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生放射性

✍ dations ◷ 2025-04-26 11:48:29 #放射性,放射性废料

感生放射性(英语:Induced radioactivity)是指原本稳定的材料因为接受了特殊的辐射而产生的放射性。多数辐射不会诱导其他材料产生辐射。感生放射性是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和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于1934年发现的,它也是一种人工放射性。人工放射性是较轻的元素被人为改变或通过感应而具有的放射性。

居里和约里奥发现,当硼和铝等较轻的元素受到α粒子的轰击后,即使在移走α粒子源后它们仍有持续放射性。他们证明,辐射来源于一种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粒子,它具有和电子相同的质量。

中子活化是感生放射性的主要形式。当自由中子被原子核俘获时会形成新的同位素,这种同位素不一定稳定,它的性质取决于原来的元素。脱离原子核的中子会在几分钟内衰变,因此中子辐射只能由元素的衰变、核反应和高能反应(例如宇宙簇射或粒子加速器中的碰撞)产生。被中子慢化剂减速的中子(即热中子)比快中子更容易被原子核俘获。

感生放射性的一种比较少见的形式是用光致蜕变去除原子核中的一个中子。在这种反应中,一个高能光子(伽马射线)带着比原子的结合能更高的能量轰击原子核,使它放出一个中子。这种反应所需能量的最小值是2MeV(对氢核),多数重核需要的能量大约是10MeV。许多光致蜕变不会产生能量足以激发感生放射性的伽马射线。用于食品辐照的同位素(钴-60和铯-137)产生的能量峰值都低于反应所需能量,因此不会使食物具有放射性。

一些感生放射性是由背景辐射产生的,多数是因为自然背景辐射(即天然本底辐射)。不过,由于地球上大部分地区的本底辐射都不强,一个地区的感生放射性通常都很小。

某些型号的反应堆中会产生高能中子流,能引发感生放射性。这些反应堆的组件也会因为所受到的强烈辐射而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感生放射性会增加核废料的量,但只要得到控制就不会构成辐射污染。

相关

  • 骨架化骨架化是分解作用中的最后阶段,在此过程中,尸体或尸体的软组织已经腐烂或干燥到暴露出骨架的程度。到骨架化过程结束时,尸体所有软组织将不复存在,仅留下骨头。在温带气候下 ,根
  • 经济思想史经济思想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oughts),有时也称为经济学史(history of economic theory),是通过对过去的经济理论发展和变迁的追溯,针对“经济对于人类意味着什么”这个根本问
  • 第二水俣病第二水俣病是1965年确认的四大公害病之一。因与熊本县的水俣病症状相同,而得此名。因发生在新潟县阿贺野川下流,因此又名“新潟水俣病”及“阿贺野川有机水银中毒”。水俣病早
  • 任露泉任露泉(1944年1月-),中国仿生科学与工程学家。吉林大学教授。生于江苏铜山,原籍江苏铜山。1967年毕业于吉林大学,1981年在吉林工业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吉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
  • 黄蜂细腰亚目 Apocrita 请见正文黄蜂,又称为胡蜂、马蜂、虎头蜂,是分布广泛、种类繁多、飞翔迅速的昆虫,属膜翅目,其中又分为许多科。雌蜂身上有一根长螫针,在遇到攻击时,会群起攻击,可
  • FSC森林管理委员会(英文: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缩写FSC,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组织。它成立于1993年,其发起者为国际上一些希望阻止森林遭到不断破坏的非政府机构、环保人士、
  • 冷发光冷发光(Luminescence)指物体在发光过程中不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度没有明显的升高,一般保持在常温。主要包括:
  • 裘法祖裘法祖(1914年12月6日-2008年6月14日),浙江杭州人,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生前曾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华中科技大
  • 熊赐履熊赐履(1635年-1709年),字敬修,一字青岳,号素九,别号愚斋,湖北孝感人,祖籍江西南昌,明末清初理学名家、政治人物,官至东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以康熙皇帝老师的名义,曾经拉拢过顾炎武,有书
  • 热拉尔·穆鲁热拉尔·阿尔贝·穆鲁(法语:Gérard Albert Mourou;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