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黑洞

✍ dations ◷ 2025-08-07 23:45:29 #黑洞,双黑洞,双星,引力波天文学,引力波

双黑洞(英语:Binary black hole)是由两颗绕着共同的重心旋转的黑洞组成的系统。其中恒星双黑洞是高质量双星系统的残骸,至于超重双黑洞则被认为是星系并合(英语:Galaxy merger)所造成的。

目前已发现一些超重双黑洞候选系统,它们在天文物理学中被视为具高度重要性,因为它们是目前宇宙中已知的最强引力波源。随着公转的黑洞向外散播出引力波,它们的轨道逐渐衰变,其公转周期亦随之变短。这个阶段被称作双黑洞旋近(binary black hole inspiral)。当二个黑洞足够靠近,便会并合成单一黑洞。并合后,这个单一的黑洞进入了铃宕(ring-down)阶段,它的任何形变随着更多引力波的产生而逐渐消散。

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LISA和DECIGO可以通过测量双黑洞的多极矩系数来计算它们的克尔特征。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于2015年9月14日发现的引力波信号与广义相对论中对双黑洞环降现象的理论预测相符。这是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也是对双黑洞并合首度观测。这项结果展示了双黑洞系统确实存在,且其并合在宇宙的目前阶段仍能发生。该结果于2016年2月11日由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VIRGO共同宣布。LIGO科学团队(英语:LIGO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亦于2016年6月15日宣布人类第二次直接探测到的引力波,该次探测时间为2015年12月26日,这再度展示了双黑洞系统的存在。

超重双黑洞系统被认为是星系并合(英语:Galaxy merger)所造成的。一些可能的候选双黑洞系统是有着双核的星系,而二核之间距离仍远。其中一个例子是NGC 6240。二黑洞之间相距更靠近的系统则可能出现在有着双放射谱线的单核星系,例如SDSS J104807.74+005543.5和EGSD2 J142033.66 525917.5。其他具备周期性辐射的星系核则暗示著有巨型物体绕着中央黑洞旋转,例如OJ287。而脉冲星PG 1302-102则看似具有一个公转周期1900天的双黑洞。

2015年8月28日,NASA公布中国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人员陆由俊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使用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马卡良231星系中的双黑洞系统。他们利用该星系中心放射出的紫外线特性,推断出该处有双黑洞系统的存在。其中主黑洞质量约为太阳的1.5亿倍,伴黑洞质量则约为太阳的4百万倍,其公转周期约为1.2年。该伴黑洞被认为是原先被并入马卡良231的小星系残骸,该次星系合并并使马卡良231的恒星形成速率比银河系还要快上100倍。马卡良231距离我们约有6亿光年之远。

星系中央的二个超大质量黑洞自然距离大约落在一至数十个秒差距之间,而这使二黑洞形成一个束缚的双黑洞系统。若要使其产生的引力波达到足够显著,则其间距必须缩小到更小的尺度,大约是0.01至0.001个秒差距之间。这被称作最终秒差距问题。有数个解决最终秒差距问题的可能解答被提出,其中大多包含超重双黑洞与周围物质的相互作用,他们可以从双黑洞系统获取能量并使其收缩。举例来说,路过恒星的重力助推效应可以让二个黑洞在比宇宙年龄还短许多的时间之内更为靠近。

相关

  • 黄沙黄沙(即黄尘、亚洲粉尘、黄河风或中国沙尘暴)是一种季节性的气象现象,它会于东亚冬春交际时零星地出现。沙尘起源于蒙古沙漠、中国北部和哈萨克斯坦,而表面高速的风及激烈的尘暴
  • 信使RNA信使核糖核酸(英语:messenger RNA,缩写:mRNA),是由DNA经由转录而来,带着相应的遗传讯息,为下一步翻译成蛋白质提供所需的讯息。在细胞中,mRNA从合成到被降解,经过了数个步骤。在转录的
  • 罗贝托·曼奇尼罗伯托·曼奇尼(Roberto Mancini,1964年11月27日-),是一位已退役的意大利著名足球运动员。退役后他开始其教练生涯至今,曾执教佛罗伦萨、国际米兰、拉齐奥、曼城及加拉塔萨雷。曼
  • 伊万·迈克格雷戈伊万·高登·迈克格雷戈,OBE(英语:Ewan Gordon McGregor,发音为/ˌjuːən məˈɡrɛɡər/,1971年3月31日-)是一名苏格兰男演员、歌手与冒险家,在主流、独立与艺术电影均有杰出成
  • 约书亚·本希奥约书亚·本希奥(法语:Yoshua Bengio,1964年3月5日-),加拿大计算机科学家,因人工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领域的研究而闻名。与Ian Goodfellow、Aaron Courville两人合著 Deep Learning
  • 科林西亚酒店科林西亚酒店(俄语:Невский Палас)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家五星级酒店。科林西亚酒店旧名涅瓦宫酒店,是圣彼得堡最高级的酒店之一,位于涅瓦大街上。科林西亚酒店和阿
  • 陶慰荪陶慰荪(1895年-1982年),女,江苏无锡人,中国生物化学家,吉林大学教授,曾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玛查玛查(英语:Macha),又译作马夏,是凯尔特神话中的命运与战争的三女神之一,人们经常将她与摩莉甘和尼曼相提并论。她的名字象征着“战斗”与“愤怒”,并有着“红发的玛查”的别名。在
  • 张曜孙张曜孙(1808年-1863年),字仲远,又字昇甫,晚号复生,江苏阳湖人,清代政治人物和作家,为文学家张惠言之侄。父亲张琦任山东馆陶知县,曜孙从父居,后父亲死,因贫仅能以行医自给。道光二十三年
  • 洪暄洪暄,字调五,福建金门人,为郑成功的部将,忠振伯洪旭之弟,任澎湖游击。永历十五年(1661年)郑成功东征台湾,因洪暄熟悉台湾水道,遂由其引大军进鹿耳门,避开荷军炮火,令全军安全无损,功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