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损

✍ dations ◷ 2025-08-18 11:06:58 #闵损

闵损(前536年-前487年),字子骞,东周春秋末期鲁国人。孔子弟子中,孔门十哲之一,以德行修养而著称,在这方面和颜渊齐名。

子骞为人极孝。他少年丧母,父亲娶了继母。继母偏爱自己亲生二子,虐待闵子骞,子骞却并不告知父亲,避免影响父母间关系。

某年冬天,继母用棉花给自己的孩子做棉袄,而假装给子骞棉袄,其实内里填的是芦苇,所以他寒冷无措。一日闵子骞驾马车送父亲外出,因寒冷饥饿无法驭车,马车滑入路旁的水沟内。父亲非常生气,对他喝斥鞭打,结果抽破衣服露出了芦花。父亲知情后大怒,想休妻。子骞长跪于父亲面,为继母求情:“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亲在,只有我一人受冻;母亲离开的话,两个弟弟都要和我一起承受没有母爱的孤单痛苦了)”父亲便不再休妻,继母也痛改前非。

其后求学于孔子,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他出任费宰,闵损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请替我婉言谢绝了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孔子赞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间。”后人根据这一段故事,改编出戏剧《芦花记》,并作为《二十四孝》中单衣顺母的主角。

此外,子骞为人寡言稳重,很少开口,但一开口,言词非常中肯。孔子评价:“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闵损的后人闵称道作为使臣出使高丽,在当地结婚生子,成为闵损家族的一个分支,被称为“骊兴闵氏”,后来成为朝鲜半岛的一个望族,著名的仁显王后和明成皇后皆出自骊兴闵氏。

历代帝王因闵子骞的德行高尚,对其屡有追封:

相关

  • II型第二型致病免疫反应(tissue-specific or cytotoxic hypersensitivity),又称为抗体诱发型过敏 ,其起因为患者免疫系统所产生的抗体会对于患者细胞上的抗原产生免疫反应。细胞毒杀
  • 著骨点病变著骨点病变(过去也称为:接骨点病变、附着部病变;英语:enthesopathy)是指著骨点(英语:entheses)(肌腱肌腱或韧带连接到骨骼的部位)产生病变。若这样的病变的病因是发炎,更精确的名字应是
  • 白杨树银白杨(学名:Populus alba)通称白杨,为杨柳科杨属的植物。喜光,根系发达,木材轻软,可供观赏。落叶乔木,高可达35米。灰白色树皮;芽、幼枝、叶下面及叶柄均密被白色绒毛;宽卵形、三角状
  • 暖武里府暖武里府(泰语:จังหวัดนนทบุรี,皇家转写:Changwat Nonthaburi,泰语发音:)是泰国中部之一个府。以前称为“曼达拉昆村”,于1549年的大城时代被昇格并更名为“武里城”
  • 金·凯利尤金·柯伦·凯利(英语:Eugene Curran“Gene” Kelly,1912年8月23日-1996年2月2日),生于美国匹兹堡,美国电影演员、舞者、制作人、导演与歌手,曾经主演过许多知名电影,是美国电影史上
  • 截角二十面体 在几何学中,截角二十面体是一种由12个正五边形和20个正六边形所组成的凸半正多面体,同时具有每个三面角等角和每条边等长的性质,因此属于阿基米德立体,但由于其并非所有
  • 反应性依恋障碍反应性依恋障碍 ( RAD )在临床文献中被描述为一种相对罕见的严重疾病 ,该病症可能会影响儿童。 在大多数情况下,反应性依恋障碍患者的社交能力及其发展明显受阻。反应性依恋障
  • 保罗·布鲁斯保罗·布鲁斯(Paul Brousse 1844年1月23日-1912年4月1日)法国社会主义者,可能派领导人,在瑞士西北和洛林积极参与第一国际支部汝拉联盟,与无政府主义者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克鲁
  • 地雷阵地雷阵,亦作布雷区、地雷原或地雷场,是指在广阔的地理范围埋设把地雷,以图达到某种军事或民事目的。虽然现时联合国已废止在战争中使用地雷,但现时在东南亚及南北朝鲜边境的地雷
  • 娜杰日达·曼德尔施塔姆娜杰日达·雅科夫列夫娜·曼德尔施塔姆(俄语:Надежда Яковлевна Мандельштам,未嫁时姓哈津Hazin,1899年10月31日-1980年12月29日),苏联作家,诗人奥西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