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恐虾纲
✍ dations ◷ 2025-02-23 16:58:00 #恐虾纲
见内文恐虾纲(学名:Dinocaridida)是节肢动物门之下一个已绝灭的海洋生物化石的分类单元。这个纲的学名源于古希腊文,意思就是“恐怖”+“虾”/“蟹”,所以亦有译名作恐蟹纲。这个名称是源于其外表跟现时甲壳亚门的虾或蟹都很相像。除了巴氏辛德汉内斯虫属(Schinderhannes bartelsi)只见于泥盆纪,其余物种皆为寒武纪或奥陶纪时期的物种。恐虾纲在系统分类中的地位不确定:这些物种貌似是节肢动物的干组(英语:stem group)的成员,在部分文献中将恐虾纲与其他“神秘物种”被归类为叶足动物门成员。这个纲的成员基本上可以二分作奇虾类(Anomalocarididae)及欧巴宾海蝎类(Opabiniidae)两大类。这些物种估计在当时的环境已属于顶级掠食者。详细分类如下:
相关
- 海藻糖海藻糖(Trehalose)是自然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双糖,它是由2个葡萄糖通过 α,α-1,1-糖苷键所形成的非还原性糖,按其化学结构可写成 α-D-吡喃葡萄糖基-(1→1)-α-
- 出芽生殖出芽生殖 (英文: budding),是一种无性繁殖方式,亲代借由细胞分裂产生子代,但是子代并不立即脱离母体,而与母体相连,继续接受母体提供养分,直到个体可独立生活才脱离母体。是一种特
- 食道下括约肌贲门(cardia)是人或动物消化道的一部分,为食道和胃的接口部分。食道粘膜在贲门处与胃粘膜相接。此处的食管下段括约肌能起到收紧胃上口的作用,在胃蠕动过程中防止胃内容物返入食
- 复合性原理在数学、语义学和语言哲学中,复合性原理是指,一个复杂表达式的意义是由其各组成部分的意义以及用以结合它们的规则来决定的。复合性原理认为,在有意义的句子中,如果实词部分被从
- 约翰·施里弗约翰·罗伯特·施里弗(英语:John Robert Schrieffer,1931年5月31日-2019年7月27日),伊利诺伊州奥克帕克人,美国物理学家。1972年,因为与约翰·巴丁、利昂·库珀联合创立了超导微观理
- 密苏里密苏里州(英语:State of Missouri)是美国第24个州,一般被划分在中西部地区之内。州鸟是东蓝鸲,州歌“密苏里华尔兹”,州花为山楂花。密苏里州创建于1821年8月10日,属于路易斯安那购
- 荖浓溪荖浓溪(布农语:laku laku,意即"凶猛不定的河水";拉阿鲁哇语:Sakulahlu Taunguara)位于台湾南部,为高屏溪的主流上游,河长133公里,流域面积2,038平方公里,分布于高雄市东部、屏东县北部
- 有限应变理论有限应变理论(finite strain theory)也称为大应变理论或大形变理论,是连续介质力学中处理有较大应变或转动的形变,已不符合无限小应变理论假设下的理论。此情形下,物体在未形变的
- 红山文化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较重要的新石器时期文化,因发现于热河省(今属内蒙古)的红山而得名,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约5000至8000年前,持续时间约2000年。该文化最早
- 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莱斯利·理查德·格罗夫斯(英语:Leslie Richard Groves,1896年8月17日-1970年7月13日),美国陆军中将,1896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州奥尔巴尼。1918年毕业于美国西点军校。常年于美国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