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字母

✍ dations ◷ 2025-07-25 03:28:53 #有 ISO 15924 四字母编码的文字,亚洲文字,闪米特语族,叙利亚文化,叙利亚历史

 →古突厥文
  →古匈牙利字母
  →古回鹘文
   →蒙古文
  →摩尼字母
纳巴泰字母
 →阿拉伯字母

叙利亚字母是从大约公元1世纪开始主要用于书写叙利亚语的书写系统。它是直接从亚兰字母派生的闪米特辅音音素文字,并同腓尼基字母、希伯来字母和阿拉伯字母共享着相似性。目前仅在叙利亚极少数地区使用。

叙利亚字母从右向左书写。它是一种草书文字,其中一些而非全部字母可在词内连写在一起。它的字母表有22个字母,都是辅音。元音靠读者的记忆或加点表示来提供。

事实上,有三个字母充当“阅读之母”(matres lectionis),不再表示辅音,转而表示元音。第一个字母(ܐ),表示声门塞音,但它也可以指示在词首或词尾的元音。字母(ܘ)是辅音w,但也可以表示元音o和u。类似的,字母(ܝ)表示辅音y,也可以表示元音i和e。

除了表示语音,叙利亚字母也用来表示类似于希伯来数字和希腊数字的数字系统。

叙利亚字母有三种主要叙利亚字母变体。

字母的最古老和最经典的形式是(ܐܣܛܪܢܓܠܐ‬);名字被认为源出于希腊语形容词στρογγύλη(,“圆的”),尽管也有提议源出于ܣܪܛܐ ܐܘܢܓܠܝܐ‬(,“福音书文字”)。尽管不再用作书写叙利亚语的主要文字,但从10世纪开始它有着一定程度的复兴。它经常用于学术出版物、标题和题刻。在一些古老的手稿和题刻中,任何字母都可以连接到其左面字母,并且可以找到古亚兰字母形式(特别是Ḥeth和lunate Mem)。

西部叙利亚语方言通常使用(ܣܶܪܛܳܐ‬,“线条”)形式的字母书写,它也叫做(ܦܫܺܝܛܳܐ‬,“简单”)、Maronite文或Jacobite文(尽管术语Jacobite被认为是不敬的)。多数字母明显派生自,但被简化和流线化。纳巴泰字母(它派生出阿拉伯字母)基于了这种形式的叙利亚手写体。西部文字通常是使用在其所跟随的字母上面或下面加的微缩希腊字母来指示元音。

东部叙利亚语方言通常使用​(ܡܲܕ݂ܢܚܵܝܵܐ‬,​“东部”)​形式的字母书写。这种文字的其他名字包括​(ܣܘܵܕ݂ܵܝܵܐ‬,​“conversational”,​经常翻译为“contemporary”)、​亚述文(不能混淆于希伯来字母的传统名字)、​Chaldean文和不准确的聂斯脱里(最初用来称呼第二波斯帝国的东方亚述教会)文。​东部文字比西部文字更加相似于ʾEsṭrangēlā,​在某种意义上位于二者的中间点上。​东部文字基于古老的书写系统,​使用在字母上面或下面加点的系统来指示元音。

一般认为表示元音的东部方法影响了用于书写希伯来文的元音标记尼库德的发展。

当阿拉伯语在新月沃土居于统治地位之后,文本经常以叙利亚文书写阿拉伯语。这些文字通常叫做加许尼文(ܓܪܫܘܢܝ‬)。加许尼文在今天经常用于新亚拉姆语使用者之间的文字交流比如书信和传单。

叙利亚字母表由如下字母组成,用它们的独立形式来展示。字母、、、、、、和(还有在早期ʾEsṭrangēlā手稿中的字母)不与词内的后续字母连写。它们用星号(*)标示。

在独立的时候,字母、和常用它们的词首形式连接上词尾形式来展示为:ܟܟܡܡܢܢ

1在或之后的词尾位置上,采用正常形式而非词尾形式。

叙利亚字母的Unicode编码范围是U+0700 ... U+074F。

相关

  • 西酞普兰西酞普兰(Citalopram)是一种很强的选择性5-羟色胺再吸收抑制剂(SSRI)型的抗抑郁药,其药物形态为氢溴酸西酞普兰(Citalopram Hydrobromide),商品名为“喜普妙”(Celexa)。在临床上常用
  • 哥德人哥特人(哥特语:
  • 非洲板块非洲板块是一个较大的板块,几乎包含整个非洲大陆,向西一至延伸到中大西洋海岭。它是1968年勒皮雄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范围基本没有变动。非洲板块的西界是一个离散边界,形成中大
  • 巴尔的摩分类法巴尔的摩病毒分类系统(Baltimore classification)是一种由戴维·巴尔的摩建立的以基因组和病毒转录mRNA方式为区分的病毒分类系统。世界上的病毒千奇百怪,数量极多,生活周期又各
  • 保持社交距离保持社交距离(英语:Social distancing)、采取社交距离,或称为社交疏远,是一种试图阻止传染病传播或降低其速度的非药物性感染控制(英语:infection control)措施,其目的为减少感染者和
  • 欧盟运作条约本文是 欧洲联盟的政治与政府 系列条目之一欧洲联盟诸条约(英语:Treat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为一系列于欧盟成员国间所缔结的国际条约,这些条约为欧盟中具有如同宪法地位的
  • 儿童性诱拐儿童性诱拐指的是犯罪者以友善态度或利诱等方式消除儿童的戒心,在取得后者信任后诱使或强迫其发生性行为。在许多案例中,这些儿童除了遭到性剥削外,还被迫卖淫或制造儿童色情产
  • 碉堡山战役邦克山战役(英语:Battle of Bunker Hill)或译碉堡山战役,亦称布里德山战役(Battle of Breed's Hill),是美国独立战争波士顿之围期间的一场军事冲突,发生于1775年6月17日查尔斯镇北部
  • 戴手铐的旅客《戴手铐的旅客》是1979年以反映文革为题材的电影。于洋导演,由于洋,马树超,赵子岳,蔡明等人主演。主题曲驼铃脍炙人口,传唱至今。
  • 苏季利夫卡河苏季利夫卡河(乌克兰语:Судилівка),是乌克兰的河流,位于该国西北部,流经利沃夫州和沃伦州,属于斯特里河的左支流,河道全长27公里,流域面积290平方公里,发源自斯托亚尼夫以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