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希 (缅甸)

✍ dations ◷ 2025-08-21 22:10:19 #1904年出生,1982年逝世,缅甸佛教出家众,上座部佛教出家众,佛教哲学家,罹患中风逝世者

Buddhism dham jak.svg
上座部佛教

马哈希·西亚多·吴·苏班纳 (缅甸语:မဟာစည်ဆရာတော် ဦးသောဘန,发音:,英语:Mahasi Sayadaw U Sobhana,1904年7月29日-1982年8月14日),生于缅甸实皆省雪布(Shwebo),是一名缅甸上座部佛教的比丘及禅修导师,在推动西方及亚洲的毗婆舍那(Vipassana)禅修运动有重大的影响。其教授风格要求禅修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观察腹部的起、伏状态,以及留意任何其他感受或想法。


马哈希又译为“摩诃利师”,是其住持僧院的名称。西亚多为是缅甸佛教头衔,是对佛教长老比丘的尊称。吴,是缅甸对于尊长常用的敬语。字面意思可以被直译为马哈希僧院长老。

苏班纳(Sobhana,又译梭巴那、苏婆那、修芭娜)为其法名,义为“美饰”、“光明”、“优雅”。


马哈希尊者于1904年生于上缅甸雪布(Shwebo)的谢昆村(Seikkhun)。他12岁时在住持阿德萨法师的指导下时成为沙弥(sāmaṇera),他的沙弥法名是“索巴那”(Shin Sobhana)。马哈希尊者在缅历一二八五(西元 1923)年八月(Tazaungmon)第四个月亏日、星期一,20岁时受具足戒成为名为邬索巴那(U Sobhana)的比丘。经过多年的学习,他于1941年通过政府设立的一连串严格的上座部佛典考试,获得法师(Dhammācariya)的头衔。

1931年,苏班纳离开下缅甸毛淡棉教授佛学的职务,前往附近的直通(英语:Thaton)(Thaton)跟随明昆祗陀林西亚多吴那罗陀尊者(英语:U Nārada)(Mingun Jetawun Sayādaw)修习毗婆舍那禅法。明昆尊者曾在上缅甸实阶山(Sagaing)在阿勒兜亚尊者(Aletawya Sayādaw)的指导下修学禅法,后者是著名的禅修大师替隆尊者(Theelon Sayādaw)的弟子。

苏班纳于1938年在他的家乡教导毗婆舍那禅法,在名为“大鼓”(Mahāsi,音译即“马哈希”)的寺院担任主持。因此当地的人们都称他为马哈希尊者(Mahāsi Sayādaw,Sayādaw是长老或尊者的意思)。1947年,缅甸当时的总理吴努(U Nu)邀请了马哈希尊者主持一个在仰光新落成的禅修中心,后来成为马哈希禅修中心(Mahāsi Sāsana Yeiktha)。

上座部佛教经藏注释记载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第三个千年的近代是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时代,一般而言近代这个时代最高可证三明阿罗汉难以证四无碍解智和六神通。

公元1954年5月17日缅甸、泰国、斯里兰卡、柬埔寨、老挝、越南、印度、尼泊尔的上座部佛教僧团公推两千五百个具足戒定慧精通三藏的僧团阿罗汉长老举行第六次结集,两千五百个僧团长老中选出马哈希尊者负责担任第六次结集的提问者及总编辑相当于第一次结集的大迦叶,明昆尊者负责担任第六次结集的答题者相当于第一次结集的优婆离和阿难。结集一开始马哈希尊者向其它长老说明:“诸位高僧,诸位尊者,诸位善知识,随闻佛子(马哈希尊者自称)宣说...之后问起诸经,律及阿毘达磨等...,”每一经结集后马哈希尊者向大众说明:“问的每个问题尊者三藏法师明昆尊者都一一回答,或分别回答,佛陀的正法至今为止仍然清净无缺。”第六次结集整个过程共花了两年时间,以马哈希尊者和明昆尊者为首的两千五百个长老一个字一个字检查、校对巴利三藏和注释,校对完后两千五百个具足戒定慧精通三藏的阿罗汉长老共同认证第六次结集后之巴利三藏和注释全部内容都正确没有任何错误。

