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翅燕鸥

✍ dations ◷ 2025-11-28 09:41:32 #褐翅燕鸥

褐翅燕鸥(学名:)又名白眉燕鸥,为鸥科棕背燕鸥属的海鸟,全球大部分热带水域均可觅其踪影,其背部大体为褐色,而腹部则为浅色。褐翅燕鸥主要以鱼为食,且会与其他海洋动物一同捕食,有时还会尝试抢走其他鸟类的猎物。该鸟主要在热带岛屿上筑巢繁殖,有多种不同的求偶动作。其一般一巢内只有一枚卵,双方亲鸟均会参与孵蛋以及育雏。目前褐翅燕鸥种群庞大,分布广泛,无灭绝之虞。IUCN将其评为“无危”。

从动物形态学来看,褐翅燕鸥与灰背燕鸥(英语:Spectacled tern)十分相似,二者的生态位有所重叠,很有可能是异域物种形成的产物[3][4]。线粒体DNA测序的结果支持这一观点,并认为二者为姐妹种。此外,基因测序还发现褐翅燕鸥原先所在的燕鸥属是多系群,并随后对其进行拆分。其中,褐翅燕鸥与灰背燕鸥、乌燕鸥和白腰燕鸥一同被拆分至棕背燕鸥属[5]。

目前褐翅燕鸥有四个亚种[6]:

与其他燕鸥相比,褐翅燕鸥体型属中等。其尾部深叉,翅膀窄而尖锐。繁殖季的褐翅燕鸥翅膀上半部、背部与尾部均为褐色,但靠近颈部与腰部的位置则更偏灰色。其腹部和翅膀下半部为白色,但因飞羽为黑色故其翅膀边缘颜色较深。该鸟有黑色羽冠,在面部会有一道上至羽冠、穿过眼角、下抵颈部的黑斑。褐翅燕鸥鸟喙长而尖,为黑色。非繁殖季的褐翅燕鸥会在面部黑色区域长出白色条纹,深色羽毛末端也会变为白色。雏鸟尾部较短,遍体有白色或褐色的斑纹;亚成鸟大体为淡褐色,有带灰黑色斑点的褐色羽冠[6]。

褐翅燕鸥分布于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的热带海域,包括各陆缘海[3]。

褐翅燕鸥会在繁殖季聚集于热带岛屿的沙丘、鹅卵石滩和悬崖洞穴上筑巢[7][8]并在数千米外的开阔水域捕食[9]。该鸟在非繁殖季则生活于海面上。在墨西哥外海,褐翅燕鸥一般出没于离海岸18—35千米处[10],但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佐治亚州和南卡罗莱纳州外海的褐翅燕鸥栖息于离岸更远的海域,通常可达180千米[6]。此外,美国东南沿海的褐翅燕鸥种群十分依赖海面上漂浮的马尾藻,以至于在非繁殖季过半目击记录均位于马尾藻附近[11]。

褐翅燕鸥主要以鱼为食,尤其偏好会形成鱼群的海水表层鱼类,如鲈形目、鲱形目、银汉鱼目与鲀形目的鱼类,亦会捕食甲壳类与昆虫[6]。为减少种间竞争,褐翅燕鸥多在营养贫瘠的水域觅食[12]。该鸟在捕食时会自空中将鸟喙插入水中并夹走猎物,期间身体其他部位一般不会入水[9]。该鸟会与其他食鱼海鸟一同觅食,例如科里猛鹱、奥氏鹱(英语:Audubon's shearwater)、黄蹼洋海燕、黑浮鸥、白翅浮鸥、普通燕鸥、红燕鸥、白顶玄燕鸥、白玄鸥和短尾贼鸥[6][8]。此外,有时大西洋斑海豚、瓶鼻海豚和棱皮龟也会与其一同捕食[6]。该鸟有盗食寄生的习性,会攻击诸如黑顶圆尾鹱(英语:Black-capped Petrel)等海鸟以胁迫其抛弃捕得的猎物。由于褐翅燕鸥在遭遇盗食寄生时会立刻吞下猎物,再加上其动作敏捷,常能甩开觊觎其食物的其他海鸟,该鸟本身鲜少成为盗食寄生的目标[13]。

加勒比海的种群于每年4—9月交配繁殖,大部分岛屿产卵高峰期为6月上旬,但库莱布拉岛的种群主要在5月产卵,圣托马斯岛种群则在8月10日仍有个体产卵。这一时间选择是为了减弱西印度群岛晚夏频发的飓风对繁殖的影响。西非种群的繁殖季与加勒比海种群相似。红海种群的繁殖季为5—8月,马达加斯加种群的繁殖季则为7—8月[6]。澳大利亚种群则在南半球的春季繁殖,一般开始于11月至来年1月,但有时也会早至7月[9]。该鸟会在繁殖季前数周返回繁殖地,其中雄鸟会在产卵前3—4周就占据心仪的筑巢地[14]。

褐翅燕鸥的求偶行为较为多样。雄性的褐翅燕鸥会螺旋上升至300米高的高空,之后滑翔至地面;亦会衔着树枝或树叶,以极其缓慢的振翅速度绕群落飞行。褐翅燕鸥在地面上亦有数种不同的求偶动作。雄鸟有可能会面对雌鸟抬高尾巴鞠躬或通过反刍给予雌鸟食物。另外,配偶双方还会并排阔步走,并在之后来回摇晃喙部。有时一方会面朝自己的配偶绕圈,期间会紧贴对方[6]。褐翅燕鸥为一夫一妻制鸟类,其配偶关系多维持至繁殖季结束,但有约三分之一的个体会保持长期的配偶关系[14]。

