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无政府
✍ dations ◷ 2025-04-11 06:04:47 #无政府
无政府女性主义(Anarcha-feminism)结合了无政府主义与女性主义。这一词在196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义(Second-wave feminism)里出现。无政府女性主义将父权视为是社会上阶级制度的表现形式,也因此是社会问题的根源。无政府女性主义认为对抗父权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也是无政府主义者对抗国家和资本主义的过程。在本质上,无政府女性主义将无政府主义视为是女性主义和对抗邪恶的必要成分。无政府女性主义是由20世纪初期的作家和理论家如爱玛·戈尔德曼和伏尔泰琳·克蕾等人的作品所启发的。第一波女性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抱持着原始的无政府主义观点,威廉·戈德温也时常被看作是无政府女性主义的先驱。在西班牙内战中,一个名为“自由妇女”(Mujeres Libres)的无政府女性主义团体组织了起来,捍卫无政府主义和女性主义两者的概念。无政府女性主义者批评许多传统无政府主义理论家如皮埃尔-约瑟夫·普鲁东和米哈依尔·巴枯宁的观点,他们往往将父权视为是资本主义的一部分,并认为资本主义消失后父权也会消失。一些人甚至支持父权。以普鲁东为例,他将家庭视为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他对女人的看法是女人应该达成家庭里所交付给他们的传统角色责任。无政府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于传统家庭概念、教育、和性别角色的反抗。婚姻制度是最常遭受攻击的。伏尔泰琳·克蕾主张婚姻制度抑制了个人的成长,戈尔德曼则谴责婚姻制度使得女人“成为终身的附属品、寄生状态、没有半点用处,个人和社会都是如此”。无政府女性主义主张无等级制度的家庭和教育结构。"Anarcha-feminism"一词使用了"a"字尾(而不是其他流派惯用的Anarcho-)来强调发音上的女性气质,但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源于希腊文的Anarcho-并非针对男性的用词。一些批评者认为使用"anarcha-"一词意味着女性主义只是一种妇女的运动,而不是一种对抗父权的运动—父权对男女两性都有负面影响。其他批评则认为这种称法暗示著其他使用Anarcho-的无政府主义流派带有男性偏见。不过女性主义的用词有时也被视为是对男性中心主义思想的对抗,以女性的字尾来强调女性群体的弱势,而不是主张改以女性支配社会。这种逻辑不只再女性主义里使用,也在许多教育部门使用,禁止使用推断某人为男性的用词,但能接受以女性为推断的用词。
相关
- 雌蕊群雌蕊群,或雌花器(英语:Gynoecium),为被子植物花中的心皮的总称。传统上把较典型形态的花的花部中,由子房、花柱、柱头等部位构成者称为雌蕊(pistil),但在一朵花为多心皮、离生的状态
- 生精小管生精小管(英语:seminiferous tubule; 拉丁语:tubuli seminiferi;又称曲细精管)位于睾丸,是减数分裂特定位置并继而制造配子(即精子)。生精小管的上皮由支持细胞或称塞尔托利氏细胞组
- 电热膜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透明聚酯薄膜,由可传导性碳纤维为主成分的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不同于传统的电热丝发热,以电热膜为发
- 托勒密十五世托勒密十五世·菲洛帕托尔·菲洛墨托尔·恺撒(希腊语:Πτολεμαίος ΙΕ' Φιλοπάτωρ Φιλομήτωρ Καίσαρ,拉丁化:Ptolemaíos XV Philopátōr P
- TelnetTelnet是一种应用层协议,使用于互联网及局域网中,使用虚拟终端的形式,提供双向、以文字字符串为主的命令行接口交互功能。属于TCP/IP协议族的其中之一,是互联网远程登录服务的标
- 雹雹或冰雹(英语:Hail)属于突发性天然灾害,是一种固态降水物,是圆形或圆锥形的冰块,由透明层和不透明层相间组成;直径一般为 5~50毫米,大的则可达到10厘米以上。冰雹是在对流云所形成的
- 乌珂克图汗麻儿可儿(蒙古语:.mw-parser-output .font-mong{font-family:"Menk Hawang Tig","Menk Qagan Tig","Menk Garqag Tig","Menk Har_a Tig","Menk Scnin Tig","Oyun Gurban Ulus
- 过氧化铬过氧化铬(CrO5)又称五氧化铬,是一种不稳定的过氧化物,可由铬酸盐(例如铬酸钠)溶液与酸化的过氧化氢溶液反应制得。一般呈黄色的铬酸盐形成过氧化铬后转变为特征性的深蓝褐色。金属
- 闽东闽东(闽东语:Mìng-dĕ̤ng)是中国福建省的一个地理概念。狭义上的闽东特指现今的福建省东北部的宁德市辖区,面积13452.4平方公里,人口330万。广义的闽东是指福建省福州市、宁德
- 菲律宾广播电台菲律宾广播电台,是菲律宾的对外国际广播电台,隶属于菲律宾广播公司(英语:Philippine Broadcasting Service),于1987年开播,总部设于菲律宾奎松市,前身是“菲律宾之声”(Voice of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