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悟族猎狸传说

✍ dations ◷ 2025-10-28 19:48:18 #达悟族神话,狩猎

达悟族猎狸传说,是台湾达悟族的一则狩猎传说,描述过去族人如何跟魔鬼(anito)协调并猎捕狐狸的方法,蕴含禁止贪心、保护生态的观念,但其实其中的“狐狸”是指“果子狸(白鼻心)”(Pangahpen),是因为之前的汉人教师到当地教课时翻译出现误差而造成的。

达悟族人认为魔鬼会把白鼻心当作猪那样饲养,并且在它们的身上留下记号,例如耳朵上的Apzenga记号、或是尾巴断了一截,猎人要尽可能避免猎捕那些白鼻心,或是跟魔鬼打好交道。

过去在渔人部落里有一个擅长猎果子狸的猎人,他利用茄苳树的熟果作为诱饵设下的陷阱,一个晚上最多可以猎到五、六只,虽然他在猎捕魔鬼的家畜,但魔鬼跟他很熟了,有时候不仅不会阻止他、还会挤进他躲藏的工寮里,而猎人也会也对他们很客气,每次都会带他们喜欢的骨骸和给魔鬼小孩玩的贝壳放在工寮外送给他们,猎捕到的猎物他也从不独享,经常分享给族人,让他在族人里颇受敬重。

猎人有一个侄子,很喜欢吃果子狸的肉,他从叔叔那里学到猎狸的方法后,便自己上山去打猎,并且照着猎人的指示放下供品,到了晚上,魔鬼来拿供品并且向工寮里的“猎人”打招呼时,里面的侄子却因为外面那些魔鬼的发出的叫声而不敢回应,魔鬼觉得奇怪便探头进去,侄子吓得跑出工寮,不知道对方身份的魔鬼便装成死人的样子追赶他来恶作剧,直到侄子回到家里才满意地离开,而侄子则吓得躲在被子里不敢出来,后来在猎人的指导下,他才重新虚心学习猎捕果子狸的方法,并且和魔鬼、族人之间建立好关系,成为另一个备受敬重的猎狸高手。

另有版本的故事中,猎人名叫把乌了,他不尊重魔鬼,随心所欲地猎捕著果子狸,后来魔鬼忍无可忍,趁他晚上出来打猎时变成死人追赶他,让他再也不敢晚上出来打猎(猎狸);也有版本是一对兄弟去小兰屿钓鱼,并在当地抓了一只很肥的白鼻心,但也因此受到魔鬼追杀,逃回家后魔鬼仍不死心,降下石头雨压毁他们的屋子,所幸一家人及时逃出来。

相关

  • 半胱天冬酶结构 / ECOD胱天蛋白酶(英语:Caspases,也被称为半胱天冬酶)是一类半胱氨酸蛋白酶的统称。通常半胱天冬酶以酶原的形式合成,称为半胱天冬酶原(Procaspases)。在人类基因组中,这个蛋白
  • 孟加拉乡村银行孟加拉乡村银行,又称格莱珉银行(孟加拉语:গ্রামীণ ব্যাংক,英语:Grameen bank),是一个位于孟加拉国的提供微型贷款的金融机构和社区发展银行(英语:Community development
  • 特伦德拉格特伦德拉格(挪威语:Trøndelag)是挪威中部一郡。该郡最早成立于1687年。1804年该郡被分成南特伦德拉格和北特伦德拉格两郡,2018年两郡重新合并。特伦德拉格和邻近的默勒-鲁姆斯
  • 2-氮杂环丁酮2-氮杂环丁酮(英语:2-Azetidinone)是最简单的β-内酰胺,分子式为C3H5NO。它组成了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核心结构。
  • 李源德李源德(1939年11月30日-),台湾台南县人,台湾知名心脏内科医师。曾任台大医学院内科教授、台大医院内科部主任、台大医院院长。李源德医师1965年毕业于国立台湾大学医科,1982年获东
  • 卡斯帕尔·豪泽尔卡斯帕·豪泽尔(德语:Kaspar Hauser,1812年4月30日-1833年12月17日)。德国著名的人物、野孩子。出身不详的豪泽尔,在1828年5月26日突然出现在德国纽伦堡,样貌看来约16岁,智力低下而
  • Six Half‘Six Half’ (シックス ハーフ) 是日本漫画家池谷理香子创作的漫画作品。该作品最早‘Cookie’(集英社)在2009年12月号开始连载。单行本自2014年2月开始出版,至今已经有9卷面
  • 安布希德拉特里穆区安布希德拉特里穆区(马达加斯加语:Ambohidratrimo),是马达加斯加的行政区,位于该国中部,由阿那拉芒加区负责管辖,首府设于安布希德拉特里穆,面积1,402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378,099,人口
  • 徒然草《徒然草》(日语:徒然草/つれづれぐさ ),吉田兼好法师著,日本中世文学随笔体的代表作之一,跟清少纳言著作的《枕草子》和鸭长明著作的《方丈记》同被誉为日本三大随笔之一。一般认
  • 马丁·尼莫拉弗里德里希·古斯塔夫·埃米尔·马丁·尼莫拉(Friedrich Gustav Emil Martin Niemöller、1892年1月14日-1984年3月6日)是一位德国著名神学家,信义宗牧师。他以反纳粹的忏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