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利普·津巴多; 菲利普·津巴多

✍ dations ◷ 2025-11-09 18:43:49 #1933年出生,在世人物,美国心理学家,纽约市人,西西里裔美国人,布鲁克林学院校友,耶鲁大学校友,史丹佛大学教师,哥伦比亚大学教师,纽约大学教师,群体心理学家

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eorge Zimbardo,1933年3月23日-)是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斯坦福大学退休教授,以斯坦福监狱实验和编写大学心理学教材而著称,前者也因为其争议性成为了斯坦福大学的丑闻。

1933年3月23日,菲利普·津巴多出生于美国纽约市。1954年,获得布鲁克林学院的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文学士学位,并且获得最优等拉丁文学位荣誉()。1955年,津巴多获得耶鲁大学心理学硕士学位,1959年又获得该校心理学哲学博士学位,并在耶鲁大学任教。次年,他被纽约大学聘为心理学教授。1967年,津巴多任教于哥伦比亚大学,次年,他转往斯坦福大学任教。

1971年,津巴多受聘担任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他在那里进行了著名的 斯坦福监狱实验,随意指派24名师范学院学生在位于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的地下室内的模拟监狱内充当“囚犯”和“看守”(其中6名大学生分别作为囚犯和看守的候补,没有参加实验)。

这些学生很快就进入所扮演的角色,“看守”显示出虐待狂病态人格,而“囚犯”显示出极端被动和沮丧。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为了防止伤害扩大,原计划进行两周的实验进行了一周就不得不提前终止。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进行的。该实验发现在穿制服的权威人员命令下,路人可以将电击受试人员的电压逐渐提高到非常危险的程度而不提出异议。实验主要目的是研究人们对于权威的服从。

斯坦福监狱实验之后,津巴多决定寻找利用心理学帮助人们的途径,于是他在门洛帕克 (加利福尼亚州)设立了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治疗成人和儿童的害羞。津巴多将其关于害羞的研究成果写成了几本畅销书出售。他研究的其他课题还有精神控制和邪教行为。

津巴多和石溪大学的认知心理学教授理查德·格里格合作编写了心理学教材《心理学与生活》,这本教材被美国许多大学的心理学课程所采用。他还主持美国公共电视网 的“探索心理学”(),并被许多大学电视课程所采用。

2002年,津巴多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在他的指导下,这个组织开发了网站 PsychologyMatters.org,是一个已经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的概略。同年,他在一个英国真人实境秀 “人类动物园”()中出现。参与者进入一个受控装置中接受观察,而津巴多和一位英国心理学家负责分析他们的行为。

2004年,津巴多出席美国国防部军事法庭,为阿布格莱布监狱的一名看守伊万·弗里德里克(Ivan Frederick)中士作证,他认为鉴于弗里德里克的情况,判刑应该从轻,他解释说很少有人能够抵御监狱强大的情境压力,尤其是在没有适当的训练和监督的情况下。显然法官没有采信津巴多的证词,判处弗里德里克最高刑期:8年徒刑。津巴多运用他在弗里德里克案件中获得的知识写了一本关于阿布格莱布监狱与监狱实验之间的联系的新书《路西法效应》。

2006年秋天,津巴多受聘担任太平洋心理学研究所心理学教授,为临床心理学专业的博士生教授社会心理学。

津巴多的著作发表在由伯克利加州大学的Greater Good科学中心出版的 杂志上。津巴多的贡献包括解释同情心、利他主义与和平的人类关系的根源的科学研究。他在Greater Good 杂志上最近发表的文章题为“英雄主义的平凡”("The Banality of Heroism"),探讨平凡人如何能成为日常生活中的英雄。

2007年3月7日,已经在2003年正式退休的津巴多, 又在斯坦福大学校园发表其最后的“探究人性”("Exploring Human Nature")演讲,宣告他50年教学生涯的结束。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教授大卫 Spiegel称津巴多为“一位传奇的教师”,说“他改变了我们对于社会影响的思考方式”

2008年2月,津巴多受邀参加柯伯特报告(Colbert Report)。


相关

  • 印花印花(英语:Textile printing),全称织物印花,是指使用染料、涂料或其他特殊材料,通过一定的实施方式,能够在纺织品上得到可复制图案的加工过程。凹版印花或滚筒印花,指用刻有凹形花纹
  • 镶蓝旗镶蓝旗(满语:ᡴᡠᠪᡠᡥᡝᠯᠠᠮᡠᠨᡤᡡᠰᠠ,穆麟德:kubuhe lamun gūsa,太清:kubuhe lamun gvsa),又作“厢蓝旗”,清代八旗之一,以镶红边的蓝色旗帜而得名。与正红旗、镶白旗、镶红
  • 布尔什维克党布尔什维克(俄语:большевик),旧译布尔塞维克,在俄语中意为“多数派”,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中的一个派别。布尔什维克派的领袖人物列宁认为,社会民主工党应该建立一个以少数
  • 帕拉纳克市帕拉纳克市(菲律宾语:Lungsod ng Parañaque),是马尼拉大都会内的城市,建城于1572年,初以捕渔、制盐、耕田、制鞋等为业;今有居民552,660人(2007年人口调查)。坐标:14°28′N 121°1′
  • 沃尔特·司各特沃尔特·司各特爵士,第一代准男爵 FRSE(Sir Walter Scott, 1st Baronet,1771年8月15日-1832年9月21日),18世纪末苏格兰著名历史小说家及诗人。司各特出生在爱丁堡牛门附近一个小巷
  • 查理十世 (法兰西)查理十世(法语:Charles X;1757年10月9日-1836年11月6日),本名查理-菲利普(法语:Charles-Philippe),是法国波旁复辟后的第二个法兰西及纳瓦尔国王(1824年8月16日–1830年8月2日在位)。他
  • 宿菲菲宿菲菲(1979年12月9日-),网名不死鸟,出生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毕业于外交学院,单机游戏网站3DMGAME创始人及站长。
  • 陈翥陈翥(1009年-1061年?),北宋铜陵人,字子翔,北宋林学家。早年好研究《齐民要术》,喜好种植桐和竹,又自称为桐竹君。他在山地上种上泡桐,悉心治理,并撰有《桐谱》,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桐树栽
  • 理查德·拉什理查德·拉什(Richard Rush,1780年8月29日-1859年7月30日),美国政治家,曾任美国司法部长(1814年-1817年)和美国财政部长(1825年-1829年)。
  • 见良津健雄见良津 健雄(日语:みらつ たけお、1960年2月15日-2006年9月5日)是日本大分县出身的动画音乐作曲家及编曲家。他曾经参与过二人组乐队“Twin AmadeuS”。他于2006年9月5日因罹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