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9

✍ dations ◷ 2025-08-14 10:12:05 #中国互联网,互联网标准,互联网结构,网络层协议

IPv9这一名词首次出现是在IETF于1994年4月1日发布的《使用IP版本9的历史观》(RFC 1606:)一文,它作为一个RFC愚人节笑话,详见恶搞RFC。

2001年左右,中国一些学者宣布开始开发IPv9协议。2007年,上海通用化工技术研究所(私营公司)所长谢建平宣布IPv9正式走出实验室,开始进行商业化运作。2010年信息产业部十进制网络标准工作组称已经有上百家企业使用IPv9但目前属于一种国内技术储备并没有公开推广或强制使用的规定。2018年9月饱受争议的IPv9话题又在各大自媒体上活跃。

IPv9本质与IPv6没有太多不同,仅是将编号方式改为十进制而非后者的十六进制,所以编号中不会出现英文字母,对人阅读稍微比较直观易理解。理论上所有v6的网络硬件都能运行v9而只需软件更改即可。协议的最大特点是使用十进制数字为网址编码,其间没有十进制-二进制互译过程与网址-IP地址互译过程。地址都以一串十进制的绝对数字存在,正如电话号码一般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背诵数字并输入而连上网站,但也可以使用网址-IP地址互译的DNS服务器使用现今熟知的网址类型。

支持者认为,IPv9可以实现中国对网络的自主权与可控制权,因此比IPv6更加安全,“可以摆脱因特网控制、打造主权网络命运共同体的技术”;而反对者认为,IPv9把中国的网络隔离起来,与现有国际互联网无法互联互通,违反中国所坚持的全球一个互联网主张,或者中间又需要一个转译服务器拖慢上网速度。

截至2010年,与IPv9有直接关系的专利为3项,即《联网计算机用全十进制算法分配计算机地址的方法》、《用数字域名系统统一解释IP网络地址的系统》和《自动生成IPv9地址和查找所对应IP地址的系统》。

初期谢建平团队有放出一个实验软件,让IPv9对于现阶段IPv4和IPv6网络的兼容实现,但方式类似于DNS劫持,需要更改用户计算机的DNS设置到他专门的域名服务器才可以达成而引发更多争论。

谢建平称,IPv9是中国开发出来的,中国有对IPv9的绝对控制权。同时,ICANN称从未收到过关于IPv9的任何正式报告,也并不管理IPv9。

相关

  • 皮质酮皮质酮(英语:Corticosterone,11β,21-二羟基孕烯-3,20-二酮)是一种糖皮质激素类二十一碳甾体激素,由肾上腺的皮质产生出来。类固醇生成(繁体)类固醇生成(简体)脱氧皮质酮醛固酮羊毛甾
  • 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英语:proteomics,又译作蛋白质体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是在90年代初期,由Marc Wikins和学者们首先提出的新名词。更重要的是,基因组是相当稳定
  • 三甲胺三甲胺(Trimethylamine,简写TMA),分子式N(CH3)3,属有机化合物,也是最简单的叔胺类化合物。三甲胺为无色气体,比空气重、吸湿、有毒且易燃。低浓度的三甲胺气体具有强烈的鱼腥气味,高
  • 中华 (消歧义)地理上的中华可指中原或中国的代称,详见中国的称号#中华。古代政权上的中华指中夏,中华或中夏为封建制下的天子所在国,诸候所在国为诸夏或称诸华。中华和诸华(中夏和诸夏)统称华
  • eIF2eIF2(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真核起始因子2)是一个重要的真核起始因子,它的作用是在真核翻译起始过程中介导起始tRNA(Met-tRNAi)与核糖体结合。它是一个异源三聚体,由α、
  • 羟醛缩合羟醛缩合是一种有机反应:烯醇或烯醇负离子和羰基化合物反应形成β-羟基醛或者β-羟基酮,然后发生脱水得到共轭烯酮。羟醛缩合在有机合成当中很重要,它是形成碳碳单键的关键条件
  • 沈海高速沈阳-海口高速公路,简称“沈海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71118网)编号为G15,起点在沈阳,途经辽阳、鞍山、营口、大连、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盐城、南通、苏州、上海、嘉兴、
  • 路易维尔路易维尔(Louisville,i/ˈluːiːvɪl/,当地 i/ˈluːəvəl/ 或 i/ˈlʌvəl/)是肯塔基州的最大城市。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路易维尔为美国第十六或第二十七大城市。该市由乔治·
  • 吴藕汀吴藕汀(1913年-2005年),浙江嘉兴人,画家、诗人。1950年代任职于嘉业堂藏书楼。后于南浔隐居。
  • 丁道衡丁道衡(1899年11月-1956年2月21日),字仲良,贵州织金人,中国地质学家,清末名臣丁宝桢之孙。1916年,丁道衡考入贵阳模范中学。1920年,入读北京大学预科,后升入本科地质系。1926年毕业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