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铭越

✍ dations ◷ 2025-11-06 05:31:54 #梁铭越

梁铭越(1941年-),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古琴及箫等多样乐器演奏家。第一位以古琴为研究题材取得博士学位的华人学者。曾任美国、加拿大及台湾多所大学音乐系教授。其创作领域涵盖管弦乐、中英文歌剧、室内乐、新世纪音乐、钢琴独奏等。曾获得金鼎奖、中山文艺奖、国家文艺奖等多个奖项。

1941年出生于湖南新晃县,父亲梁在平当时是土木工程师。四岁时,因抗战搬到重庆,由于梁在平常和友人聚会、玩音乐,梁铭越从小耳濡目染。

举家迁至台湾后,梁铭越开始向胡莹堂学习古琴,并参与梁在平组织的“鲁声”国乐社,学习吹笙,除此之外,他还学了昆曲 、小提琴等,曾师从马熙程。

梁铭越为国立台湾艺术专科学校音乐科第一届学生,主修小提琴,师从邓昌国。毕业后考上美国夏威夷大学音乐系,主修作曲,大学期间补上了以前不足的基础训练,最后以六重奏《凌虚》和弦乐四重奏两部作品毕业,其中《凌虚》还获得“阿特沃特·肯特(英语:A. Atwater Kent)当代作曲奖”,更因此申请上加州大学奖学金,进入该校研究民族音乐学。

曾和许博允、陈茂萱、张邦彦等作曲家在1962年组成江浪乐集。

就读加州大学期间,向罗伊·哈里斯、亨利·拉扎罗夫(英语:Henry Lazarof)和约翰·樊尚(英语:John Vincent (composer))等人学习作曲,并且第二度获得“阿特沃特·肯特当代作曲奖”。参与梅利·梅塔指导的加州大学乐团,以及罗杰·华格纳合唱团(英语:Roger Wagner Chorale),亦从米夏·艾尔曼的学生布莱曼女士学习小提琴。硕士论文为 。后来又以 一文取得博士学位。

1970年到旧金山大学创立民族音乐学系,两年后改至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82年离开加拿大至马里兰大学,开始研究合成器及电子音乐。

1990年受到东海大学的邀请回台任教,1992年任职文化大学艺术硏究所所长,1994年成为国立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教授,又于1997年担任北德克萨斯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梁铭越到过许多国家演出,曾举行过一百五十多场演奏会,其中梁在平、梁铭越父子曾多次同台演出,例如:在台北市社教馆举行琴筝合奏,1987年的两厅院“琴筝之夜”演出。

相关

  • 意大利文意大利语(Italiano),中文也简称为意语,隶属于印欧语系的罗曼语族。现有约7千万人日常用意大利语,大多是意大利居民。另有28个国家使用意大利语,其中4个立它为官方语言。正规意大利
  • 44布罗德曼44区(简称BA44)是大脑皮质的额叶的一个细胞结构分区。它位于额叶的外侧部,前运动皮层之前,布罗德曼9区之下,布罗德曼45区之后。BA44的上界为额下沟,前界为外侧沟(Lateral s
  • 斯内弗卡拉斯内弗卡拉(英语:Sneferka)是一位埃及早期国王的塞拉赫名,他可能统治于第一王朝末期。他统治的确切时间长度是未知的,但一般认为是非常短的,他在王表中的时间顺序暂不清楚。斯内弗
  • 受浸根据《对观福音》三书中的《马太福音》第3章、《马可福音》第1章和《路加福音》第3章记载,耶稣在施洗约翰处受洗礼。施洗约翰宣扬为了将来的审判,凡为罪悔改者就为其施洗,并预
  • 玛丽莲·梦露之死玛丽莲·梦露于1962年8月5日被发现死在位于美国洛杉矶的住所,终年36岁,被洛杉矶验尸官裁定为“急性巴比妥中毒”,被列为“可能自杀”。然而许多警探,包括洛杉矶警察局到达死亡现
  • 约翰·曼尼约翰·威廉·曼尼博士(英语:Dr. John William Money,1921年7月8日-2006年7月7日)是一位新西兰心理学家、性学家和作家,因其在性向认同和人类性别分化方面的研究而闻名,曼尼在其生涯
  • 穿越线穿越线(英语:transect)是指沿途计算或纪录欲研究物种(如植物)出现次数的路径。穿越线需要观察者沿着一条固定的路径移动,计算沿途物种出现的次数,且在部分情况下,需要同时收集研究对
  • 原创研究原创研究源自作者创立、原本由自己提出的理论、资料、评论、概念和想法,或者对既有资料的分析和阐释、以及“小说、故事、历史的阐述等等。有些内容因并不被所有人都一致认同
  • 上野优华上野优华(日语:上野優華/うえの ゆうか  */?,1998年2月5日-)是出身于日本德岛县的女歌手,同时也担当声优和演员的身份。上野优华于家中三姐妹中排名第二,自少爱唱歌但性格害羞,受母
  • 费城故事《费城故事》(英语:),是探讨艾滋病者人权的电影。1993年由美国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也是好莱坞第二次深入探讨艾滋病对社会的影响和艾滋病人在社会上的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