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叉树

✍ dations ◷ 2025-11-28 14:36:10 #自2015年4月包含过多范例的条目,数据结构,树结构,二叉树

在计算机科学中,二叉树(英语:Binary tree)是每个节点最多只有两个分支(即不存在分支度大于2的节点)的树结构。通常分支被称作“左子树”或“右子树”。二叉树的分支具有左右次序,不能随意颠倒。

二叉树的第 i {\displaystyle i} 。这种方法更有利于紧凑存储和更好的访问的局部性,特别是在前序遍历中。然而,它需要连续的存储空间,这样在存储高度为的个节点所组成的一般树时,将浪费很多空间。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如果深度为h的二叉树其每个节点都只有右孩子,则该存储结构需要占用 2 h 1 {\displaystyle 2^{h}-1} 是二叉搜索树的结点,那么的左子树的所有结点的值都比n的值要小,而且的右子树的所有节点的值都比n的值要大。因此,如果我们顺序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然后顺序遍历右子树。我们就已经循序访问了整个树。

后序遍历伪代码如下:

visit(node)    if node.left  != null then visit(node.left)    if node.right != null then visit(node.right)    print node.value
BinaryTree
在这个二叉树中,
  • 前序遍历的结果:M,G,D,B,A,C,F,E,J,H,I,K,L,S,P,O,N,Q,R,W,U,T,V,X,Z,Y
  • 后序遍历的结果:A,C,B,E,F,D,I,H,L,K,J,G,N,O,R,Q,P,T,V,U,Y,Z,X,W,S,M
  • 中序遍历的结果: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以上的递归算法使用与树的高度成比例的栈空间。如果我们在每个结点中存储指向父结点的指针,那样可以使用反复运算算法,只使用常量空间实现所有这些遍历。然而,指向父结点的指针占用更多的空间。这只在需要指向父节点的指针或栈空间有限时才使用。例如,这是一个中序遍历的反复运算算法:

visit(root)    prev    := null    current := root    next    := null        while current != null        if prev == current.parent            prev := current            next := current.left        if next == null or prev == current.left            print current.value            prev := current            next := current.right        if next == null or prev == current.right            prev := current            next := current.parent        current := next


和深度优先遍历不同,广度优先遍历会先访问离根节点最近的节点。二叉树的广度优先遍历又称按层次遍历。算法借助队列实现。

一般有序树可映射为二叉树,但反之未必成立。

n叉树转换为二叉树的方法:二叉树中结点x的左子结点为n叉树中结点x的左子结点;二叉树中结点x的右子结点为n叉树中结点x的第一个右边的同级结点y。

二叉树当且仅当根节点没有右子结点时可转换为n叉树。

例如,在左边的树中,A有6个子结点{B,C,D,E,F,G}。它能被转换成右边的二叉树。

将n叉树转换为二叉树的例子


树的二叉链表标记法(孩子兄弟标记法)是树和二叉树转换的介质。

 /* 樹的二叉鏈表(孩子—兄弟)存儲表示 */ typedef struct CSNode {   TElemType data;   struct CSNode *firstchild,*nextsibling; }CSNode,*CSTree;

基本操作

线索二叉树

线索二叉树(英语:threaded binary tree,保留遍历时结点在任一序列的前驱和后继的信息):若结点有左子树,则其lchild域指示其左孩子,否则令lchild域指示其前驱;若结点有右子树,则其rchild域指示其右孩子,否则令rchild指示其后继。还需在结点结构中增加两个标志域LTag和RTag。LTag=0时,lchild域指示结点的左孩子,LTag=1时,lchild域指示结点的前驱;RTag=0时,rchild域指示结点的右孩子,RTag=1时,rchild域指示结点的后继。以这种结点结构构成的二叉链表作为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叫做线索链表,其中指向结点前驱和后继的指针叫做线索,加上线索的二叉树称为线索二叉树。对二叉树以某种次序遍历使其变为线索二叉树的过程叫做线索化。若对二叉树进行中序遍历,则所得的线索二叉树称为中序线索二叉树,线索链表称为为中序线索链表。线索二叉树是一种物理结构。Tbt1.jpg

在中序线索树找结点后继的规律是:若其右标志为1,则右链为线索,指示其后继,否则遍历其右子树时访问的第一个结点(右子树最左下的结点)为其后继;找结点前驱的规律是:若其左标志为1,则左链为线索,指示其前驱,否则遍历左子树时最后访问的一个结点(左子树中最右下的结点)为其前驱。
在后序线索树中找到结点的后继分三种情况:

二叉树的二叉线索存储表示:在线索链表上添加一个头结点,并令其lchild域的指针指向二叉树的根结点,其rchild域的指针指向中序遍历时访问的最后一个结点。令二叉树中序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的lchild域指针和最后一个结点的rchild域的指针均指向头结点,这样就创建了一个双向线索链表。二叉树常采用二叉链表方式存储。

相关

  • 团体保险责任保险(liability insurance),或称第三者保险(third-party insurance),通指承担第三者损失的保险。该损失系因受保人的行为而产生。受损范围通常包括人体受伤(bodily injury)及财
  • 认识逻辑认识逻辑是关心与知识有关的推理的模态逻辑子领域。(认识这个词的希腊语是 Episteme)。它应用于哲学、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和其他领域。认识逻辑的基本模态算子通常写为 K,
  •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来得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
  • 威廉·道格拉斯威廉·奥维尔·道格拉斯(英语:William Orville Douglas,1898年10月16日-1980年1月19日),曾担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一职长达36年又209天(1939年4月17日—1975年11月12日)。截止2019年
  • 长春花属长春花属(学名:)包含了八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其中七种原产于马达加斯加岛,而第八种则来自斯里兰卡。先前这属植物被列于近亲属—蔓长春花属()—之内。其中一种植物日日春()被广
  • 鲁道夫·霍斯鲁道夫·弗朗茨·斐迪南·赫斯 (德语:Rudolf Franz Ferdinand Höss 1901年11月25日-1947年4月16日)纳粹德国党卫队官员,奥斯威辛集中营指挥官,最早提出使用齐克隆B屠杀犹太人的
  • 天秀路天秀路(英语:Tin Sau Road),位于天水围新市镇北部103区及108区,东面连接天葵路,西面连接天影路,是一条东西行双向道路。此路前称L13路,根据未命名道路编号定义,属于地区干路。天秀路
  • 邦尼·巴斯勒邦尼·林恩·巴斯勒(英语:Bonnie Lynn Bassler,1962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自1994年以来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巴斯勒出生于芝加哥,并在加利福尼亚州丹维尔长大,在约翰斯·霍普金斯
  • 福锟福锟(1834年11月5日-1896年10月10日),爱新觉罗氏,字箴庭,清宗室,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嫡次子理密亲王允礽(废太子)六世孙,因其当上大学士后于朝廷声名显赫,人称福中堂。福锟为咸丰八年(1858
  • 善意在哲学的概念中,善意(英语:good faith;拉丁语: 或 ,即“善意的 / in good faith”)指真实的,诚挚的意图或信念,与行为的结果无关。与其相对的概念为“恶意”、“不诚实的”(“欺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