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鳞鱼

✍ dations ◷ 2025-09-04 18:25:13 #毛鳞鱼
毛鳞鱼(Mallotus villosus),胡瓜鱼目胡瓜鱼科的其中一种,与柳叶鱼同为常见的多春鱼。毛鳞鱼是在大西洋和北冰洋出现的小型被捕食鱼类。在夏季在冰架的边缘密集成群的吃浮游生物。更大的毛鳞鱼也吃大量的磷虾和其他甲壳类动物。特别是在毛鳞鱼的产卵季节,它向南洄游时,鲸鱼,海豹,鳕鱼,鱿鱼,鲭鱼,白鲸和海鸟都捕食毛鳞鱼。毛鳞鱼在2-6岁时产卵于海滩沙底,此时其具有极高的死亡率,雄性接近100%。雄鱼达到20厘米长,而雌鱼则达25厘米长。他们背侧橄榄色,两侧遮光银色。本鱼分布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及北极海之温寒带海域。本鱼体修长,下颔明显突出于上颔。侧线鳞片170至220枚,背鳍软条10至14枚,臀鳍鳍条17至24枚。脂鳍延长而成长方形,长度可达背鳍长之1/2。雄鱼臀鳍稍呈弧形。体侧有二条棱状突带,一条由鳃孔至尾柄,另一条则是由胸鳍至腹鳍,并延长至臀鳍。体背侧暗褐色,腹面银白色。鳃盖上常散布一些黑色小斑点。体长可达25公分。本鱼为温寒带海域沿岸表层洄游性鱼类,春至秋季,成鱼即游至沿岸沙质或圆石海滩,进行产卵。常群体活动,属肉食性,以浮游动物、小鱼及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为重要的经济鱼类,主要以围网捕获,在加拿大、挪威每年产量约50万吨。通常制成干制品,再行烧烤食用。以食用抱卵之母鱼为主。

相关

  • 铷原子5s12,8,18,8,1蒸气压第一:403 kJ·mol−1 第二:2632.1 kJ·mol−1 第三:3859.4 kJ·mol−1 (主条目:铷的同位素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
  • 频率频率(英语:Frequency)是单位时间内某事件重复发生的次数,在物理学中通常以符号 f {\displaystyle f} 或 ν
  • 岩层地层在地质学上指有一定层位的一层或一组岩石或土壤,上下层位之间被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面分开,地层分布范围可广达几十万平方千米,在悬崖峭壁、河岸或修建公路时开挖的地段,地
  • 纳米技术 (期刊)纳米技术(英语:Nanotechnology),是一份由英国物理学会出版社(英语:IOP Publishing)出版的学术期刊,实行同行评审,每周出刊。该刊涵盖纳米技术的所有领域。根据2015年汤森路透的期刊引
  • 朗文出版社朗文出版社(英语:Longman)于1724年在英国伦敦成立,于1968年被培生集团收购,为一间主力出版课本和参考书的跨国公司,产品衔盖学前、小学、中学、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层面。
  • 群体平均平均数(英语:Mean,或称平均值)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集中趋势的最常用测度值,目的是确定一组数据的均衡点。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
  • NaAsOsub2/sub偏亚砷酸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AsO2。偏亚砷酸钠有剧毒,对人类的致死量约为0.1g。
  • 光分解作用光解(Photolysis)是指化合物被光分解的化学反应。大气中最常见的光解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O3 + hν → O2 + O1D λ < 320 nm臭氧被光分解成了氧分子和一个处于激发态的氧原子
  • 英苏入侵伊朗苏联 英国英苏入侵伊朗是1941年8月25日至9月17日英国和苏联为了确保对伊朗的油田和援苏物资通道安全,联合出兵干涉伊朗的军事行动。入侵的结果是伊朗国王礼萨汗退位,纳粹德国
  • 齐国齐国是周代诸侯国,是中国历史上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诸侯国。分为姜齐和田齐两个时代。其疆域主要位于今山东省大部、河北省东南部及河南省东北部,始封君为周武王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