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

✍ dations ◷ 2025-08-21 06:56:40 #672年出生,735年逝世,本笃会,教会圣师,英国神学家,英国历史学家,基督教史学家,8世纪历史学家

圣比德(天主教译圣伯达,圣公会译圣贝德,Bede,古英语中为 Bǣda 或 Bēda 。672年-735年5月25日),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编年史家及神学家,亦为诺森布里亚本笃会的修士。拉丁文著作《英吉利教会史》,获尊称为“英国历史之父”。

其一生似乎都是在英格兰北部韦尔茅斯-雅罗的修道院(英语:Monkwearmouth–Jarrow Abbey)度过。

据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文献所记载,比德精通语言学,对天文学、地理学、神学甚至哲学都深有研究。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自幼性格孤僻。传闻就是他发现地球是圆的这个事实,此事记载于他的作品《》(On the Reckoning of Time)。

由于比德所居住的修道院比邻一个庞大的图书馆,他利用从整个罗马帝国境内图书馆中搜集来的众多资料中,撰写完成超过四十部(据说有四十五部,不少已失传),有关历史、科学及神学的巨著。

1899年,比德由教宗良十三世尊为教会圣师,奉为圣人。

几乎所有关于比德生平事迹都被包含在他的作品《英吉利教会史》的最后一章中。由于此书完成于约731年,比德暗示完成时他已59岁,由此可得出比德生于673年至675年之间。比德在书中自述他在修道院附近出生,尽管比德没有说明他的身世,但他的名字暗示他出身于贵族( Bǣda 这个名字在当时并不常见,只出现在王族中)。

比德七岁时,他的家人送他去本笃会学校读书,先后受教于Benedict Biscop(英语:Benedict Biscop)与Ceolfrith(英语:Ceolfrith)门下。

后来他加入本笃会修道,三十岁时晋铎成为神父。

他在‘自修不忘工作’的原则下,潜心研究圣经,专务祈祷。圣人在他的自传里曾说:“我的整个幸福,是在读书、教授和写作之中。”从此可见他修己淑人的精神。

735年,比德突患重病,医生束手无策。他的门徒含泪围绕在病榻前朗诵经书。比德自知在世时日无多,加倍努力工作。复活节到耶稣升天节的四十天内,忙于翻译福音书,将若望福音翻译成英文;此外,还将圣依西多禄的笔记汇辑成书。

临死前夕,他整夜不睡,口述若望福音最后一章的译稿。下午三时,他请神父来代他祈祷。傍晚时,抄写员过来对他说:“还有最后一句文字没有写好。”比德口述了这句文字后,高呼道:“上主呀,你说的真对:一切都完成了!请你接受我的灵魂吧!”说完这句,瞑目安逝。

历史学上,他在703年完成《De temporibus》(英文:On Time),是一部较短的编年史。接着他在725年完成一部稍长的编年史《De tenoirum ratione》(英文:On the Reckoning of Time)。他最重要的著作,《英吉利教会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分为五卷,于731至732年间写成,从主前55-54年被罗马征服开始,追溯英国的历史,直到731年为止。

值得一提的是,该书编年法按耶稣基督降生的那一年,区分为主前(Before Christ,B.C.)与主后(Anno Domini,A.D.)。由于《英吉利教会史》的普及,使得 A.D. 成为主后通用的缩写。

此外,他一生几乎都专注在圣经注释上。最早问世的注释,约为703至709年完成使徒约翰的启示录的注释,其他著作散见于西欧的修道院图书馆中。

尽管比德常用寓意解经的方式注释圣经,他也使用圣经批判的方式,试图解决圣经内文中,看似矛盾之处。

比德使用可靠、正确、钜细靡遗,的方法,展现出他能区分事实、传统与异端的能力。在他去世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他被赐予“可敬的”(Venerable)的封号。

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在8世纪的英国,比德就被尊为“敬虔者”。其中一个原因是他死于坎特伯里的圣奥斯定 节。他后来在英国广受尊崇,他的纪念日或者是在圣奥斯定节,就是5月26日,或者是在5月27日。然而,他在英格兰以外受到尊崇,是因为博尼(Boniface)和阿尔昆(Alcuin)的努力,他们两人促成了欧洲大陆圣徒的敬虔。博尼在他传教事业中,多次写信给英国教会,他想要得到比德神学著作的抄本。阿尔昆,曾任教于一所由比德的学生埃格伯特(Egbert)在约克郡创建的学校,他称赞比德,说比德是修士们学习的榜样,这对于比德的作品在阿尔昆的朋友圈广为传播是大有帮助的。 10世纪英国修道主义复兴时期,比德的地位突显,他的敬虔影响了那个时代,到了14世纪,这种影响已经蔓延到英国的许多大教堂。沃尔夫斯坦·伍斯特主教(Wulfstan, Bishop of Worcester 约1008至1095年),是比德的特别奉献者,他在1062年为比德奉献了一座教堂,这是沃尔夫斯坦作为主教的首次奉献。 1020年,他的遗骨从贾罗移到了达勒姆大教堂,和圣徒库斯伯特林迪斯法恩在同一个墓园。1370年,比德的遗骨被转移到达勒姆大教堂的加里肋亚小教堂(Galilee Chapel)圣墓中。这个圣墓在英国宗教改革中被摧毁,但遗骨被重新被安葬在小教堂。1831年,他的的遗骨被挖出来,然后被重新安葬在一个新的墓中,这个墓现在仍然还在。 至于其他遗物,约克、格拉斯顿伯里 和富尔达 这三个地方都宣称他们拥有。