褐翅燕鸥偏好在石灰岩洞穴、峭壁缝隙、岩架或是巨石底部筑巢[15],有时也会筑巢于茂密的植被中[16]。该鸟会利用诸如奥氏鹱和蟹鸻等鸟类的废弃巢穴[6][17]。此外,其繁殖群落内往往会混杂有乌燕鸥、大凤头燕鸥、红燕鸥与楔尾鹱等其他海鸟的巢穴[9]。

该鸟鸟蛋一般为椭圆形,颜色可能为白垩色、褐色、褐粉色或淡绿色,其上有褐色、薰衣草色、铁锈色或暗紫色的斑块[6]。蛋长约47毫米,宽33毫米[16]。该鸟每巢仅产一枚卵[6]。其孵化期约为一个月,双方亲鸟均会参与孵蛋,二者每3—5个小时换一次班[9]。刚孵化的雏鸟全身覆盖有灰色或棕色的绒毛,遍体黑色,眼睛已能睁开[16]。破壳1天的雏鸟已有躲避天敌的能力。小于3日龄的雏鸟一般会在天敌接近时匍匐于巢内不动,而更大的雏鸟会躲进鸟巢附近的植被中[6]。亲鸟会在雏鸟孵化的3—7日内紧密看护雏鸟,此后则会将其长时间单独留在巢内[16]。亲鸟大约每数小时返回巢穴,通过反刍的方式投喂雏鸟,尤其常在清晨5—6时至下午4—5时进行投喂。雏鸟会在约2月大时离巢,但此后亲鸟还会继续照料雏鸟约一个月[6]。

褐翅燕鸥一般在4岁时性成熟[6]。通过环志估计,成年个体平均寿命约为9.2岁,每年死亡率约为17.5%[7]。目前已知最年长的有环志个体寿命为17岁又11个月,但几乎可以肯定有比该鸟更为年长的个体存在[6]。

在加勒比海,成年褐翅燕鸥的天敌包括游隼和灰背隼,而猫鼬、野狗、野猫、黄顶夜鹭与乡野地蟹则会捕食其雏鸟[6][16][18]。此外,琉球群岛的蛇类与塞舌尔的石龙子也会捕食褐翅燕鸥的雏鸟[8][19]。

目前褐翅燕鸥种群庞大,全球共有数十万只个体,加之其分布范围非常广泛,IUCN将其评为“无危”。虽然在西印度群岛和太平洋岛屿人类会采集该鸟的鸟蛋与雏鸟,以及其会因人类影响而弃巢,但这些因素均不足以对褐翅燕鸥的种群造成可观影响[1]。

相关

  • 法 (印度哲学)法,直译为世间万法、音译为达摩(梵语:धर्म,dharma,巴利语:धम्म,dhamma)是在印度的哲学和宗教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含义多变的术语。在传统印度社会中,法在历史上已经指称了各种思
  • LG电子LG电子/乐金电子(英语:LG Electronics Inc.;韩语:LG전자) ),是LG集团的一部分,负责生产电子产品,其业务可分为四个部门——家庭娱乐,移动通讯,家电与空调解决方案、车辆部件。2011年成
  • 库西山库西山(Emi Koussi),是撒哈拉沙漠中的最高峰,位于乍得西北部提贝斯提高原南端,海拔3445米,为死火山。
  • 本杰明·格雷厄姆本杰明·格雷厄姆(英语:Benjamin Graham,1894年5月8日-1976年9月21日)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是一名出生在英国的美国投资人、经济学家以及教授。被称为“价值投资之父”。本杰
  • 林辉山林辉山(1906年-1980年),原名上听,化名飞山、苏岳,男,浙江平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浙江省政协副主席,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 普拉耶格普尔普拉耶格普尔(Prayagpur),是印度西孟加拉邦Barddhaman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514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5149人,其中男性2681人,女性2468人;0—6岁人口647人,其中男302人,女345人;识
  • 中国淡水湖泊列表中国境内有数以千计的湖泊,其中包括1594个淡水湖。以下湖泊面积数均引自“中国湖泊数据库”。水位升降、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都可能造成湖泊面积的变大和缩小。以
  • 龙冬花龙冬花(1929年-2004年),女,安徽桐城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第二、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 乌韦·本恩乌韦·本恩(1960年9月26日-),前德国足球运动员,德国国家足球队成员。从1989年到1993年,他共为德国国家足球队出场17次,打进3球。
  • 李妙法李妙法(?—?),唐朝瀛州博野县(今河北省博野县)的女子。安禄山之乱,她被劫持迁徙到其他州。听说父亲去世,想要走小路奔丧,有一子不忍离去,割下一个乳房留下走了。抵达后,父亲已葬,号哭着请求打开父墓看看,宗族不许。于是持刀刺心,才给她打开。见到棺材,她用舌头舔去上面的尘土,用头发擦干净棺材。在墓左结庐,种植松柏,有异鸟飞来。后来,母亲生病,有时不食不饮,她终日不动碗筷,母亲去世,在母亲手臂刺血书而葬,终身为母亲庐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