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陀

✍ dations ◷ 2025-04-26 11:43:29 #印度教文献,印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梵语词汇

吠陀(梵语:वेद,转写:Veda,又译为韦达经、韦陀经、围陀经等),是婆罗门教和现代的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吠陀”意思是“知识”、“启示”。 广义的“吠陀”文献包括很多种性质不同的经典,即吠陀本集、梵书、森林书和奥义书。

四部吠陀本集是:

四部吠陀本集中以《梨俱吠陀》最早,最初的部分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时代,正值印度河文明的时期,雅利安人大体居住在印度的西北印度河两岸的时期。其他三卷吠陀经皆是《梨俱吠陀》的衍生作品,相继成书于后,最晚集结完成的为《阿闼婆吠陀》。后三卷吠陀经中的神曲,不是部分《梨俱吠陀》神曲的复述,便是在它基础上的发展而来。吠陀神曲有长有短,长曲是一曲多颂。短曲是一曲数颂或仅有一颂。多数颂由四句构成,少数由三句构成。

著作吠陀的时代被称为印度的吠陀时期。它使用比印度梵语更为古老的语言,称为吠陀梵语。

梵书是以散文体写成的关于吠陀宗教使用的各种复杂祭祀的讲述和讨论。最重要的梵书有《百道梵书》、《爱达罗氏梵书》、《海螺氏梵书》、《牛道梵书》等。

本质上和奥义书没有什么区别的一类著作,据说是“隐居在林中无法从事复杂的祭祀而代以冥思的老年人”的作品。存世的森林书很少。

神秘主义哲学的著作,不再讨论祭祀(或反对祭祀)。存世数量巨大。特别重要的有《歌者奥义书》、《广林奥义书》等。

相关

  • 21人类的21号染色体是23对染色体的其中之一,正常状况下每个细胞拥有两条。此染色体是所有人类染色体中最小的一个,含有大约4700万个碱基对,占细胞内所有DNA的1.5%。21号染色体的
  • 分众分类法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一个英语合成词,中文译名尚未被普遍认同,又称“大众分类法”。由社会性书签服务中最具特色的自定义标签(Tag)功能衍生而来。大众分类法(Folksonomy)是由“F
  •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Consumer Product Safety Commission、CPSC)是美国联邦法《消费品安全法》规定的联邦机构,直属美国总统管辖,进行美国境内自制或进口销售产品的品质安检。
  • 美国国家公园列表美国共有62座国家公园保护区,由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运作。国家公园需经国会立法建立。1872年,总统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签署法案,设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之
  • 共价晶体原子晶体指的是内部原子以共价键的形式连接并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的固体物质。典型的物质有:金刚石、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特点是熔沸点很高,硬度大。
  • 诗节诗节(stanza,与上位概念一共俗称verse),或节、联,是西方诗歌里的一个段落、小节。一个诗节的行数(line)并非固定。下面这首诗共有三个诗节,每个诗节有四行。 .mw-parser-output .tem
  • 转氨基反应转氨基作用(Transamination) 指的是一种氨基酸(amino acid)的α-氨基转移到一种α-酮酸上的过程。此为胺基从一碳骨架转移至另一个碳骨架的反应,氨基酸因转移了胺基变成了酮
  • 我们扭曲的英雄《我们扭曲的英雄》(韩语:우리들의 일그러진 영웅,又译《扭曲了的英雄》、《我们丑陋的英雄》),为一本由李文烈写的韩国小说。该故事首先于世界文学(韩语:세계의 문학)出现,大受好评,
  • 韩国 (战国)韩国是中国战国七雄之一,姬姓。后世历史学家将韩、魏、赵、秦、楚、燕与齐合称战国七雄。韩国国土主要包括今山西南部及河南北部,初都平阳(今山西临汾),灭郑国后则迁新郑(今河南郑
  • 奥卡万戈三角洲奥卡万戈三角洲(Okavango Delta),亦称“奥卡万戈沼泽”,位于博茨瓦纳北部,面积约15,000平方千米(5,800平方英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三角洲,由奥卡万戈河注入卡拉哈里沙漠而形成,大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