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地区

✍ dations ◷ 2024-11-05 21:46:48 #北极地区
全球暖化在北极的影响包括温度上升、 海冰消失和格陵兰冰原的融化。 在该地区潜在的甲烷释出(尤其是永久冻土和甲烷水合物) 亦值得关注。由于北极对全球暖化的放大反应,这经常被视为全球暖化的领先指标。 格陵兰冰盖的融化跟极地放大效应有关联。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指出,“根据每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北极暖化已经跟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严重。” 1995年-2005年是自从至少在17世纪起最温暖的十年,温度比1951年-1990年的平均高2 °C (3.6 °F)。 北极一些地区甚至暖化得更快,阿拉斯加州及加拿大西部的温度就上升3-4度(5.40-7.20 °F)。 此暖化的成因不单是温室气体上升,北极冰上的煤烟沉积也有关系。 一篇在2013年由地球物理研究通讯发布的文章显示,自44,000年前起,或许甚至在120,000年起,该地区的温度未曾像目前般高。作者总结出“人为增加的温室气体已经造成前所未有的地区性暖化。”目前海冰在面积、广度和体积上都在减少,可能会在21世纪中某个时候完全消失。海冰面积即是受冰覆盖的总面积,海冰广度即是占了至少15%海冰的海洋面积,而体积即是在北极中的海冰总数。在本世纪内,不同种类的北极冻土解冻会释放大量碳至大气层。据估计,大约三份之二释出的碳以二氧化碳的状态进入大气,这些二氧化碳主要源自长达~7000公里的东西伯利亚北极架(ESAS)海岸线之古老冰积,以及浅薄的海底冻土。解冻之后,海岸线及海床冰积的崩解和侵蚀可能会因气候暖化的北极放大效应而加速。气候模型显示在海冰快速流失期间,温度上升会影响远至1,450公里的内陆,加速陆地上的永久冻土解冻,导致碳和甲烷释出。

相关

  • 社会生活生活是人类活着的期间所做的一切行为的总称。社会生活是日常生活、都市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艺术生活、宗教生活的总称。社会生活是一个整体,各行各业的工作,对社会来说
  • 胎位胎位(position)是产科学名词,是指胎儿在子宫中的姿势,会以胎儿在分娩之前,距母亲骨盆较近的部分(先露部位(英语:presentation (obstetrics)))为准,主要分为头部较接近母亲骨盆的头先露(
  • 铍中毒铍中毒(英语:Beryllium poisoning)是铍引起的中毒,分为急性铍中毒(英语:Acute beryllium poisoning)和慢性铍中毒(英语:Berylliosis)。后者主要表现为肺部病变,故又称铍肺,也有人称其为
  • 冷凝管冷凝管是用作促成冷凝作用的实验室设备,通常由一里一外两条玻璃管组成,其中较小的玻璃管贯穿较大的玻璃管。冷凝管的内管两端有驳口,可连接实验装置的其他设备,让较热的气体或液
  • 梨形鞭毛虫Lamblia intestinalisGiardia duodenalis蓝氏贾第鞭毛虫(学名:Giardia lamblia)又称蓝布尔吉亚尔氏鞭毛虫、梨形鞭毛虫,简称贾第虫。属于鞭毛虫纲,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内,引起腹痛
  • 神经纤维层视网膜神经纤维层(英文: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 RNFL)由视神经纤维延伸而成,在视孔附近最厚,向锯齿缘方向渐渐变薄。视神经纤维穿过筛板后失去髓鞘,继续穿过脉络膜、视网膜,变
  • Wacker法瓦克法(Wacker process),又称Hoechst-Wacker法,最早是指乙烯在含有四氯钯酸盐催化剂的水中,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为乙醛的反应。这是第一个工业化的有机金属(有机钯)反应,亦是均相催化
  • 黄夹次苷黄夹次苷(英语:Peruvoside或称为黄花夹竹桃苷,英语:cannogenin thevetoside)是一种强心苷,用于治疗心脏衰竭,来源于黄花夹竹桃(学名:Cascabela thevetia,曾用学名:Thevetia neriifolia)
  • 喀拉拉红雨喀拉拉红雨为发生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的奇观现象,历时2001年7月25日至9月23日。据当时报导指出,红色大雨倾盆而下,衣霑则有如染血。 另外亦有黄、绿、黑等色雨水的报导。红雨现
  • 147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