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太平洋垃圾带
✍ dations ◷ 2025-04-25 01:25:39 #太平洋垃圾带
太平洋垃圾带,又亦作称太平洋垃圾岛,是东太平洋上从美国的加州到夏威夷州的一个巨型垃圾积聚范围。在太平洋,北太平洋环流系统是相对静止的区域,此区主要为副热带高压带,水流旋转的方向将周围的废物带进来,导致漂浮物和其破碎物的累积,这些像是漂浮的“云状”废物被称为太平洋垃圾带(块),东方垃圾块或是太平洋垃圾旋涡。在1988年,美国国家海洋暨大气总署发表一篇描述太平洋垃圾带的论文。该篇论文是奠基于多名阿拉斯加方面学者研究北太平洋水面上塑胶的结果。1997年,帆船运动员与海洋学家查尔斯·摩尔(Charles J. Moore)在驾船回洛杉矶的途中,发现了一片遍布塑料瓶和其它垃圾的海域。西雅图的海洋学家Curtis Ebbesmeyer注意到此事,并将其命名为“东垃圾带”(英语:Eastern Garbage Patch,缩写EGP)。他擅长追踪洋流和在船上丢失的货物的运动情况,其中包括橡皮鸭沐浴玩具和耐克网球鞋。几年来,摩尔一直在研究北太平洋环流系统的漂浮塑胶物,他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利用0.9x0.15平方米的长方形开口的拖网打捞,统计这些塑胶物的分布每平方公里约有334万片,平均重量约每平方公里5.1公斤。拖网深度约10米发现的废弃物不及实际的一半,原因是拖网被硅藻和浮游生物阻塞。有大量塑料瓶盖、塑料袋、高频绝缘材料和微小的塑料芯片漂浮在海面上。阳光和海浪慢慢分解它们,使它们变成小碎片。这些碎片悬浮在海面下,试图给这个塑料大陆绘图的船只和卫星根本看不到它们。但是在后来用拖网捕鱼的过程中,摩尔发现这些碎片的数量是浮游生物的6倍。长期来看,许多漂流物是可生物分解的,现在此环流系统中增积了大量的塑胶物和海洋废弃物。相较于生物分解,塑胶类因光而碎裂成细小的碎片后,这些碎片仍为聚合物,即使破碎得再小,依然很难分解掉。 有些塑胶因光照碎裂后,形成另一种污染,因为漂浮废物和浮游动物相似,被低阶异养生物摄取后进入了食物链。以2001年的发现为例,大量的塑胶废物已超越了浮游生物的数量(该区的主要动物),这些塑胶碎片最后进了海鸟和海洋动物的胃。其他的资料显示漂浮垃圾块约莫有德州的两倍大。研究员Marcus Eriksen博士相信太平洋垃圾块实际上是两个循环的垃圾块相连而成。Eriksen博士说此环流系统在加州外海绵延有500海里,横跨北太平洋至日本海岸附近。环流系统位置稍微转移时,漂浮物会离开此环流系统,这些漂浮物则会有机会被冲上附近的海岸。1990年Hansa Carrier号货轮的货柜因飓风而掉落,里头有约8万双的Nike运动鞋,这些运动鞋于1992年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陆续上岸,在之后的三年,夏威夷海岸也可见这些球鞋。类似的情形发生在1992年,一艘货轮掉落了2万9千至3万个不等的塑胶黄色小鸭、蓝海龟和绿青蛙这类浴缸玩具,1994年则有曲棍球具掉落海上的事件。这些掉落物的流向,也成为全球洋流动向研究的数据来源。许多研究单位请求公民协助提报这些特定漂流物上岸的地点,作为表面和深层洋流的追纵研究。在艾伦·韦曼(Alan Weiman)所著的《没有我们的世界》一书中,也讨论了此垃圾带。生态学家们警告称,这些漂浮从海洋上的垃圾将对水生生物构成严重威胁。他们解释说,鸟类会错误地将塑料当成食物,导致消耗系统受到阻塞。这样一来,误食塑料的鸟类最终将因饥饿而死。同时,塑料的自然降解过程长达数十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尝试着禁止生产和在商店中使用塑料袋,并建议消费者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网兜。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造成的破坏,比那些较大的塑料垃圾导致的窒息、诱捕和拥堵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些塑料碎片在被小鱼误食以前,就像海绵一样会不断吸附重金属和污染物。它们通过较大的鱼、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向食物链的上层移动过程中,毒性会不断被浓缩。The Ocean Cleanup
相关
- 前列腺肥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英语: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缩写BPH),俗称前列腺肥大症或前列腺肥大,以前列腺中叶增生为实质改变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属于男性常见的
- 华氏温标华氏温标是一种温标,符号为℉。华氏温标的定义是: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为32℉,水的沸点为212℉,中间有180等分,每等分为华氏1度。根据德国科学家华伦海特于1724年所写的一篇期
- 核定位序列核定位序列(或称核定位信号;英语:nuclear localization signal,NLS;或 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是一段氨基酸序列,作为蛋白质通过核运输进入细胞核的标签。一般来说,核定位信
- 酪氨酸酶n/an/an/an/an/an/an/an/an/an/a酪氨酸酶(英语:Tyrosinase)是一种氧化酶,且是调控黑色素生成的限速酶。这种酶参与黑色素合成的两个反应:第一步将单酚羟基化为二酚,第二步将邻二酚
- 电位差电压(英语:Voltage,electric tension 或 electric pressure),也称作电势差、电位差(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
- 苏瓦松苏瓦松(法语:Soissons)位于法国北部埃纳河畔,是上法兰西大区埃纳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该省西南部,同时也是该省的一个副省会,下辖苏瓦松区。苏瓦松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768年,法兰
- 黑霉菌小煤炱目(学名:Meliolales)是一类专性寄生菌,属于子囊菌门粪壳菌纲。该目下有一单科小煤炱科(Meliolaceae)。主要在热带地区出现,小煤炱菌会在寄主植物的表面形成黑色菌落,故又被称
- 恋氨纶氨纶恋(Spandex fetishism)是一种恋物癖,指对于穿着氨纶制品(例如内衣、运动服、运动裤、袜子等)者,或是对自身穿着有特殊迷恋的人。有些人以莱克拉恋(Lycra fetishism)来指氨纶恋,莱
- 抗组胺剂抗组胺药(法语:Antihistaminique,英语:Antihistamine,德语:Antihistaminikum),通常指H1-受体拮抗剂,是一种,透过对体内H1-受体(组胺受体之一种)的作用,减少组胺对这些受体产生效应,从而减
-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一种带有长链的季铵盐,分子式为CH3(CH2)15N(Cl)(CH3)3。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是常用的消毒剂,常用在润发乳和洗发精中,因为同时有亲脂性的长碳链及亲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