1899年,比德被宣布为"教会圣师" ,他在天主教历史上的学术地位和重要性被确认。他是唯一一个被称为“教会圣师”的英国人。 他也是但丁《天堂》中唯一的英国人,也在众多神学家和教会圣师的长诗中被提及。1899年,为纪念他而设定的瞻礼日(庆日)被列入通用罗马历,这个瞻礼日是定在5月27日,而不是他去世的日子5月26日,那一天在当时是罗马教宗圣额我略七世的瞻礼日。而5月25日被英国圣公会和罗马天主教会共同定为尊崇比德的节日, 而东正教 纪念比德的节日是在5月27日。 比德,因他的圣洁, 在9世纪 以 “值得尊崇的比德”这个称号而闻名,但此称呼与罗马天主教会的封圣流程无关。据说,是天使奇迹般地提供了对他的称呼,从而完成他那未完成的墓志铭。 比德的这个称呼在第九世纪首次被使用,这种称号是公元816年和836年在亚琛召开的两次教会会议上决定的,除比德外,还有其他几位获得相同的称号。执事保罗(Paul the Deacon)在当时称赞比德,认为比他配得“可敬者”这个称号。到了第11和12世纪,这种称号已成为稀松平常。不过,也有人说,比德死后并没有用这个称号称呼他。

相关

  • 山峰山是地面上被平地所围绕的具有较大的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而凸起的地貌区。山离地面高度通常在海拔600米以上,包括低山、中山与高山,是否被称作山取决于当地人。 山一般是因板块
  • 煆烧煆烧,或称锻烧,为对金属矿物或其它固体材料的一种加热过程,使材料内的某些成分产生热解离、相转移或借此脱去其中挥发性的成分。通常此一加热过程的最高温不会超过材料本身的熔
  • 龟仑岭铁道桥遗构坐标:25°00′57″N 121°23′33″E / 25.015839088321°N 121.392367844869°E / 25.015839088321; 121.392367844869龟仑岭铁道桥遗构(分为第二尖山桥、大坑溪桥),是位于台湾
  • 各国成年人当中人类免疫缺乏病毒携带病毒者数量列表本列表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所出版之《世界概况》,列出世界各国家与地区中,成年人感染人类免疫缺乏病毒(HIV)的人口数量。表格数据都来源于《世界概况》。标注星号*意味世界概况无
  • 艾伦·劳埃德·霍奇金艾伦·劳埃德·霍奇金爵士,OM,KBE,FRS(英语:Sir Alan Lloyd Hodgkin,1914年2月5日-1998年12月20日),英国生理学家与生物物理学家,与安德鲁·赫胥黎(Andrew Fielding Huxley)因为共同研究
  • 中欧会战盟军决定性胜利(1944年-1945年)中欧会战(Central Europe Campaign),在当时的纳粹德国又称为帝国保卫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盟军为在中欧地区击退德军所发动一连串军事行动,时间是自194
  • 菲利普·李菲利普·李(Phillip Lee,1970年9月28日-)是一位英格兰政治人物。2010年5月,他代表保守党出选并当选成为布拉克内尔选区选出的英国下议院议员至今,后于2019年9月退出保守党并加入自
  • 阿瑟·华尔阿瑟·华尔(英语:Arthur Charles Wahl,1917年9月8日-2006年3月6日),美国化学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柏克莱分校读博时是格伦·西奥多·西博格的博士生,在1941年2月时成功提取、分离钚元
  • 宁汉合流宁汉合流是指1927年武汉国民政府撤销,与南京国民政府合并的历史事件。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随着国民政府的国民革命军北伐战争的推进,1927年2月21日,国民政府从广州
  • 哈洛尔哈洛尔(Halol),是印度古吉拉特邦Panch Mahals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41108(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41108人,其中男性21657人,女性19451人;0—6岁人口5687人,其中男3058人,女2629人;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