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澳大利亚州州旗

✍ dations ◷ 2025-05-17 12:08:56 #西澳大利亚州州旗

西澳大利亚州州旗以蓝船旗为底,旗帜右侧为包含黑天鹅图案的黄色圆形,目前的版本启用于1953年11月3日,与该州仍是英国殖民地(英语:Swan River Colony)时使用的旗帜类似。1870年至1953年间,西澳大利亚州旗的黑天鹅图案脖子转向和目前相反,目前的设计是为遵守旗帜学的惯例,使其朝向“Hoist”。西澳大利亚州旗与澳大利亚其他5个联邦州的州旗相似,同样是带有各州象征图章的蓝船旗。

1600年代初期,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发现澳大利亚大陆西海岸。1697年1月,荷兰船长威廉·德·弗拉明(英语:Willem de Vlamingh)在科茨洛(英语:Cottesloe, Western Australia)进行考察时,观察到黑天鹅在当地的河口栖息,遂将该片水域命名为天鹅河(斯旺河,荷兰语:Zwaanenrivier)。但荷兰人发现在当地进行贸易或殖民的前景不佳,因此放弃并吞该地区。1829年6月,英国人先后在弗里曼图(英语:Fremantle (suburb))及珀斯建立定居点,并将这些地区统称为天鹅河殖民地(英语:Swan River Colony)。

黑天鹅很快成为当地的非正式标志,且在殖民地建立若干年后,当地流通的纸钞上就出现黑天鹅的图案。1836年,当地的首份报纸《天鹅河卫报(英语:Swan River Guardian)》和《西澳大利亚政府公报(英语:Western Australian Government Gazette)》创刊号上均印有黑天鹅图案,随后殖民政府于1854年发行的首枚邮票上也出现黑天鹅的身影。

1869年8月17日,英国枢密院颁布一项颁令(英语:Order in Council),要求各殖民地总督悬挂带有徽饰(英语:Defacement (flag))的英国船旗(英语:British ensign)或领地象征。1870年1月3日,时任西澳大利亚总督弗雷德里克·威德(英语:Frederick Weld)爵士提出在黄色背景上描绘一只黑天鹅的设计理念,理由是该殖民地“在最初被称为天鹅河聚居地,而黑天鹅在徽章上具有代表性,并被认为是该地的特殊标章”。之后继任的罗敏申爵士于1875年11月27日正式确认该设计。1901年澳大利亚联邦化(英语:Federation of Australia)后,该设计被沿用作为西澳大利亚的新州旗。

1936年,伦敦纹章院的代表指出州旗上天鹅的方向错误。依照旗帜学惯例,旗面上所有的图案均须朝向“Hoist”,但该问题直到1954年因英国皇室访问澳大利亚(英语:Royal visits to Australia)才被提交至西澳大利亚议会(英语:Parliament of Western Australia),而天鹅方向也于1953年11月3日被修正。

西澳大利亚州旗的长宽比为1:2。根据西澳大利亚政府网站,官方的配色标准遵循彩通公司配色系统。如下所示(未列出黑白两色之色号):

州旗的颜色和图案具有文化、政治和地域的含义,作为底图的蓝船旗象征澳大利亚曾是英国殖民地的历史,而澳大利亚其他5个联邦州均以该旗帜为底,唯一的区别在于各州旗上不同的图案纹章;黑天鹅则代表西澳大利亚洲本身,该鸟类是西澳大利亚的原生物种,其名也成为天鹅河殖民地(今西澳大利亚的前身)命名的依据,黑天鹅于1973年7月25日被确立为该州的州鸟,根据作者罗德尼·詹姆斯·吉布利特(Rodney James Giblett)的说法“黑天鹅已成为澳大利亚反对英国帝国主义的民族主义代表”。

