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橱窗

✍ dations ◷ 2025-10-19 16:01:37 #1914年电影,1914年剧情片,美国电影作品,美国黑白电影,英国小说改编电影,詹姆斯·戈登·爱德华兹导演电影,美国剧情片,美国佚失电影,美国无声长片

《生活橱窗》(英语:)是詹姆斯·戈登·爱德华兹执导、克莱尔·惠特尼和斯图尔特·霍姆斯主演的1914年美国无声剧情片,改编自1907年安妮·索菲·科里的同名小说,讲述英格兰孤儿莉迪亚·威尔顿(惠特尼饰)和丈夫伯纳德·切特温(霍姆斯饰)的故事。两人合法结婚,但因没有公开导致女方被控未婚生子。威尔顿被迫离开英格兰,后在亚利桑那州与丈夫团聚。她在美国遇到故友尤斯塔斯·佩勒姆,差点做出对不起丈夫的事,但在紧要关心幡然醒悟后回到家人身边。

威廉·福克斯创办的票房吸引公司(福克斯电影公司的前身)此前只负责电影分销,《生活橱窗》是该司制作的第一部电影。多篇评论认可片中对原著情节的取舍,但对电影本身品质态度褒贬不一。电影在纽约的首映大获成功,这又成为在其他地区宣传的重要卖点。如今,《生活橱窗》与福克斯公司大部分早期作品一样,很可能已因1937年福克斯金库火灾在历史长河消失。

伯纳德·切特温(Bernard Chetwin)在约翰·安德森(John Anderson)位于英格兰的农场寄宿,他很讨厌安德森娇纵的女儿贝拉(Bella),反倒喜欢上女佣莉迪亚·威尔顿(Lydia Wilton)。威尔顿是孤儿,她与切特温聊起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两人堕入爱河。在此期间,威尔顿还结识尤斯塔斯·佩勒姆(Eustace Pelham),听他谈起所谓“生活橱窗”的人生哲学:许多人仅凭十分肤浅的理由就会做出人生重大决定。不久,切特温和威尔顿秘密举办婚礼。

为了给新家庭提供物质基础,切特温远赴亚利桑那州开办农场,同时考虑到新大陆边境地区可能很不安全,威尔顿留在英格兰,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去美国。不久,威尔顿生下孩子,但安德森夫人不相信女佣已同切特温成婚,以未婚生子的罪名将她赶出农场。威尔顿带着新生儿飘洋过海来到亚利桑那州,终于抵达丈夫的牧场。

切特温忙于管理牧场,威尔顿受到冷落,觉得丈夫不爱她。一天,牧场附近有人受伤,威尔顿认出此人就是佩勒姆。佩勒姆利用她的孤独感趋虚而入,向威尔顿求爱。威尔顿表示对佩勒姆没有爱情,但在后者劝说下却决定一起远走高飞。牧场印第安女佣星光(Starlight)发现女主人收拾行装,于是问她夫妻俩的孩子失去母亲后应该怎么办。威尔顿幡然醒悟,拒绝佩勒姆并回到丈夫身边。电影最终没有透露佩勒姆的结局,有可能被星光所杀。

安妮·索菲·科里(Annie Sophie Cory)用笔名维多利亚·克罗斯(Victoria Cross)写作,是英国颇受欢迎但也极具争议的新女人小说家。她的作品经常涉及通奸和女子性行为,情节往往与当时人们普遍观念中的两性角色不符,会用女人的欲望来推动情节。伊丽莎白·比斯兰德(Elizabeth Bisland)认为,科里1907年小说《生活橱窗》的主角莉迪亚有非常鲜明的现代主义特点,可与获得社会更大范围认可的《红字》女主角海丝特·白兰(Hester Prynne)相比。《生活橱窗》与克罗斯其他大部分小说一样引发争议,一度被英国流通图书馆协会列为禁书。小说情节经过删减,改编成颇受欢迎的舞台剧。

1914年,威廉·福克斯经营的票房吸引力电影租赁公司事业蒸蒸日上。该司从巴尔博亚娱乐制作公司(Balboa Amusement Producing Company)等制片商购买电影,一边在福克斯位于纽约地区的影院放映,同时向国内其他地区放映商出租胶片。如果不是福克斯觉得生意不能完全依赖他人供货,《生活橱窗》很可能也会由其他公司制作。福克斯决定由旗下的票房吸引力公司自行制作本片,他买下新泽西州卑尔根县利堡(Fort Lee)的艾克莱尔制片厂和位于史泰登岛的设施,挑选演员和剧组成员,开始像当时许多制片厂一样把成名作品改编成电影。

福克斯以100美元买下电影改编版权。与之前的舞台剧本一样,玛丽·阿斯奎斯(Mary Asquith)改编的剧本同样删除原著大部分性爱争议内容,希望能让福克斯刚刚创办的制片厂融入美国电影工业。福克斯聘请詹姆斯·戈登·爱德华兹(J. Gordon Edwards)执导,这很可能是后者的导演处女作。《圣埃尔默》虽然更早,但导演身份尚具争议,部分来源认为该片是伯特伦·布莱肯(Bertram Bracken)执导。

