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消色差透镜
✍ dations ◷ 2025-09-15 11:44:27 #消色差透镜
消色差透镜或复消色差透镜(achromat)是被设计用来将色差和球面像差减至最小的透镜,属于消色差透镜组。最普通的消色差透镜的形式是双合透镜,这两片透镜分别用两种色散能力不相同的玻璃制成。两个透镜元素被组合在一起,以便一片的色差由另一片来抵消。当冕牌玻璃正透镜的光学倍率不会被燧石玻璃的负透镜抵消时,它们的组合能将不同波长的光一起聚焦在焦长更长的一个焦点上。消色差透镜能让两种不同波长的光聚焦在相同的平面上。可以相信的是,消色差透镜大约是在1733年由一位名为切斯特·穆尔·霍尔(英语:Chester Moore Hall)的英国律师发明的。第一片消色差透镜确实的发明日期并不清楚,也不清楚第一位发明人是谁。依据牛顿在18世纪时对系统可行性理论上的探讨,认为这样的修正是不可能达成的(参见望远镜的历史)。有些概念展示了由水和玻璃制成的透镜,但第一个实用的透镜不知是何时制成的,直到18世纪初期,才在霍尔的指导下,由一位眼镜师(英语:Optician)乔治·贝斯(英语:George Bass (optician))制成。第一个消色透镜的专利权大约是在1758年授予了独力进行理论和实验的约翰·多伦德(英语:John Dollond)(John Dollond)。能再次消除色差的三合透镜在1763年由彼得·多伦德(英语:Peter Dollond)(Peter Dollond)发明。
相关
- 冷休克冷休克反应是生物突然遇冷的生理反应,特别是冷水。对于人类冷休克反应可能是浸入非常冷的水中 例如掉到薄冰下的水里。 寒冷的直接冲击造成非自主性吸入,如果在水中就会导致溺
- 桥脑脑桥(拉丁语: Pons)是人和两足动物小脑腹面的特有构造。脑桥在延髓的上方和小脑前方,它位于延髓与中脑的大脑脚之间,前后缘有横沟为界;外形呈白色弓状的横隆凸;内部有大量的横走的
- 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前体B细胞淋巴细胞白血病(Precursor B-cell lymphoblastic leukemia)是淋巴白血病(Lymphoid leukemia)的一种形式,大多数的B细胞淋巴母细胞(Lymphoblast、未成熟的白血球)被
- XX染色体(X chromosome)是部分动物决定性别的染色体之一。它出现在X0和XY性别决定系统中。对一般人类来说,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男性X、Y染色体各有一条。在人类约20000至25000个基
- 斑鸫鹛斑鸫鹛(学名:Turdoides bicolor),是画眉科鸫鹛属的一种,分布于津巴布韦、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和南非。全球活动范围约为1,130,000平方千米。该物种的保护状况被评为无危。斑鸫鹛的
- 十二铜表法古罗马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罗马共和国前509年–前27年 罗马帝国前27年–1453年元首制西罗马帝国君主制东罗马帝国王政时代宪政(英语:Constitution of the Roman Kingdom) 共和
- 埃迪卡拉纪生物大爆发埃迪卡拉生物群(英语:Ediacaran biota)又称艾迪卡拉生物群,是一种神秘的管状或叶状生物,生活在前寒武纪时代(6亿3500万年前-5亿4200万年前)。它们是目前所发现最早的多细胞生物。最
- CZn有机锌化合物是指含有碳-锌化学键的一类有机化合物。有机锌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锌化合物理化性质、合成和反应的学科。第一个被发现和制备的有机锌化合物是二乙基锌(Diethylzin
- 素斋素斋是一种属中华料理范畴,为了适应佛教传入中国后教徒禁止吃肉而产生的厨艺,使用葱、蒜、韭等五辛之外的植物食材做出最大程度的变化,甚至做出仿肉类食物的外观和口感,久而久之
- 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制定的第一个新式学制系统,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公元1902年)由张百熙所拟定,不过并未实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