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法史

✍ dations ◷ 2025-08-22 04:55:32 #中国茶法史

中国自唐代以来便设置关于茶的法律,由于茶在贸易上具有很高的利润,宋、元、明、清皆实行茶叶专卖制度。

唐代针对茶叶课税之议始于赵赞。唐德宗贞元九年,张滂奏立税茶,官府开始征收茶税。

大中六年(852年)盐铁转运使裴休制订“茶法”12条,严禁私贩茶叶,“凡走私三次均在100斤以上和聚众长途贩私,皆处死”。

文宗太和九年(835年)宰相王涯奏请榷茶,又兼榷茶使,下令民间所种植的茶树全部移入官办茶场,此举受到朝野极大之反弹。不久王涯在甘露之变中被杀。令孤楚继任榷茶使,立即停止榷茶,恢复旧制。榷茶之事遂不了了之。

契丹王多次遣使到南唐,用羊、马等牲畜换取茶、药。

宋朝的茶税经过多次改革,早期有三税法,接续有四税法、贴射法、见钱法等。至蔡京时确立了茶引制度,由茶商自行购买茶引,自行贩售。

宋太祖乾德五年立法禁止私卖茶叶,在应天府、常州府和杭州府设立批验茶引(贩茶许可证)所,并立茶法:

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置榷茶务,“诸州民有茶,除折税钱外,官悉市之。许民以东京输金银钱帛,官给券,就榷务以茶偿之”。

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提出恢复茶榷:“谓宜荆湖、江淮、两浙、福建七路所产茶仍旧禁榷官卖,勿复民科。”南宋时继续推行蔡京茶法。

根据《元史·食货》:

茶商必须从官府交纳课款买茶引,三日内不赴所在官司批纳茶引者,杖六十;转用茶引,或改抹茶引字号,或增添夹带茶货斤重,或引不随茶货者,按私茶论处、。但犯私茶,杖七十,茶一半没官,一半付告人充赏。茶园犯者,及运茶船主知情夹带,同罪。

有司禁治不严,以致有私茶生发,罪及官吏。茶过批验处不批验者,杖七十。

伪造茶引者斩,家产付告发人充赏。

根据《明史·食货》:

明太祖立茶法,令商人在产茶地买茶,向官府交钱购买“茶引”。每百斤茶,交钱二百。官府设置茶局批验所,凡茶引不相当,即为私茶。凡犯私茶者,与私盐同罪。有茶无茶引,或茶货量超出茶引许可量,按私茶论处,人得捕送官府。私茶出境,论死罪。

洪武初,定茶税令:凡卖茶之地,令宣课司(税务司)三十取一。洪武四年,户部在陕西汉中、金州、石泉、汉阴、平利、西乡各县,茶园四十五顷,茶八十六万馀株。四川巴茶三百十五户,茶二百三十八万馀株。法定每十株茶官取其一。无主茶园,令军士采茶,十取其八,以易番马。在各产茶地设茶课司,定税额;陕西二万六千余斤,四川一百万斤。又在秦、洮、河、雅各州设茶马司,推行茶马法,西部诸部落,无不以马换茶。

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西部设立北胜州茶马市,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废止。乾隆年间,改茶引法为引岸法,茶商必须到指定的地点(口岸)销售或易货,加强监视。

相关

  • 国际奥委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简称国际奥委会;法语:Comité international olympique,CIO;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IOC)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的国际体育组织,总部位于瑞士洛桑。
  • 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经营者在台湾俗称的小耳朵,是指屋顶上架设的碟型天线,接受卫星讯号以收看电视节目,正确用语应为“直播卫星广播电视服务经营者”。
  • 豚鼠小目见内文豚鼠小目(学名:Caviomorpha)又作南美豪猪类,是啮齿目下的一个小目,包含了所有在南美洲的豪猪亚目。这个分类是得到化石及分子证据所支持的。南美豪猪类的最先成员是一个于
  • 航行航行是指人类使用轮机工程制作的交通工具来从事水上活动,操纵风力来使船航行的就叫做帆船。人们可以借由控制舵与船索来控制船身及前进方向。
  • 苏莱曼山脉坐标:30°30′N 70°10′E / 30.500°N 70.167°E / 30.500; 70.167苏莱曼山脉是南亚的山脉,位于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该地区超过一半面积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最高点海拔高度3,487
  • 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阿尔敏·奥托·洛伊施纳(Armin Otto Leuschner)是一位美国天文学家和教育家。1868年1月16日,洛伊施纳出生于美国,但在德国长大。他在美国完成大学学习,1888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并
  • 伊势物语《伊势物语》(いせものがたり)是平安时代初期成立的歌物语。也称作在五物语(在五が物語)、在五中将物语、在五中将日记(在五中将の日記)。全125段构成,以数行程度(长的数十行、短的2
  • 高漫翔高漫翔(英语:Emmanuel 'Manu' Cornet,1981年1月21日-)是一名法国编程员,卡通师,设计家,作者,音乐家,也是Google的一位工程师。 出生在巴黎,在巴黎和里昂的高等师范学校学习。高漫翔因
  • 吴遵路吴遵路(?-1043年),字安道。宋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吴淑之子,幼聪敏,寡言笑,善笔札,大中祥符进士。明道二年(1033年)任宫廷藏书校理,因上书忤刘太后,被贬崇州(治今江苏南通)。自奉甚俭,仁宗时,知常州,曾预市米吴中,储米备荒,救活饥民无数。《捕蝗考》称“吴遵路知蝗不食豆苗”。官至龙图阁直学士。庆历三年(1043年),卒于知永兴军任所,范仲淹写祭文说吴“忧国忧民,早衰而死”。著有《丹阳吴氏宗支录初次编订叙》。
  • 法兰兹·萨尔瓦多 (奥地利-托斯卡纳)法兰兹·萨尔瓦多(德语:Franz Salvator von Österreich-Toskana,1866年8月21日-1939年4月20日),父亲是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多二世的次子卡尔·萨尔瓦多,母亲是两西西里国王费迪南多二世的女儿玛丽亚·伊玛科拉塔。1890年,法兰兹·萨尔瓦多与奥地利的玛丽·瓦莱丽女大公结婚,两人共有4子4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