秽多

✍ dations ◷ 2025-10-20 01:55:20 #秽多
秽多(日语:穢多/えた〔ゑた〕)乃是日本中世纪时代两种部落民之一,受到日本佛教与神道中“污秽”观念影响,对于“较污秽的工作”、“较污秽的人(罪人)维生的行业”的称呼。秽多的起源不明,有人推测是逃亡的农民,后来变成从事皮革加工的“部民”;亦有人认为是对于非人身份的俗称,源自古代被征服的奴隶。虽然秽多的起源有各式各样的说法,但是跟非人的差别为世袭制,子女必须继承父母的职业。秽多乃成形于平安时代、确立于江户时代,虽然该称呼废止于明治时代,但现代日本人对此蔑称带有“士农工商之外的最下层身份”的歧视。关西大学讲师上杉聪(日语:上杉聰)认为,镰仓时代奈良和京都对于秽多便出现歧视,室町时代的历史文献更出现“不要跟卑贱者结婚,一旦弄脏血液的话就无法干净,秽多的子女永远还是秽多”等歧视性字句。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历史学者朝尾直弘(日语:朝尾直弘)则认为,“士和农工商之间存有极大的身份差异,大体上农工商三者同列,也可视为平民百姓的统称。至于更下级则有称为‘秽多、非人’的阶层,因此士、农工商、‘秽多、非人’三种阶层间存在明显巨大的分隔线”。不过,也有人认为幕府为了政治的考量划分“士农工商秽多非人”等阶级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日本史学者田中圭一(日语:田中圭一 (日本史学者))提出:“本来士农工商就是职业的划分,用此事来区隔身份是愚蠢的”。日本文献上首见“秽多”一词乃永仁4年(1296年)的《天狗草纸绘卷》,编纂于承平5年(935年)的第一部类书《和名类聚抄》将“屠儿”训读成“惠止利(えとり)”,解释则是“屠宰牛马之肉作为鹰鸡之饵”。建治元年(1275年)稻荷山的经尊法桥献给北条实时的语源辞书《名语记》也记载着:“住在河滩边、食用牛马的人为秽多(ゑた)”、“秽多乃饵取也,屠儿等同秽多”。同时期的另一本类书《日语:塵袋,转写:塵袋》则记录:“根本上饵取乃以肉块作为喂食鹰之饵”;正保元年(1644年)以降的江户幕府公文则开始出现这个词。由这些文献记录可知,秽多本为饲育鹰之主鹰司取饵之职业,后来转换成对屠夫的总称。受到佛教戒杀生和神道忌血污的思想所及,对于杀生这种多污秽的工作遂以“秽多”称之。时至今日,有人以片假名“エッタ”称呼,某些地方甚至出现“エッタボシ”(即读成“秽多法师”)的歧视称呼。2011年1月5日奈良县御所市所设立的水平社博物馆展出“日韩合并”的展览期间,发生了抗议者以“エッタ”称呼,结果闹进法庭之事件。秽多的职业从日本中世纪以来逐渐成形,直到江户幕府时期甫确立其制度。仁德天皇时便以鹰捕捉其他鸟类,大宝元年制定的《大宝令》设置主鹰司,为了喂食鹰鸟,开始出现屠宰饵料之人。到了奈良时代秽多的原形亦曾见诸史料,此时代初期编纂的《播磨国风土记》〈饰磨郡大野里〉记载“惠多”一词。镰仓时代的《天狗草纸绘卷》出现“秽多”一词,描绘着着四条河滩上的秽多小孩抓住天狗化身之鸢,将之扭断颈部杀害后处理其尸肉的画面;身旁另一个小孩试图以网捕捉另一只鸢。平安时代中期《延喜式》虽然规定须供上猪、鹿之肉给天皇,可是受到佛教禁杀生的思想影响,蔑视屠夫的风气也逐渐散播。这些人群居于京都鸭川河滩沙洲的小屋,从事其他人避之唯恐不及的贱业。因为沙洲靠近下鸭神社,为了避免遭受秽气波及,《延喜式》特别规定该神社南面附近禁止滥僧、屠夫居住。“滥僧”即非人法师,本为平民但因无法忍受国司的苛政,出家脱离原籍。平安时代中期的公卿三善清行(日语:三善清行)曾以《意见十二个条(日语:意見十二箇条)》上书给醍醐天皇云:“今天下之民三分之二乃秃首者(意指滥僧)”,可见当时滥僧和屠夫仍有所区隔。这些人也有从事打扫街道的工作,被称作净人(きよめ)。《壒囊钞》记载:居住在河滩者称作秽多,也被称作坂者、散所者,其中以清水坂(位于今京都市东山区)比较出名。清水坂的坂者受到祇园感受院所属的犬神人(日语:犬神人)(清扫神社内污秽或动物尸体的下级神官)召唤,在延喜寺僧兵出兵之际担任先锋。派驻到各部落警戒时接受居民给予的报酬,坂者的头目也被称作长吏法师。各长吏法师圈绳定界,拥有自己的势力范围,宽元年间曾发生清水坂和奈良坂的长吏相互争执的情事。成书于明应9年(1500年)的《七十一番职人歌合(日语:七十一番職人歌合)》,其中第三十六番即描绘正在鞣皮的秽多,其形象为打赤膊、束发、赤脚。直至战国时代,皮革成为铠甲与马具的主要原料,从事皮革加工相关人员被纳入军需产业而受到保护。甚至曾有东日本的大名为了增加领地内的军事需求,特地自西日本延请秽多过来定居的例子。江户时代确立锁国政策,禁止东南亚输入皮革制品,造成皮革来源不足。为此,杀牛宰马的工作受到严格的控制,各农村配置秽多以便获得皮革来源。这些秽多多半居住在农村外不适合农业耕作的河川两侧,后来逐渐被称呼为“かわた”(汉字写成皮田、皮多、川田、革多、革田、河田等)。例如《庆长播磨国图》记载“かわた”的地区多达48处,《摄津国图》中也出现7处记载成“皮田”、“皮多”、“川田村”、“河原村”、“カワラ村”的地方;宽永21年(1644年)《河内国更池村文书》第一卷〈河州丹北郡之内更池村家数人数万改帐〉改用“河田”表示秽多。演变到后来,处理击毙牛马(禁止屠杀)、兽皮加工、皮革制品的制造贩售、祭礼的清扫工作、表演物品(包含艺人)的管理、草履雪駄、灯芯、筬(需要高度技术的纺织机零件)、竹精细加工等物品的制造贩售……等,这些职业变成了由秽多寡占的家业。此外关东地方的浅草弹左卫门(日语:弾左衛門)乃由非人管理,故虽然皆称秽多,却东、西有别。17世纪后半以降,各幕藩领主遂定调以“かわた”称呼秽多,各地的公文书类则记成皮多、皮田等。甚至像广岛藩到幕末为止,皆以“革田”作为指称秽多的公家用语。到了明治4年8月28日(1871年10月12日)颁布解放令(日语:解放令),废止秽多、非人之身份和称呼,同时此二者也丧失死牛马取得权与前段所述长期寡占之职业,于是陷入经济困顿。加上解放令一并废除地租改正、徴兵令、学制、村请制度(日语:村請制度)等,引发民众强烈反弹,终致发展成解放令反对一揆(日语:解放令反対一揆),各地有许多秽多、非人遭受袭击。印度种姓制度中的贱民(又称达利特人)和日本的秽多一样,也是处理皮革、尸体的低下阶层。他们被视为不可接触的人,绝对禁止与其他种姓接触,甚至常发生贱民因接触其他种姓而遭到虐待、杀害的事情。在韩国,李氏朝鲜时代开始确立“八般私贱”中白丁为最卑下者。不过1910年日韩合并,大日本帝国废除身份制度、导入户籍制度;加上1950年爆发朝鲜战争,受到大规模的人口移动以及户籍资料遗失等影响,许多人原本的身份阶级不明。现在韩国的不平等阶级待遇已渐渐消失,但仍有人在吵架争论时以“白丁”羞辱对方。

