶷山。地貌以丘陵为主,间有盆地、河谷。北有湘江支流舂陵水、耒水、永乐江,南有北江支流武水、长乐水、章水。全市总面积19,342平方公里,人口473.03万,市人民政府驻北湖区。郴州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已有两千多年有文字可考的历史。“郴”字为郴州所独有,由林、邑二字合成,意为“林中之城”,最早见于秦朝,李斯改“菻”(lǐn)为“郴”,并始置郴县。自秦以来,郴州建置历朝更迭,曾设置郡、府、军、州等。项羽“徙义帝于郴”,赵子龙大战桂阳郡,洪秀全屯兵郴州,史志皆有记载。西汉元鼎四年(前113年)置桂阳郡,辖郴、临武、南平、耒阳、桂阳、阳山、阴山、曲江等11县。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改桂阳郡为郴州。宋乾德元年(963年),设郴州军。1949年11月25日,成立郴县专区。1950年11月,更名郴州专区,辖10县。1967年3月8日,专区改称地区。1994年12月17日撤销郴州地区,设立地级郴州市。唐宋文人王昌龄、杜甫、韩愈、刘禹锡、秦观等,均在此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文。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东界江西,南邻广东,是湖南省的南大门。郴州的地貌复杂多样,以山丘为主,岗平相当,水面较少。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近3/4。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以山地为主体;西北部以丘陵、岗地、平原为主。郴州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三大水系,即赣江、湘江和北江。境内河流发育,成放射状密布。集雨面积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62条,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6条。郴州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大陆性较强。四季分明,平地丘陵区的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山区则冬季长,而春、夏、秋季短。平地丘陵区,由冬入春和由春入夏,则南方早于北方2—4天。市区多年平均于3月上旬入春,5月上旬入夏,9月底10月初入秋,11月底12月初入冬。春季降水量是一年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降水量的37.3%。日照时数220—290小时,日照时数呈南少北多的分布特征。春季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春早,气温回升快,降水丰沛,多阴雨及冰雹大风。夏季气候炎热,易发生盛夏干旱,也易出现暴雨洪涝,由于平均海拔高度在400米以上,因而丘陵区和山地与相邻市相比,透出凉爽的特点。山区的凉爽气候特征则更加突出。郴州市的秋季主要是以秋高气爽天气为主,日照强,降水少,晴日多,易发生秋旱,少数年份秋雨绵绵伴有寒露风。冬季气候的特征是少严寒,雨雪少,气温比邻近市要高。一年中,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6.5℃,最冷时段常在小寒前后和大寒前后。最热的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为27.8℃,最热时段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随着春季来到,气温在3、4月迅速升高。盛夏之后,气温随之下降,尤其是秋分过后,9-12月,每月降低5℃之多进入冬季。全市辖2个市辖区、8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初步结果显示,郴州市常住人口4,581,778人,占湖南省人口的6.98%居第8位,人口密度237人/公里2;男女性别比为107.60比100。按受教育程度分,大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5.80%,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 58.82%,文盲人口仅占2.75%。辖区内共有1,345,619个家庭户,家庭户人口4,411,236人,占总人口的96.28%;家庭平均人口规模3.28人。年龄构成上,14岁及以下人口1,003,967人,占总人口的21.91%;15-64年人口3,203,996人,占69.93%;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73,815人,占总人口的8.16%。郴州以汉族人口为主,少数民族呈大分散小杂居,世居少数民族有瑶和畲族。