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山牧水

✍ dations ◷ 2025-05-18 23:05:26 #1885年出生,1928年逝世,歌人,宫崎县出身人物,早稻田大学校友

若山牧水(1885年8月24日-1928年9月17日),本名若山繁,号牧水,出生于宫崎县东臼杵郡东乡村,是一位战前日本歌人。

1885年(明治18年)8月24日,若山繁出生于宫崎县东臼杵郡东乡村(现在为日向市),是当地医师若山立藏的长子。1899年(明治32年),入读宫崎县立延冈中学校,开始创作短歌和俳句。18岁的时候取号“牧水”,原因是“用他当时最爱的两种事物合而为一。‘牧’是妈妈的名字。‘水’是因为家的附近积聚溪雨汇集成水而来”。1904年(明治37年)入读早稻田大学文学系,与当时的同级生北原射水(后来的白秋)、中林苏水是好朋友,被合称为“早稻田之三水”。1908年(明治41年)于早稻田大学英文系毕业。同年7月出版处女歌集《海之声》,翌年1909年(明治42年)便加入了中央新闻社。经历五个月后,牧水退社,拜当时的著名诗人、学者尾上柴舟为师。

1911年(明治44年)营办创作社,并成为诗歌杂志《创作》的负责人。这一年,透过歌人太田水穂,认识了从盐尻上京的女歌人太田喜志子(1888-1968),亦即是牧山后来的妻子。1912年(明治45年)在石川啄木的晚年与他成为好友。同年,由太田水穂作媒人,牧水与喜志子结婚。1913年(大正2年)诞下长子若山旅人(たびと)。之后再生下2女1男。

1920年(大正9年),牧山因为酷爱沼津的大自然,尤其是被静冈县的“千本松原”景观吸引了,举家迁往沼津定居。1926年(大正15年)创作诗歌杂志《诗歌时代》。同年,静冈县政府计划在“千本松原”采伐木材,牧水大为反对,发起“千本松原保存运动”,带领有关人士不断写作新闻稿,向政府反对相关计划,最终成功令计划中止。1927年(昭和2年)与妻子一起到朝鲜旅行,在2个月间游玩了珍岛、金刚山,可是这次旅程,却令牧水的身体出了问题,结果要提前结束旅程回国。翌年1928年9月,牧水因晒太阳导致的足部晒伤,引发连串腹泻、发烧,令身体情况变得极为衰弱。最终,牧水因急性肠胃炎及肝硬化并发症,最终于9月17日在沼津市的家中逝世,享年43岁。最后下葬于沼津市千本山乘运寺,戒名古松院仙誉牧水居士。

牧水死后,妻子若山喜志子继承了丈夫的诗歌雑志《创作》,长子若山旅人亦成为了一位歌人,并担任沼津市若山牧水记念馆第二代馆长。牧水在短歌方面在几位出色的弟子:长谷川银作、大桥松平、黒田忠次郎、大悟法利雄、山下秀之助等。

牧水亦擅长书法,常常为自己创作的短歌动笔挥毫。另外,他亦是一名以尝酒知名的酒豪,据说每天都会饮用一升酒,正因如此,才导致了他最终因为肝硬化而离世。

若山牧水是一位酷爱旅游的歌人,他一生中到处周游,所到之处都会创作歌咏,所以在日本各地都有他的“歌碑”。他尤其喜爱进行“铁道旅行”,算是日本“铁道旅行”的先驱。他深爱大自然,尤其是他最后游历的沼津千本松原及富士山,至今的和歌诗集中仍保存了很多因“千本松原保存运动”而创作的“富士之歌”,推动了自然主义文学的短歌创作。

牧水曾数次到访埼玉县秩父市一带,留下了许多和歌及游记,所以秩父市的羊山公园中有一道“牧水瀑布(牧水の滝)”,以牧水命名,旁边还有一座歌碑,上面刻有牧水的一节短歌“秩父町出はづれ来れば机をりのうたごゑつゞく古りし家并に”,抒颂秩父市的春天。

另外,他亦是一名衷情恋爱的歌人。在认识太田喜志子之前,他曾与一名叫园田小枝子的女子热恋,亦是一时佳话。他爱酒的一面也是相当著名,传说他曾经说过,他死的时候,如果是盛夏大暑之时,吩咐家人不要对他的尸体进行防腐处理,让他“让生命作为酒精浸渍”,令医生也感到讶异。

牧水的出生地宫崎县十分重视牧山的成就,为了纪念牧水,自1996年(平成8年)起,设立了奖项“若山牧水赏”颁授给对短歌文学范略有杰出贡献的学者。

日本文学界定9月17日为“牧水忌”日。

相关

  • 海上共和国海上共和国(意大利语:Repubbliche Marinare)是中世纪意大利和达尔马提亚沿海地区一批繁荣的城市国家的统称。传统上,其定义特别是4个意大利城市:阿马尔菲共和国、比萨共和国、热
  • 夏尔·古诺夏尔-弗朗索瓦·古诺(法语:Charles-François Gounod,1818年6月17日-1893年10月17日),法国作曲家,代表作是歌剧《浮士德》。古诺出生于巴黎,母亲是一位钢琴师,父亲是一位画家。很早就
  • 壬寅学制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制定的第一个新式学制系统,于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年,公元1902年)由张百熙所拟定,不过并未实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拟定了《钦定学堂章程
  • 锡内穆期辛涅缪尔期(英语:Sinemurian)是侏罗纪的第二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199.3–190.8百万年前。
  • 钱季重钱季重(18世纪?-1821年),原名梦兰,字季重,以字行,号黄山,阳湖人,清代词人。父钱泌,官为贵州南笼府知府。早年为诸生。工于小词。有三子,甚溺爱,饭后即引与嬉戏。屡试不中,遂浪迹天涯。晚年
  • 米歇尔·德·蒙田米歇尔·德·蒙田(法语:Michel de Montaigne,姓又译蒙泰涅;1533年2月28日-1592年9月13日)是法国在北方文艺复兴时期最有标志性的哲学家,以《随笔集》()三卷留名后世。《随笔集》在西
  • 维斯理学院维斯理学院(英语:Wellesley College,又译卫斯理学院),美国女子文理学院,成立于1875年,地处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城西的小镇韦尔斯利,为美国七姐妹学院之一。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
  • 西席·斯贝西克玛莉·伊丽莎白·“西席”·斯贝西克(Mary Elizabeth "Sissy" Spacek,1949年12月25日-) 是一位美国女演员和歌手。曾经先后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的6次提名,一次得奖。她亦取
  • 班智达班智达(巴利语、梵语:पण्डित,转写:paṇḍita;印地语:paṇḍit),又译为班谛达,佛教术语,意为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在藏传佛教中常被当成是一种尊称使用,在汉传佛教中三藏法师一词在
  • 双桅纵帆船双桅纵帆船又称斯库那或斯库纳帆船(schooner),是一种帆船,所有桅杆均挂纵帆。桅杆多于两根时可称为多桅纵帆船或多桅斯库纳。双桅纵帆船的前桅较主桅小,前桅可张挂一面或多面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