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dations ◷ 2024-11-05 14:42:2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醛固酮症(Primary aldosteronism),又称康氏症(Conn's syndrome),是肾上腺生产过量醛固酮而造成肾素水平下降而导致的一种疾病,通常症状不严重。大多数人会引起高血压,导致视力模糊或头痛。偶尔还会有肌肉无力、痉挛、刺痛感(英语:paresthesia),及过量排尿等现象。本疾病的并发症包含心血管疾病,如中风、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心律不整等等。可引起原发性高醛固酮症(英语:hyperaldosteronism)的原因很多。约66%的病患是由于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33%则由于肾上腺腺瘤(英语:adrenal adenoma)而造成醛固酮分泌过多。其他较罕见的原因则包含肾上腺癌(英语:adrenal cancer)及遗传性的家族性高醛固酮症(英语: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有些指引建议对于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筛检,有些则认为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应该接受筛检。筛检方式通常利用血液中醛固酮和肾素的浓度比值(英语:aldosterone-to-renin ratio)(ARR),之后再配合其他检验方式诊断。虽然文献中常提到本疾病会合并低钾血症,然而其实只有四分之一的病患会有此一表征。如要找出潜藏原因则可以辅以医学影像协助诊断。腺瘤部分可以利用手术切除。若单侧肾上腺异常肿大,也可以手术移除其中一个。如果是双侧肿大,则一般给予如螺内酯或迎甦心(英语:eplerenone)等抗盐皮质激素药物。另外也需合并给予其他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并建议低盐饮食(英语:low salt diet)。有些家族性高醛固酮症可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原发性高醛固酮症的患者大约占了高血压患者的1成,且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常在30岁至50岁间的人们发病。本疾病最早是于1955年由美国内分泌学者杰洛姆·W·康恩(英语:Jerome W. Conn)所描述,因此又称为康氏症。

相关

  • 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
  • 3d6 4s22, 8, 14, 2蒸气压第一:762.5 kJ·mol−1 第二:1561.9 kJ·mol−1 第三:2957 kJ·mol−1 (主条目:铁的同位素铁(Iron)是一个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Fe (源自拉丁语 ferrum),原
  • 在几何学中,边或棱是指几何形状中连接顶点的几何结构。在一般常见的几何图形如多边形、多面体和多胞体中,边是连接两个顶点的线段,而边长指这线段的长度。而在一些较复杂的空间
  • 红斑狼疮症红斑狼疮(Lupus erythematosus)为一系列自体免疫性疾病的统称,即免疫系统非正常地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症状可能会发生于全身各处,包含关节、皮肤、肾、血球、心脏,以及肺。最常见
  • 磺胺醋酰磺胺醋酰(Sulfacetamide),是一种磺胺类人工合成抗菌药,主要通过局部用药治疗局部感染,也可以口服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磺胺醋酰室温下呈白色,水溶性强。磺胺醋酰的药物活性在磺胺
  • 超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 MM, myeloma, plasma cell myeloma, 或Kahler's disease)是一种浆细胞(一种专责制造抗体的白血球)不正常增生,致使侵犯骨髓的一种恶性肿瘤(癌症)。
  • 立克次体等立克次体(学名:Rickettsia),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但许多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瓷滤器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直径只有0.3-1μm,小于绝大
  • Mayo Clinic坐标:44°1′20″N 92°28′0″W / 44.02222°N 92.46667°W / 44.02222; -92.46667梅奥诊所医学中心(英语:Mayo Clinic),又译为梅奥诊所、梅约诊所、马约诊所,是世界最著名的医疗
  • 雄激素受体1E3G, 1GS4, 1T5Z, 1T63, 1T65, 1XJ7, 1XOW, 1XQ3, 1Z95, 2AM9, 2AMA, 2AMB, 2AO6, 2AX6, 2AX7, 2AX8, 2AX9, 2AXA, 2HVC, 2OZ7, 2PIO, 2PIP, 2PIQ, 2PIR, 2PIT, 2PIU, 2P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