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战是一种黑客行为,它通过破坏对方的计算机网络和系统,刺探机密信息或是达到自身的政治目的。
网络战是信息战的一种形式之一,主要是指瘫痪网站的行为,但也有配合透过网络评论员来实施心战喊话的做法,甚至用来影响选举结果与发布重大丑闻。现今网络战由多种威胁组成,已被视为等同于常规战争,存有配合物理破坏,甚至是协同实施恐怖攻击等不同战法。
网络间谍活动是通过对互联网、软件或计算机进行非法攻击活动,从个人、竞争对手、团体、政府以及敌人处获取机密信息,从而得到军事、政治或经济优势的行为。未经安全处理的机密信息有可能被拦截甚至修改,使得世界上某处的间谍活动成为可能。见骤雨计划和Moonlight Maze(英语:Moonlight Maze)。亚历山大将军指出,前不久成立的网络司令部正试图确定商业间谍活动和盗窃知识产权等犯罪活动是否属于破坏国家安全的行为。
计算机和卫星协助的军事活动都有设备被中断的风险。指令和通信内容可以被拦截或更换。电力、水、燃料、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都可能会受到干扰。据克拉克,民用领域也处于危险之中,并指出,安全漏洞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偷窃信用卡号码,黑客攻击的潜在的目标也包括电网、铁路和股市。
2010年7月中旬,安全专家发现了一种恶意软件程序,已经渗透工厂中的电脑,并已蔓延到世界各地的工厂。纽约时报指出,这次攻击被认为是“第一次针对现在经济的基础——重要的工业基础设施的攻击”。
美国联邦政府承认,输电系统易受网络战争的影响。美国国土安全部与工业界一同识别漏洞 ,并协助业界提升控制系统网络的安全,联邦政府也努力确保在“智能电网”下一代网络发展过程中的安全2009年4月,据现任和前任国家安全官员,有关中国和俄罗斯已渗入美国电力网络,并植入可以破坏该系统的程序的报告浮出水面。北美电力可靠性协会(NERC)已发布公告,警告电网没有充分的对网络攻击的防护。中国否认对美国电网的入侵行为。 一个对策是切断电网与互联网之间的联系,在电网运行中仅加入droop speed control。网络攻击造成的大规模停电事故,可能会破坏经济,打乱军事攻击的节奏,甚至造成全国性的创伤。
霍华德·施密特(Howard Schmidt(英语:Howard Schmidt)),美国网络安全的领导者,对前面提到的电网遭入侵的可能性这样评论:
至少是在那些非发达国家中,有可能黑客得到了进入公用事业公司行政工作的电脑系统的权限,而这些电脑与控制设备的网络并不相连。(霍华德)从来没有听说电网本身已经被黑客入侵。
在社交网络兴起后,以精通外语的网络写手,在敌国常见的网站进行诋毁、披露和宣传不同乃至于极端的政治与宗教观点,甚至煽动暴力攻击行为等,因为不需要仰赖复杂的技术即可入侵,在西方国家的网站上此类攻击手法逐渐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