相关

  • 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十版国际疾病伤害及死因分类标准第十版(英语: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是世界卫生组织依据疾
  • 处方缩写词列表处方缩写词列表是医学处方中常用的基于拉丁文术语的词头缩写。其中的大写、句点'.'的使用是可选的版式风格。列表中不包含处方中常见的药品的缩写。列表中红色条目是在美国
  • 迁徙迁徙可以指:
  • 草食性在动物学上,草食性是指主要食物为植物的动物。而一些选择不吃肉类的人则被称为素食者。实际上“草食性”并非指“吃草”的动物,还包括吃木质、花粉、花蜜、水果、谷物等。在英
  • 模块模块是指由数个基础功能组件组成的特定功能组件,可用来组成具完整功能之系统、设备或程序。模块通常都会具有相同的制程或逻辑,更改其组成组件可调适其功能或用途。模块也可以
  • 乌头乌头属又名附子属(学名:Aconitum)是一种属于毛茛科的开花植物的属,这个属有250多个种。又名.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
  • RNA测序核糖核酸测序,简称RNA测序(英语:RNA Sequencing,英文简称RNA-Seq,也被称为全转录物组散弹枪法测序 Whole Transcriptome Shotgun Sequencing,简称WTSS)是基于第二代测序技术的转录
  • 皇家哥本哈根瓷器皇家哥本哈根手绘名瓷,正式名称为皇家瓷器制造厂(丹麦语:Den kongelige Porcelænsfabrik),由丹麦皇太后茱莉安·玛莉于1775年5月1日在哥本哈根创立。标志上的皇冠代表皇家御用,三
  • 球状闪电球状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属于闪电的一种。球状闪电虽然通常与雷暴有关,持续时间比闪电还久。许多早期的报告说,球状闪电最终都会爆炸,有时具有致命的后果,并留下硫的气味。直到19
  • 五年整体存活率五年存活率(英语:five-year survival rate)是一种存活率(英语:Survival rate)的类型,用来计算特定疾病的预后情况,通常是从确诊开始进行计算。早期诊断的领先时间偏差(英语:Lead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