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东尼奥·阿吉拉尔-科雷亚

✍ dations ◷ 2025-08-24 19:06:46 #安东尼奥·阿吉拉尔-科雷亚

安东尼奥·阿吉拉尔-科雷亚(西班牙语:Antonio Aguilar y Correa,1824年6月30日-1908年6月13日) ,第八代维加德阿尔米霍侯爵, 第六代莫斯侯爵,第五代伯巴迪亚伯爵,佩古拉尔子爵。西班牙自由党政治人物,律师。曾任马德里省议会主席、发展大臣、外交大臣等职位。1906年12月至1907年1月担任首相。

1824年6月30日出生于马德里的一个贵族家庭。1852年在马德里中央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三十岁起开始参与政治。1854年被选为制宪会议科尔多瓦省代表。1858年7月至1861年12月担任马德里省议会议长。此后加入联盟自由党,在莱奥波尔多·奥唐内尔·霍里斯内阁中任职,先后担任发展大臣(公共工程大臣,1862年2月-1863年1月;1865年6月-1866年7月)、内政大臣(1863年1月-3月)。

1867年加入弗朗西斯科·塞拉诺·多明格斯的政治派别,参与1868年光荣革命,废黜伊莎贝拉女王并开启了六年民主时期。1874年任西班牙驻法国大使。自民主时期开始便加入普拉克塞德斯·马特奥·萨加斯塔的自由党团体,在萨加斯塔内阁中三次担任外交大臣(1881-1883,1888-1890,1892-1893)。此外他还在19,20世纪之交五次担任西班牙众议院议长(1898-1899,1901,1903,1905)。1892年-1908年任西班牙皇家历史学院院长。

1906年12月-1907年1月短暂担任首相。他短暂的内阁仅限于批准了1907年的总预算。

1908年6月13日于马德里逝世,享年83岁。

安东尼奥·阿吉拉尔-科雷亚与Zenobia Vinyals Bargés于1867年结婚,二人没有子女。

相关

  • 氟氯西林氟氯西林,英文名Flucloxacillin(INN), 又名氟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钠、氟氯青、氟氯青霉素钠、氟氯西林、氟沙星、奥佛林、氟氯苯唑青霉素钠。是一种半合成的耐青霉素酶的青霉素
  • 朝九晚五朝九晚五是一个描述多数企业员工上班时间的用句,这个时间也是美国标准工作时间,英文称为“9 to 5”。但是对于华语世界而言,则大多会在中午穿插1小时~1.5小时的午休时间,导致上班
  • 优麒麟20.04(2020年4月23日,​2个月前​(2020-04-23)优麒麟(英语:Ubuntu Kylin)是Ubuntu的官方派生版本之一 。早在2010年,Ubuntu 官方就多次要推出Ubuntu中文定制版,并且将Ubuntu的简体中
  • 约束编程约束编程(Constraint programming)是一种编程典范,在这种编程范式中,变量之间的“关系”是以约束的形式陈述(组织)的。这些“关系(约束)”和命令式编程语言元素不同的是:它们并非明确
  • 约翰内斯·威廉·延森约翰内斯·威廉·延森(丹麦语:Johannes Vilhelm Jensen,1873年1月29日-1950年11月25日),丹麦作家,他被认为是20世纪丹麦最伟大的作家,194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以历史小说文明世界,“
  • 帕尔达帕尔达(Palda),是印度中央邦Indore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10859(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10859人,其中男性5840人,女性5019人;0—6岁人口1958人,其中男1023人,女935人;识字率53.21%,其中
  • 娜塔莎·坎普希娜塔莎·坎普希(Natascha Maria Kampusch,1988年2月17日-)或译为坎普什、卡普斯基、卡姆普什、坎普许,绑架案受害人,后来成为一位奥地利电视节目主持人。娜塔莎·坎普希出生于奥地
  • 西方要决释疑通规《西方要决释疑通规》,简称《西方要决》,全一卷,汉传佛教著作,内容体例与《念佛镜》、《净土十疑论》接近。相传作者为窥基法师,而日本学者境野黄洋等则考证认为此书为净土宗人依托所作。此书解释了对于净土宗往生净土学说的十四疑难,也比较了西方净土与弥勒兜率陀天宫之间的差异,认为西方净土胜于弥勒净土,以鼓励信徒念佛往生西方净土。此书相传为窥基法师所作,但窥基曾作《弥勒上生经疏》,以往生兜率为依归,而《西方要决》则批评往生兜率,劝导往生西方净土,两者旨趣不同,因此对于此书作者,历来有所争议。日僧济暹曾提出五难,认为此
  • 奥托·冯·吉尔克奥托·冯·吉尔克(德语:Otto von Gierke 1841年1月11日-1921年10月10日)德国法律学者和历史学家,在四卷巨著《德国结社法》(Das deutsche Genossenschaftsrecht)中,他率先研究了社会团体和介于私法和公法之间结社在德国生活中的重要性,吉尔克在柏林大学法律系工作期间,曾是新起草的《德国民法典》的主要批评者,认为该《法典》是由德国社会的个人主义框架塑造而成,与德国社会传统相抵触。他在公法和私法的古典划分之外,提出了社会法的概念。
  • 弗里德里希·费迪南德·冯·贝斯特弗里德里希·费迪南德·冯·伯斯特伯爵(德语:Friedrich Ferdinand Graf von Beust;1809年1月13日-1886年10月24日)是德国和奥地利的政治家。作为奥托·冯·俾斯麦的反对者,他试图在奥地利和普鲁士之间缔结德国中间国家的共同政策。他最初的政治生涯是在萨克森担任外交官和政治家。1836年,他被任命为柏林公使馆秘书,随后在巴黎、慕尼黑和伦敦任职。1848年3月,他被传唤到德累斯顿担任外交部长,但由于革命爆发,他没有被任命。5月,他被任命为萨克森驻柏林特使,1849年2月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