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燮 (东汉)

✍ dations ◷ 2025-04-12 06:20:41 #2世纪出生,187年逝世,傅姓,东汉太守,东汉军事人物,东汉战争身亡者,谥壮节,宁夏人

傅燮(2世纪-187年),字南容,北地郡灵州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人,东汉壮节侯。

傅燮本字幼起,因羡慕南宫适读《诗经》:“白王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三次反复,谨慎慎行,于是改字为南容。傅燮身长八尺,容貌魁梧。年少时师从太尉刘宽,再举孝廉。傅燮听闻举他为孝廉的郡将去世,于是弃官服丧。后来为护军司马,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发黄巾之乱,傅燮与左中郎将皇甫嵩一起讨伐张角。

朱儁进攻黄巾军时,护军司马的傅燮上书说:“臣听说,天下之祸并非源于外,原因皆来自内部。所以,虞舜继任后先除去四凶,才任用十六相辅佐。恶人不除,正直的人就无以发挥所长。如今张角在赵、魏之地起兵,黄巾军在六州作乱,大乱的根源是在宫廷之内,蔓延到四海。臣受陛下的委任,率军平叛。从颍川开始,一直是战无不胜。黄巾军势力虽大,但不足以让陛下担忧。臣所担心的,治水若不从源头根治,下游将泛滥更加严重。陛下仁爱宽容,对许多事不忍处理,宦官们因此控制朝政大权,忠臣不能得到重用。即使张角被处死,平息了黄巾,我的忧虑会更深。为什么呢?因为小人与正直的人,不能共同在一起,这如同冰块与木炭不可放在同一容器一样。他们知道正直的人功劳显著,他们就将面临危亡。所以必定花言巧语,共同弄虚作假。制造假消息的人多了,即便是曾参那样的孝子也难免遭受怀疑,市集里明明没有老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说有,人们就会相信。如果陛下无法辨察真伪,那么忠臣们就会像秦将白起那样含冤而死了!陛下要深思虞舜对四凶的处理,尽速铲除那些佞臣,这么一来,正直的人就会愿意为朝廷效力,叛乱自然会平息。”赵忠看到这份奏章,十分厌恶。傅燮军征讨黄巾军时斩杀贼三帅卜巳、张伯、梁仲宁等,位居首功。应得到封爵的赏赐,赵忠却诬陷他,但由于汉灵帝记得傅燮之言,所以没有对傅燮加罪,但也没有封他,任命他为安定都尉。后因病免官。

傅燮被任命为议郎。当时西羌反叛,边章、韩遂作乱陇右,不断要钱要人。司徒崔烈认为应该要放弃凉州。诏会公卿百官讨论,崔烈坚持己见。傅燮厉声说:“斩杀司徒,天下才能安定。”尚书郎杨赞上奏说傅燮侮辱大臣。汉灵帝询问傅燮理由。傅燮回答说:“从前冒顿是逆贼,樊哙为上将,要求带十万之众,横行匈奴中。激愤至极,并没有失去人臣礼节,只是计策成与不成而已,季布还说:“樊哙应该处死。”如今凉州是天下的要冲,国家的屏障。汉高祖刚平定天下时,让郦商为陇西都尉,别定北地。汉武帝开辟疆土,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断匈奴右臂。现在官吏不和,使一州反乱,海内因此骚动,陛下卧不安寝。崔烈身为宰相,不为国家考虑如何平乱,反而想割让一方万里的土地,我感到不解!如果他们居住此地,兵强马壮,铠甲坚实,据以作乱,这将是天下的大患,国家的深忧啊!如果说崔烈不懂这道理,那是多么的愚蠢;如过了解还故意这么说,那就是不忠。” 汉灵帝采纳了傅燮的意见。于是朝廷推重傅燮的方正不阿,每有公卿出缺,都推举傅燮担任。

