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

✍ dations ◷ 2025-08-16 05:47:28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

弗拉基米尔·瓦西里耶维奇·马尔科夫尼科夫(俄语:Владимир Васильевич Марковников ,1837年12月22日-1904年2月11日),又译马可尼科夫,是一名俄国化学家。

马尔科夫尼科夫最早攻读经济学,毕业后成为亚历山大·米哈伊洛维奇·布特列洛夫(Александр Михайлович Бутлеров)的助理,在喀山和圣彼得堡工作。1860年,他前往德国,向赫尔曼·科尔贝和埃米尔·埃伦迈尔学习化学。1869年,他回到俄罗斯,获得了博士学位并接替布特列洛夫担任喀山大学的化学教授。1871年,在一次与校方的冲突后,他前往敖德萨国立大学担任教职。两年后他前往莫斯科大学任职直到逝世。

马尔科夫尼科夫最著名的成就是他于1869年提出的关于氢卤酸与烯烃亲电加成反应的马氏规则。在这一规则中,他提出卤素加成到连接氢原子最少的碳上,氢加成到接有最多氢原子的碳上。例如氯化氢(HCl)与丙烯 CH3-CH=CH2 加成倾向于得到2-氯代的产物 CH3-CHCl-CH3 而不是1-氯代的产物 CH3-CH2-CH2Cl 。这一规则在预测烯烃加成反应产物方面十分重要,但是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例如溴化氢在加成时既可遵循马氏规则,也可遵循反马氏规则,这一问题直到1933年才由莫里斯·S·卡拉施(Morris S. Kharasch)给出合理解释。

马尔科夫尼科夫在活着的时候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承认。他的许多论文发表时使用的是俄语,的确使许多西欧化学家难以理解,但1870年他提出马氏规则的那一篇论文使用的是德语;然而这一规则只是他的一篇26页长的关于丁酸异构体的论文中一个4页的脚注,而且即使按照当时的标准这一理论的实验依据仍然太少。许多研究者认为,这一规则当时仅仅是一种猜想,直到大约60年后才得到承认在大多数情况下适用。

当时人们认为碳原子只能组成六元环,而马尔科夫尼科夫在1879年、1889年分别合成了四元碳环和七元碳环,推翻了这一说法,为有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马尔科夫尼科夫还证明丁酸与异丁酸具有相同的化学式(C4H8O2)和不同的结构与性质,即它们是异构体。

相关

  • 以色列航天局以色列航天局(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
  •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学名: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又称猪流行性下痢病毒,是甲型冠状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可感染猪,造成猪流行性腹泻(英语:porcine epidemic diarrhoea),其
  • 亚历山大·科瓦塞维奇亚历山大·科瓦塞维奇(塞尔维亚语:Александар Ковачевић;1992年1月9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防守型中场。他现在效力于塞尔维亚足球超
  • 1,3-二氯苯1,3-二氯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又称间二氯苯。苯和氯气在催化剂下反应,得到邻位和对位的二氯苯,将它们在氯化氢和三氯化铝的存在下加热(120°C),进行异构化反应,蒸馏得到间二氯苯。此
  • 维尔纽斯大学维尔纽斯大学 (立陶宛语:Vilniaus universitetas),为立陶宛维尔纽斯市的一所公立大学,为立陶宛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维尔纽斯大学成立于1579年,为波罗的海三国中最早的大学。维尔
  • 2013年台湾毒淀粉事件2013年台湾毒淀粉事件,是台湾自2013年5月起,食品安全主管单位检验发现,有不肖业者使用未经核准之顺丁烯二酸酐化制淀粉等添加剂于常用食品,引起社会高度关注的事件。5月29日,行政
  • 孙沁岳孙沁岳(1986年7月15日-)(英语:Yorke Sun)本名张睿杰,原名刘至维,台湾男演员。2012年以4ever团体出道并发行ep《4ever》,其中找你的地图为孙沁岳与宋念宇的共同创作,目前团体已解散。20
  • 安熙正安熙正(韩语:안희정,1965年5月1日-),是大韩民国的政治人物,第36、37任忠清南道知事(朝鲜语:충청남도지사)。1965年5月1日安熙正出生于韩国忠清南道论山郡錬武邑。他是二儿三女当中的次
  • 零速度开关零速度开关(Zero speed switches,ZSS),也称作速度制动感测开关(Speed Actuating Sensing Switches) ,是可以检测旋转轴是否转动(包括非常慢速的转动)的设备 ,应用在各种机器、运送带(英
  • 抵制俄货"抵制俄罗斯商品!"(乌克兰语:«Бойкотуй російське!»)或"不要购买俄罗斯商品!"(乌克兰语:«Не купуй російське!»)是乌克兰境内的非暴力公民运动,目的是抵制俄罗斯向乌克兰输出商品。抵制运动开始于2013年8月14日,起因是俄罗斯方面对乌实施贸易禁运。运动由Vidsich在社交媒体上发起。其海报等宣传材料遍布乌克兰国内45个城镇。2013年11月,活动影响力在亲欧示威的影响下有所减弱,但在2014年3月2日,由于克里米亚危机和俄罗斯军事介入乌东部局势的影响,运动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