《生活橱窗》在史泰登岛取景,可能还在位于利堡的制片厂拍摄。虽是五卷长片,但电影预算偏低,不同来源认为本片耗资4500或6000美元。福克斯后来宣传电影期间把成本夸大30倍之多。相比之下,当时同等长度的电影大多需要两到三万美元完成拍摄。据电影史学家特里·拉姆齐(Terry Ramsaye)记载,福克斯起初对拍完的电影很不满意,一度想“把这垃圾玩意儿烧了 !”但在他人劝说下改变主意。1914年10月20日,《生活橱窗》在纽约音乐学院(Academy of Music)首映,但正式上映则要等到11月19日。

《生活橱窗》上映后所获评价褒贬不一。《电影世界》()影评人斯蒂芬·布什(W. Stephen Bush)认为电影剧情和摄影问题重重,特别是在音乐学院首映时的音乐伴奏简直差到超乎想象,但《生活橱窗》仍然堪称“一流”。对于剧本删减的小说情节,布什声称:“即便是最顽固的卫道士也找不出毛病”。杂志一周后刊出福克斯的回复,感谢布什的评述,承诺自家拍摄的电影不会出现色情或性爱戏码。彼得·米尔恩(Peter Milne)在《电影新闻》()发文,认可电影对小说情节的删减和现实主义质感。《综艺》对本片评论不佳,认为剪辑、导演和惠特尼的演出都很不理想,原著小说的大名是电影唯一卖点。

电影商业上颇为成功,尤其受女观众青睐。电影在纽约奥杜邦剧院上映首周,买票的观众排出超过一个街区长的两列队伍。票房吸引公司与制片厂共同组成福克斯电影公司后,本片通过新公司名继续发行。电影在纽约的首映大获成功,这又与福克斯吹嘘的拍摄成本一样成为在其他地区宣传的重要卖点。

福克斯早期制作的大部分无声片都在1937年福克斯金库火灾中毁于一旦,《生活橱窗》很可能就在其中。美国国会图书馆没有任何本片副本存世的记载。

相关

  • 罗伯特·罗德罗伯特·罗德(英语:Robert G. Roeder,1942年6月3日-),出生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布恩维尔,美国生物学家。他被称为真核转录的先驱。他于2000年获盖尔德纳国际奖,2003年获拉斯克基础医学研
  • 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化(英语:cystic fibrosis,缩写作 CF),亦称为囊性纤维化、囊肿性纤维变性、囊肿纤维症、纤维性囊肿或囊纤维变性,是一种常见的遗传疾病,此病症最常影响肺脏,但也常发生于胰
  • 王掞《沧浪亭五百名贤像》之王掞石刻像王掞(1645年-1728年),中国清朝官员,字藻儒,江南太仓州(今江苏太仓市)人,明首辅王锡爵曾孙。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九年(1670年)甲戌科进士,选庶吉士,授
  • 上海警备区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简称上海警备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属中央军事委员会国防动员部的一个警备区。1955年,以南京军区治安部队和淞沪警备区机关的部分为基础组建了上海警
  • 筑波号战列巡洋舰筑波(つくば)是大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巡洋舰。筑波级战列巡洋舰一号舰。舰名是以茨城县的“筑波山”来命名。在日本海军中为第2只舰船使用该名称。起初以拥有战舰炮力的巡洋舰
  • 卢坎加沼泽卢坎加沼泽(Lukanga Swamp)是赞比亚中央省一片主要的沼泽地,在卡布韦西部大约50 千米沼泽大致是一个直径在40到50 千米的圆,面积1850 km²,另外在东北部卢坎加河河口以及西北
  • 林得成林得成(?-1862年)为中国清朝武官官员。林得成于1862年(同治1年)奉旨接替阵亡的夏汝贤,于台湾地区担任台湾北路协副将。而隶属台湾镇之下的此官职是台湾清治时期中的这阶段,台南以北
  • 朱微明朱微明(1915年-1996年),女。原名朱秀全、朱明,江苏无锡人,中国战地新闻工作者,翻译家。1915年9月生于江苏省无锡市职员家庭。小学毕业后,因家破产辍学三年。考入初中后,享受清寒奖学
  • 张殿臣 (宝坻)张殿臣(1911年-1938年),抗日烈士,天津市宝坻区烧角村人,曾在南京国民政府山东军事训练团训练四年,后转南京军事学校学习三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自南京返回宝坻,参加当地抗日队伍“七路
  • 邓广汉邓广汉(?-前66年),西汉人,霍光的长女婿。霍光执政时,任长乐卫尉。霍光死后,前67年八月,汉宣帝夺其兵权,转任他为长信少府。霍氏家族谋反,他参予其谋,乐平侯霍山密谋让上官太后设酒宴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