之后,马哈希尊者在全缅甸成立了许多的禅修中心,国外如斯里兰卡、印尼、泰国等道场也相继成立。迄至1972年,他指导的禅修中心培训了超过700,000名禅修者。1979年,他远赴西方弘法,在美国 麻省巴尔(Barre)新成立的内观禅修学会(英语: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Insight Meditation Society)等地方主持多次禅修营。此外,全球各地的禅修者也会前往他在仰光的中心学习四念处禅修。

1982年8月14日,马哈希尊者因为突发性脑中风出血病逝,享年78岁,缅甸有数以万计的徒众冒着大雨向他作最后的致敬。

马哈希尊者在《帝释所问经讲记》表示:

马哈希尊者缅甸语著作70余篇,大多为讲演稿。已翻译成中文的主要著作有:

《马哈希尊者传》,戒喜尊者编,邬明雪英译,温宗堃及何孟玲中译,2012年3月,佛陀原始正法中心出版,ISBN 978-986-86546-2-4

相关

  • 河谷谷、谷地,由两侧正地形夹峙的狭长负地形,常有坡面径流、河流、湖泊发育,陡峻的谷地可能有泥石流,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表现为一组向高处突出的等高线。也称“裂谷”,当地球板块拉开时
  • 观点主义观点主义(德语:Perspektivismus)由德国哲学家尼采提出。它指所有观念构成都由一种独特的认知观点形成,即个体关于存在的概念由该个体周围的环境定义,而那种观点是由“权力意志”
  • 崔圭夏崔圭夏(朝鲜语:최규하/崔圭夏 Choi Kyu-Hah,1919年7月16日-2006年10月22日),字瑞玉(서옥),号玄石(현석),韩国外交官及政治人物,曾为该国第12任总理、第10任总统。任职总统后随即在全斗焕
  • 米高梅公司米高梅公司(英语:Metro-Goldwyn-Mayer, Inc.,MGM),是一间美国的媒体公司,在1922年创办,于1981年与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合并,主要包括制作和发行影片和电视节目。截至2019年,米高梅
  • 歌人歌人是日本传统诗歌形式和歌的创作者。现多以结社的方式在杂志等刊物上发表作品,形式涉及到短歌、歌论、歌集书评,内容有演讲、批评、教育、启蒙、选歌活动等等。
  • 马拉王朝内瓦尔人是一群位于尼泊尔之加德满都峡谷的原住民。根据尼泊尔的2001年的人口普查,内瓦尔人的总人口为1,245,232人,是该国的第六大民族,占全国人口的5.48%。尼瓦尔人史前就生活
  • 瑞穗银行瑞穗银行(日语:みずほ銀行/みずほぎんこう mizuho ginkō */?)是日本的商业银行(都市银行)之一,为瑞穗金融集团成员,同时也是日本3大巨型银行之一。瑞穗银行主要经营个人、中小企
  • 五大湖区城市群五大湖区城市群(英语:Great Lakes Megalopolis)是由一群位于北美洲,围绕大湖区的城市群。这些城市主要位于美国中西部和加拿大南安大略,以及宾夕法尼亚州、纽约州和魁北克。这个
  • 台湾安全加强法案《台湾安全加强法》(英语:Taiwan Security Enhancement Act,缩写为TSEA)法案,为针对美国及台湾关系的新法案,于《台湾关系法》之后所提出。2000年时该法案在众议院以341票对70票通
  • B2FH理論B2FH理论是弗雷德·霍伊尔和伯比奇夫妇(杰佛瑞·伯比奇和玛格丽特·伯比奇)、威廉·福勒四人提出关于恒星核合成的一篇著名论文。该篇论文于1957年发表于期刊《现代物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