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

✍ dations ◷ 2025-07-21 01:14:17 #采茶戏
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采茶戏是流行于中国南方的一种民间小戏,其音乐基础为民间采茶时所唱的采茶山歌,与花鼓戏有相当的关系。采茶戏的最初仅是采茶歌曲,在民间传唱,后被引入年节的社火等活动中,或作为沿街表演,逐渐配上舞蹈,最后结合剧情的演出而成为小戏的一支,其发展成形清代,依流行的不同地区,可分为江西采茶戏、安徽采茶戏、广东采茶戏等。著名的黄梅戏即是由采茶戏的一支所发展出来的。起源于清朝末期流行于赣中北一带的“花灯”和“十二月采茶调”,流行于南昌、新建、安义、进贤、丰城、永丰、永修等地区,著名曲目有:《南瓜记》、《鸣冤记》、《辜家记》、《花轿记》(合称“四大记”)。赣中采茶戏包括抚州采茶、吉安采茶、宁都采茶、高安采茶、袁河采茶与万载采茶。清道光初年,抚州采茶由宜黄传入永丰,由永丰向西,流传至吉水、吉安;向南,则传至宁都。吉安和宁都此前本地都有灯彩流行,称"花鼓灯",常能演出一些单台戏和一旦一丑戏,如《十带货》、《卖花线》、《补碗》等,及至抚州采茶从永丰传入,与之结合,即形成吉安采茶和宁都采茶,艺人把由抚州采茶传来的"川调",便直呼为"临川调"。清末民初,吉安采茶班社林立,永丰有天中班、万福宝班,吉水有庆周班,吉安城内有同合堂、同和堂等,抗日战争时期,吉安戏艺人纷纷改唱京剧,这个古老剧种便走向衰亡而淹没不彰了。

相关

  • MMR疫苗争议麻腮风三联疫苗 (MMR Vaccine),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1998年以来,人们就接种这种疫苗会不会导致儿童自闭症等疾病产生了接种疫苗争议。2010年2月英国
  • 琥珀酰辅酶A琥珀酰辅酶A(英语:Succinyl-Coenzyme A)是一个琥珀酸与辅酶A的组合物。它在三羧酸循环重视一个重要的中间产物,在那里它合成自α-酮戊二酸,此步骤由α-酮戊二酸脱氢酶经脱羧作用
  • 兴奋剂检查药物测试(英语:drug test),对于人体进行的测试,通过检查人体的血液、尿液、皮肤、头发等,来确认受测者是否摄取过某种特定药物。在正式的体育运动竞赛中实施的药物检查,称为禁药检
  • 香精香精是将各种香料按适当比例调配而成的,具有一定类型香气的混合香料。用于加工化妆品、食品等。液态的香料也常被称为“香精”,因此两者仅为外观形态的差异。
  • 杨德仁杨德仁,广东嘉应县人。清朝官员。同进士出身。乾隆十九年(1744年)甲戌科三甲进士。乾隆二十九年(1754年)任福建邵武府建宁县知县。
  • 第一印象铭印,又称印记、印迹、印随或印痕。在行为生物学中指的是一种不可逆的学习模式:通常在一段比较短的,由基因决定的时期里(敏感时期),环境的刺激会被长久地植入个体的行为中,后来看来
  • 雏菊雏菊(学名:Bellis perennis)是菊科雏菊属的一种,别名长命菊、延命菊,原产于欧洲,原种被视为丛生的杂草,开花期在春季。雏菊在原产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的种加词perennis也含有“
  • 唐甄唐甄(1630年-1704年),清初思想家,四川达州人,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改名甄,号圃亭。年幼时跟随父亲游宦于吴江、燕京、金陵等地,清兵入关,兵临江南,金陵陷落之时,父子奔逃至浙江绍兴。清顺治
  • 中坜客运中坜汽车客运股份有限公司(英文:Chungli Bus Traffic, Inc.),简称:中坜客运、坜客(公车迷)、中客(当地人),1979年成立,公司位于桃园市中坜区。主要经营桃园市公车及公路客运。此外
  • 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现代医学在中国传播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教会创办学校,位于湖南省长沙市,由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协会联合创建,创始人为胡美博士(Edward Hicks Hume)和颜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