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
✍ dations ◷ 2025-08-13 03:28:57 #精神病房里的正常人
罗森汉恩实验(Rosenhan Experiment)是1973年美国心理学家大卫·罗森汉恩关于检验美国精神病患鉴定标准的一项著名实验,并当年发布在《科学》杂志上。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对精神病患鉴定标准的重要批判。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罗森汉恩博士于1972年进行了著名的罗森汉恩实验(后来也被称为“假病人实验”)。罗森汉恩博士招募了8个人(三女五男)扮演假病人,他们分别是一位二十多岁的研究生、三位心理学家、一位儿科医生、一位精神病学家、一位画家、一位家庭主妇。所有的假病人都告诉精神病医院的医生,他们幻听严重。但是除了这个症状以外,他们所有的言行完全正常,并且给问诊者的信息都是真实的(除了自己的姓名和职业外)。结果,他们8人中有7人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被关入精神病医院后,这8个假病人的所有行为都表现正常,不再幻听,也没有任何其他精神病理学上的症状,但是却没有一个假病人被任何一个医护人员识破。当假病人要求出院时,由于他们已经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医护人员都认为这些病人“妄想症”加剧。精神病院的医务人员甚至发明了一些精神病学上的新术语来描述这些假病人的严重“病情”:假病人与人聊天被视为“交谈行为”,他们甚至认为假病人做笔记都是一种精神病病情的新发展,以至于“做笔记”被护士当作病人的病状以“书写行为”记录在他们的病历中。罗森汉恩的研究有力地揭示了诊断标签的危险性——标签效应:一旦医护人员认定某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会把他的一切行为和举止视为反常。其实,有时,“病人”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倒是“医生”的眼力和判断力。这个心理学实验在教育学上的意义是:当一个孩子被贴上了“坏孩子”“差生”“笨蛋”等符合某个心理条件的标签时,那个标签将掩盖他的所有其他品质,甚至优点。无论那个孩子做什么,老师和家长都认为那个孩子“差”“坏”“笨”。人们歧视性的眼光和态度会迫使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向着人们的偏见——标签所指的方向发生偏转。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对孩子的“标签”态度不及时转变,最坏的结果就会发生:我们对孩子的负面看法(或者说,负面期望)可以变成孩子的自我确定,导致一个当初也许并不坏、并不差的孩子真的会成为一个“差生”或“坏”孩子。第一次实验的结果发布后,罗森汉恩选择了了一家非常有名的研究教学医院进行第二次实验。这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们已经听说了罗森汉恩第一次实验的结果,但他们声称类似的错误不会在他们医院发生。于是罗森汉恩决定与这家医院安排进行类似的实验:在为期三个月的时段内,会有一名或多名实验参与者伪装成精神病人试图入院。医院工作人员则需要对每一位入院者做出评估来确认他们是否是伪装的精神病人。三个月过去后,合计193名病人中被院方挑出了41名伪装者,以及42名怀疑伪装者。但事实却是罗森汉恩根本就没有安排任何一人试图伪装入院,院方挑出的“伪装者”们,其实都是普通的精神病人。通过这项实验,罗森汉恩得出了“任何极易将自己引入严重错误歧途的诊断方法都不可能是可靠的诊断方法”的结论。实验结束后这家医院收留的精神病人数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从而引来了各方对这家医院在实验进行之前滥收病人的指控。罗森汉恩本人在《科学》杂志的报道中说:
.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margin-top:0;overflow:hidden}.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line-height:1em;text-align:left;padding-left:2em;margin-top:0}.mw-parser-output .templatequote .templatequotecite cite{font-size:small}明显,我们不能在精神病院里清晰判别出一个人是否神志清醒。医院本身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在当中的行为会被轻易误解。 在如此环境中对病人的环境影响——无力感,人格解体,疏离,屈辱,以及自我标签——似乎都无可置疑地表明出反治疗的结果。大卫·罗森汉恩本人亦无法完全理解这个现象并提出对策,但他提出两点可能性:并指出,之后的社会心理学研究可能深化相关问题的理解。
相关
- 美国残障者法案美国残疾人法案(英语:Americans with Disabilities Act of 1990)是由美国国会在1990年7月通过的一项法案,经由老布什总统签署生效。2008年小布什总统又签署了残疾人法案修正案,这
- 婴儿按摩婴儿按摩(英语:Infant massage),是一种对婴儿进行按摩治疗(英语:massage therapy)的替代疗法。这种疗法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实施,并且在西方国家越来越多地用于婴儿,支持其使用的科学证
- 撒丁岛坐标:40°00′N 09°00′E / 40.000°N 9.000°E / 40.000; 9.000撒丁岛(意大利语:Sardegna,,撒丁语:Sardìgna, Sardìnnia)位于意大利半岛的西南方,是地中海的第二大岛,仅次于西西
- 自发裂变自发裂变(英语:Spontaneous fission)是一种放射性衰变,只发生于原子量高的化学元素。由于元素的核结合能在原子量约为58个原子质量单位(u)时最高,因此更高质量的原子核会自发性分解
-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化学物理学报(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是一份科学学术期刊,发表化学物理各领域的论文,由美国物理协会出版,每年出版两卷,各24期。
- 摩亨佐-达罗摩亨佐-达罗(公元前2600年-前1800年),又称“死丘”或“死亡之丘”(Mound of the Dead),是印度河流域文明的重要城市,大约于公元前2600年建成,位于现今巴基斯坦信德省。摩亨佐-达罗是
- 存储区域网络存储区域网络(英语:storage area network,缩写作 SAN)是一种连接外接存储设备和服务器的架构。人们采用包括光纤通道技术、磁盘阵列、磁带柜、光盘柜的各种技术进行实现。该架构
- 三碘化磷三碘化磷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PI3。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三碘化磷可以和水剧烈反应,产生亚磷酸和碘化氢,产物中也有少量杂质如磷化氢和含有P-P键的化合物。三碘化磷也是个强还
- 洗入作用成土作用是土壤形成的过程,也称为成土过程,这也是母质产生肥力而转变成土壤的过程。母质又是岩石的风化产物。因此从母岩变成土壤,实际上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不同过程,即从母岩形
- 程 瀚程瀚(1964年11月-),安徽繁昌人,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带“ ”者表示至2017年底已经身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