与州旗有关的旗帜礼仪(英语:Flag protocol)由西澳大利亚州州长与内阁部(Department of the Premier and Cabinet)负责。当西澳大利亚州旗与澳大利亚国旗及其他州旗、领地旗同时悬挂时,西澳大利亚洲旗在等级顺序中位列第六(国旗之后,二至五依序为新南威尔士州旗、维多利亚州旗、昆士兰州旗和南澳大利亚州州旗),这也显示该州的黑天鹅图案在澳大利亚国徽盾牌上的位置,其位列国徽第二行的中间处(由左而右、上而下第五位)。

根据指引规定,州旗不得与地面接触,也不得与其他旗帜悬挂于同一旗杆。除非需在夜间将旗帜照亮,否则州旗应在黎明前升起,且须在黄昏前降下,而唯一的例外是降半旗时,不论是否在夜间亮起均不得整夜悬挂。同时不得以倒挂的方式悬挂州旗,即使其目的是发出求救信号(英语:Distress signal)。

相关

  •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英语:circulatory system),也称为心血管系统(英语:cardiovascular system)或血管系统(英语:vascular system)是负责血液循环,在细胞间传送养分(如氨基酸及电解质)、氧气、二氧化
  • 急性辐射综合症急性辐射综合症,也被称为辐射中毒或辐射病(英文缩写ARS),是一种患者在24小时内暴露于大剂量的游离辐射下导致的症候群,症状可持续多达数个月。 本术语意指急性医疗问题,而不是产生
  • 郑兰荪郑兰荪(1954年10月22日-),福建厦门人,中国无机化学家,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科院院士、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副主席。福建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郑
  • 土库曼斯坦民主党土库曼斯坦民主党是土库曼斯坦的执政党,前身是土库曼共产党。在苏联解体后由土库曼共产党改组而成。创党人暨首任主席是尼亚佐夫,现任主席是别尔德穆罕默多夫。土库曼斯坦民主
  • 池广一夫池广一夫(池広一夫,1929年10月25日-)日本的电影导演。出生于东京,父亲池广利夫原本就在大映公司里担任要职,因此对电影导演的职业产生兴趣,但遭到父亲拒绝,加藤泰被解雇之后,他决定去
  • 约阿尼纳湖坐标:39°40′N 20°53′E / 39.667°N 20.883°E / 39.667; 20.883约阿尼纳湖(希腊语:Λίμνη Παμβώτιδα)是希腊的湖泊,位于伊庇鲁斯大区,长7.9公里、宽5.4公里,面积1
  • 倩女幽魂III:道道道《倩女幽魂III:道道道》(英语:)是一套1991年拍摄的港产片,是1987年的另一套鬼故事电影《倩女幽魂》的延续,同样由程小东导演、徐克监制。故事为紧接倩女幽魂中燕赤霞及宁采臣二人
  • 哈勒巴士哈勒·巴士(?-?),明代洪武皇帝的畏兀儿将领。哈勒·巴士是来自吐鲁番的畏兀儿人,于明初镇压湖南苗族叛乱有功,被赐姓翦,他和他的畏兀儿军队从此世居湖南,成为湖南常德桃源县维吾
  • 水口战斗 (国军内战)水口战斗发生于1934年1月7日,地点则是在中国闽东一带,是国民革命军内部所发生的内战战斗之一。水口战斗的交战双方,一方为蒋中正辖下的国军中央军,另一方为五军谭启秀部队。
  • 费内巴切女排俱乐部费内巴切女排俱乐部(英语:Fenerbahçe Women's Volleyball),是一间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女排俱乐部,成立于1954年,曾在分别在2010年及2011年夺得世界女排俱乐部锦标赛及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而在土耳其女排联赛则收获5次冠军,为现时世界最顶尖的女子排球俱乐部之一。费内巴切由多名著名的教练执教过,在第一个全盛时期是由巴西女排主教练何塞·罗伯托·吉马良斯所执教,他带领了费内巴切首夺世界女排俱乐部锦标赛及欧洲女排冠军联赛冠军,成绩非常骄人。这亦是费内巴切至今唯一一次在世界赛事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