赵忠被任命为车骑将军后,诏令赵忠论讨伐黄巾的功劳,执金吾甄举等人向赵忠建言:“傅燮前在东军,有功劳却没有封侯,天下人大失所望。现在将军亲当重任,应推贤人,申理冤屈,符合众心。”赵忠采纳其言。于是派他的弟弟城门校尉赵延向他致意。赵延对傅燮说:“傅燮您以后少管中常侍之事,那么万户侯就不在话下呀!”傅燮正色拒绝说:“一个人得志与不得志,这是命运;有功不赏,这是时代造成的。我傅燮难道需要私人的赏赐?”赵忠听闻后更加怀恨,但顾忌傅燮的名声,不敢迫害。也有不少权贵之人,多嫉妒他,所以不得留在朝廷,后被任命为汉阳太守。

傅燮到任后,由于傅燮善体恤人,反叛的羌人感怀他的恩情教化,都前来投降归附。于是傅燮垦土屯田,设四十多营安置他们。这时刺史耿鄙委任治中程球,程球为他谋取私利与奸人来往,军士都讨厌他。

中平三年(公元186年),韩遂发动兵变,杀死边章和北宫伯玉及其亲信随从数百人,自掌兵权。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凉州刺史耿鄙讨伐韩遂、王国等金城乱军,傅燮知道耿鄙不得人心,必定失败,于是反对。耿鄙执意出兵,行至狄道时发生叛乱被杀,于是韩遂、王国围攻汉阳。汉阳少兵缺粮,傅燮依然坚守,随同韩遂等攻打汉阳的数千北地羌人,感念傅燮恩德,集体在城外叩头,请求傅燮放弃死守汉阳,让他们护送他回故里。时年十三的傅干见此于是进言,劝其父接受弃汉阳归北地,傅燮以“殷纣之暴,都尚有伯夷不食周粟而死,孔子称其贤。如今朝廷没如此残暴,我品德能超过伯夷?”来晓谕其子,傅干哽咽不能复言,后王国派前酒泉太守黄衍劝降,傅燮按剑叱责黄衍:“你身为国家任命的太守、剖符之臣,反倒为叛军做说客?”于是,傅燮率领左右冲向乱军,临阵战死。谥壮节侯。

相关

  • 丁奎岭丁奎岭(1966年3月15日-),河南永城人,中国化学家。1985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1990年获南京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 自然法自然法(英语:Natural law, Laws of Nature;拉丁语:ius naturale, lex naturalis),为独立于政治上的实在法而存在的正义体系。对它的诠释与使用在历史上千差万别。通常而言,自然法的
  • 酸碱反应酸碱理论指阐述酸、碱及酸碱反应本质的各种理论。在历史上曾有多种酸碱理论,其中重要的包括:拉瓦锡是最早提出酸碱概念的人。他在1776年左右提出一套酸碱理论。在那时,强酸主要
  • 顿巴斯顿巴斯(乌克兰语:Донбас、俄语:Донбасс)是顿涅茨克盆地(乌克兰语:Донецький басейн、俄语Донецкий бассейн)的简称。这里是今天乌克兰
  • 斗爱斗爱,可以是:
  • 三仙隧道三仙隧道位于台湾台东县成功镇,横跨于白守莲山之间,该隧道为省道台11线花东滨海公路之重要建设之一,因邻近花东海岸著名景点三仙台而得名三仙隧道,目前由交通部公路总局第三养工
  • 南贝富塔卡区南贝富塔卡区(马达加斯加语:Befotaka),是马达加斯加的行政区,位于该国东南部,由阿齐莫-阿齐那那那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贝富塔卡,面积3,097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50,65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
  • 额克亲额克亲(1609年-1654年),满洲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的次子。崇德元年(1636年),额克亲跟从阿济格伐明,逼近燕京。明兵自涿州来拒,额克亲亲陷自阵大破明军。崇德四年(1639
  • 森山裕森山裕(1945年4月8日-),日本政治家,自由民主党党员。出身于鹿儿岛县鹿屋市。共当选1届参议院议员、5届众议院议员。在自民党内属于近未来政治研究会(石原派)。历任鹿儿岛市议会议员
  • 阮福膺脭阮福膺脭(越南语:Nguyễn Phúc Ưng Trình/.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