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郴州全市共有汉族人口4,247,076人,占地区人口的98.20%;少数民族77,736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的1.21%居第7位,占地区人口的1.80%;55个少数民族中有41个民族分布。瑶族为郴州仅次于汉族的第2大人口,共有70,513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3%居第2位,占全省瑶族人口的10.01%,占区域内少数民族人口的90.71%。除瑶族外,土家、苗、蒙古和畲族人口分别过千人,侗、壮等8个民族人口过百人,维吾尔等9个民族人口10人以上。郴州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汝城、苏仙、资兴、宜章、桂阳、临武、北湖、桂东等8个县市区。在原已建立的资兴市团结瑶族乡,宜章县莽山瑶族乡,北湖区月峰瑶族乡、大塘瑶族乡,桂阳县华山、杨柳瑶族乡的基础上,1991年12月,建立汝城县延寿、岭秀、盈洞3个瑶族乡和小垣、三江口2个瑶族镇;1993年7月建立资兴市连坪瑶族乡;1994年11月建立临武县西山瑶族乡,郴州辖区共建有13个瑶族乡、镇,50个民族村。郴州地区方言众多,本土汉语方言为湘南土话和客家话。但后来外来的西南官话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大,在郴州市城区扎根,以至于有人把郴州官话简称为“郴州话”。湘南土话的分布区域与西南官话的分布区域在郴州境内有所重叠,形成了独特的双方言区。湘南土话是郴州名副其实的第一大语言,分布在郴州的大多数城镇和绝大多数乡村,以对内交流为主,湘南土话在郴州各县境内的口音差异很大。另外,湘南土话不仅与西南官话完全不同,与湖南省内占主导的湘语也无法互通。郴州位于中国南北要冲,历来接纳了众多不同地方的外来移民。西南官话在郴州市城区和部分城镇占主导地位,为对外使用,成为郴州境内各种方言使用者相互交流的主要工具。外界所谓的“郴州话”其实只是郴州市城区所使用的西南官话。此外,客家话分布在郴州东南部的汝城等地。郴州的瑶族使用勉语(瑶族语言的一种)。2010年郴州的GDP为1087.2亿元。郴州拥有湖南唯一的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引用外资能力十分强,仅次于省会长沙。2016年郴州市GDP完成2190.8亿元 增幅居全省第二位郴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境内有国家AAAAA级旅游区——东江湖风景旅游区、道教中的天下第十八福地苏仙岭景区,以及万华岩、飞天山、王仙岭、仰天湖、便江等风景名胜。郴州也是中国温泉之城。
相关
- 猝死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简称SCD)指突然的死亡,其定义是“非因自杀、他杀或事故而发病、24小时内意外出现的内因性死亡”。一个人由于过度兴奋或过度疲劳而导致的突然死亡。
- 头孢他啶头孢他啶是第三代的头孢菌素抗生素。与其他第三代的先锋霉素相似,有着较广泛的反应对抗革兰氏阳性菌及革兰氏阴性菌。不同的是,它能有效对抗绿脓杆菌,却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力较
- 多发性硬化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脱髓鞘性神经病变(英语:demyelinating disease),患者脑或脊髓中的神经细胞表面的绝缘物质(即髓鞘)受到破坏,神经系统的信号转导受损,导致一
- 砂糖糖(sugar)泛指各种可食用的带有甜味的晶体,有甜味、短链、可溶于水的有机化合物,许多会用在食品。糖在有机化学中属于糖类,由碳、氢及氧三种原子组成。单糖是结构较简单的糖,包括
- 角龙科角龙科(Ceratopsidae)属于头饰龙类,是一群多样性的演化支,例如:三角龙、戟龙、牛角龙。所有已知物种都为四足草食性恐龙,都拥有喙状嘴、颌部后方有多排切割用牙齿、以及延长的头盾
- 纳瓦霍纳瓦霍(英语和西班牙语:Navajo、Diné)是美国西南部的一支原住民族,为北美洲地区现存最大的美洲原住民族群,人口据估计约有30万人。“纳瓦霍”族名由西班牙人所起,族人则自称为“D
- Aspidosperma见文中白坚木属是开花植物夹竹桃科中的一属,包含物种如下:
- 稻垣浩稻垣浩(いながき ひろし,1905年12月30日-1980年5月21日)是一位日本电影导演,出生于东京,擅长时代剧,也是日本电影史上重要的导演之一。出生于东京本乡区驹处千駄木町(现今为文京区千
- 先进摄影系统C型先进摄影系统C型(英文:Advanced Photo System Classic,缩写:APS-C),是一种数字相机所使用的感光组件的规格之一。尺寸略等于先进摄影系统C型的大小,为25.1毫米× 16.7毫米,比例为3:2
- 国民保健服务国民医疗服务体系(英语:National Health Service,简称NHS),是对英国以下四大公型医疗系统的统称:国民医疗服务体系的经费主要来自全国中央税收,用以向公众提供一系列的医疗保健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