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瑟尔

✍ dations ◷ 2025-09-12 19:56:10 #约翰·瑟尔

约翰·罗杰斯·瑟尔(英语:John Rogers Searle,1932年7月31日-),出生于美国丹佛。是一位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执教的哲学教授。他对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和理智等问题的探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外他还讨论了社会制造的现实和物理现实的特征以及实践推理。

瑟尔早期的工作主要基于他的导师的工作。尤其他将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显性施为上。显性施为是在用词以外所表达的意思。比如

三句话里用的词完全一样,但表达的意思却不一样。第一句是一个断言,第二句是一个问句,第三句是一个命令。

瑟尔阐明了一句话里的显性施为遵守怎样的规则或条件。这些规则可以阐明不同显性施为的条件和目的。瑟尔一共使用了四种规则。

一般来说每个显性施为都有其特殊的“前提内容”。比如一个问题包含着未来的一些将发生的内容。一个断言可以有任何前提内容。有些显性施为(比如打招呼)没有任何前提内容。

只有在一定的前提下一个显性施为才能成功。比如要成功地提一个问题,听者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和问者认为听者能够回答这个问题。要成功地完成一个打招呼听者和言者必须刚刚相遇或者刚刚被互相介绍。瑟尔称此为“准备条件”。

打招呼不一定是非常认真的,但要真正地谢某人,言者必须有真心。而要真正地问一个问题,问者必须真的想要知道回答。瑟尔称此为“认真条件”。

最后,每个显性施为可以用它的目的来描写它。一个断言是叙述一个事实。一个问题的目的是得到信息。感谢是一种礼貌的表示。这个语言的“目的性”是瑟尔后来工作的主要内容。

希尔勒重分约翰·奥斯丁的各种言行分类:断言(assertives)、引言(directives)、诺言(commisives)、感言(expressives)、宣言(declarations)。

瑟尔对他所称的“强人工智能”的批评来自他对意识和身体的思考。他认为感知出现于一个生物整个物理特性。他在中文房间中对人工智能的批评在于他认为意识是有目的性的,而电脑没有目的性,因此电脑没有意识。

瑟尔随后将他对显性施为的描写规则一般化了,将它作为意向性的一个特殊情况。同时他发现了一个目的现象的特性并称之为“适合方向”。比如某人看到一朵花,他的意识状态就适合了外部世界的状态。这个过程的适合方向是从意识向世界。但假如他伸手去采这朵花的话,那么他就要使的外部世界的状态适合他的意识状态。因此这时的适合方向是从世界向意识。他还提出了一个称为“背景”的技术概念。这个概念引起了一些哲学探讨。简而言之背景是一个目的性的行动的周围环境,其中包括行动者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别人对他的目的的了解和认识。

瑟尔从理论上扎实地证明了一个社会环境中的目的性。在哲学技术中目的性是“关于”的一个用词。目的性说明某人对某物添加了一定的意义,比如他相信它、占有它、对它有欲望等等。它包括并超越通常所说的“目的”。瑟尔使用“集体目的性和行动”来解释一种特殊的目的性:集体的目的。在他开始的工作中他提供了对语言和目的性的规则性描写。现在他将这个方式用在集体目的性上。

瑟尔提出五个论点:

为了满足这些论点,瑟尔发明了一种描写集体目的性的方式来将集体目的性与个人目的性联系起来,而同时又将两者区分开来。其结果是个人目的性可以构成集体目的性。要构成一个集体目的性一个人必须知道别人可以参加他的目的性,因此:

将这些论点集中在一起我们获得:

瑟尔最近将他对目的性的分析运用到社会构造上。他的兴趣在于我们这个世界的一定方面是怎样成为利用这些方面人共同的目的性的。比如一张五元钱的纸币只是凭集体目的性才成为一张五元钱的纸币的(缺乏这个集体目的性,比如在另一个社会——国家——中,这张纸币仅是一张印有花纹的纸而已)。只有因为社会中所有的人都认为它值五元钱它才能够完成它的贸易作用。这与政府是否支持它的价值无关(假如大家都不信任它的价值,那么即使政府强制,它依然不会获得它的价值,这是为什么会出现黑市价的原因)。这样的社会构造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我们使用的语言、我们对我们私有财产的拥有以及我们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都根本地建立在这样的目的性上。

瑟尔对社会构造的研究成果与其他不认同有这样的与意识无关的事实的论点非常不同。瑟尔认为我们所称的真理是一种社会构造。从这一点上瑟尔提供了现代哲学中稍有的一些关于真理的辩论。

2017年希尔勒被指控在柏克莱加州大学性侵及性骚扰学生及员工,且迁就希尔勒在哲学界的声望,学校亦长期掩盖实情。据诉讼文件所载,曾有希尔勒的研究助理因为拒绝希尔勒的性邀约而遭到解雇。

相关

  • LUC芝加哥洛约拉大学(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或者译为芝加哥罗耀拉大学,是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的一所私立大学,由耶稣会成立于1870年。该大学在芝加哥都会区有多个校区,主
  • 核心局核心局(日语:キー局/キーきょく Kī kyoku ?;英语:Key station)是日本商业广播业界用语,指电视联播网或广播联播网中位于首都东京的放送局(中文直译为“广播台”,此指电视台或广播
  • 搜狐娱乐搜狐(NASDAQ:SOHU),是一家互联网中文门户网站。1995年,搜狐创始人张朝阳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毕业回到中国,利用风险投资创建了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1998年正式推出搜狐网。2000年
  • 成中英成中英(Chung-ying Cheng,1935年11月8日-),美籍华裔哲学家,拥有中华民国与美国双国籍,目前任教于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其著名哲学体系为以《易经》为雏型的本体诠释学(Onto-Herm
  • 邓小刚 (流体力学家)邓小刚(1960年9月-),四川绵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邓小刚
  • 88分钟《88分钟》(英语:)是一部2007年的美国惊悚电影,由琼·艾弗纳(英语:Jon Avnet)执导,主演是艾尔·帕西诺、艾莉西亚·维特(英语:Alicia Witt)、莉莉·索碧斯基、威廉·佛塞、艾米·布伦尼
  • 贾多高原贾多高原是西非国家尼日尔的高原,位于该国东北部阿加德兹大区撒哈拉沙漠地区,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高度1,042米,该地区人烟稀少,2010年人口1,419。坐标:20°58′59″N
  • 兰宏良兰宏良(1961年3月-),男,汉族,吉林东辽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吉林省自然资源厅厅长,现任吉林省政协副主席。6 副主任☆
  • 奥萝尔·克来蒙奥萝尔·克来蒙(Aurore Clément)1945年10月12日出生,法国女演员,曾在法语和英语电影和电视节目中演出。她出生在埃纳省苏瓦松。
  • 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菲拉托夫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菲拉托夫(俄语: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Филатов,1936年7月10日-),是莫斯科出身的政治人物,作家。叶利钦的亲信。1936年生于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