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萨支唐
✍ dations ◷ 2025-08-10 12:38:47 #萨支唐
萨支唐(1932年11月10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主要从事微电子学研究。目前是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授,也是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萨支唐籍贯中国福建省福州市,1932年生于北平。萨支唐是福州萨氏家族成员,是元代蒙古官员萨都剌后裔,其父萨本栋是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厦门大学前校长。萨支唐于1949年赴美国就读于伊利诺伊大学,1953年获得学士学位后又到斯坦福大学学习,并于1956年在斯坦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956年起,他跟随肖克利在工业界共同从事固态电子学方面的研究,1959年至1964年供职于仙童公司。1964年他来到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任物理系和电子及计算机系教授达26年,培养出40名博士。1988年起,他在佛罗里达大学担任教授至今。他还有一位弟弟萨支汉是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数学教授。在仙童公司期间,萨支唐带领一个64人的研究组从事第一代硅基二极管、MOS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研究,是半导体工业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半导体PN结中电子-空穴对复合理论(generation of electron-hole pair),和其他科学家共同开发出MOS、CMOS场效应晶体管,还提出了MOS晶体管模型。此外,他还发明了深能级瞬态谱(deep level transient spectroscopy,DLTS)方法用于探测半导体内的缺陷。目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在亚微米MOS晶体管的可靠性研究。目前,萨支唐已发表了大约280篇学术论文,并应邀做了约170次学术演讲。
相关
- 呕血呕血(hematemesis)是指患者呕吐出血液的症状,血液的来源为上消化道(即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出血也属于上消化道)。呕
- T淋巴细胞T细胞(英语:T cell、T lymphocyte)是淋巴细胞的一种,在免疫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T是胸腺(thymus)而不是甲状腺(thyroid)的英文缩写。T细胞在骨髓被制造出来之后,在胸腺内进行“新
-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授予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的中国籍科学家。院士不设任期,为终身
- 建教合作合作教育(英语:Cooperative education,港澳称为合作教育,台湾称为建教合作),是一种结合课堂教学与实际工作经验的结构化教学方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部分,合作教育经验通常被计入学
- 文白异读文白异读是汉语族的一种特有现象,一些汉字在汉语中有两种发音:文读和白读,两者代表不同的语音层次:汉语中的白读普遍是在《广韵》或更早的音系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来的语言固有成分
- 讯号处理在计算机科学、药物分析、电子学等学科中,信号处理(英语:signal processing)是指对信号表示、变换、运算等进行处理的过程。信号处理可以用于沟通人类之间,或人与机器之间的联系;
- 结构发展史作为一支 “史上最有效、最长寿的军事单位” ,古罗马军队需要适应内外部生产力条件以及人口组成的剧变,因而从约公元前800年罗马建城伊始,直至西部帝国于公元476年最终分崩离析
- 乔治三世乔治三世(英语:George III,1738年6月4日-1820年1月29日),全名乔治·威廉·腓特烈(George William Frederick),1760年10月25日登基为大不列颠国王及爱尔兰国王,至1801年1月1日后因大不
- 自然目自然目(ordo naturalis)是一个植物分类学概念,即现今所称的科。卡尔·林奈在其《植物哲学》(Philosophia Botanica)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个词。在他更著名的两部作品《自然系统》和
- 高 俊高俊(1933年10月7日-),中国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学家。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解放军测绘学院。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解放军测绘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