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南开大学校钟
✍ dations ◷ 2025-10-21 21:39:22 #南开大学校钟
南开大学校钟,最早原为铸于1878年的海光寺大钟,1923年南开大学位于八里台的新校址落成之际,海光寺将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1937年,在日军侵华的战火中丢失,至战后搜寻仍下落不明。1997年,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战火60周年之际,校方决定重新铸造南开大学校钟,并刻上校训、校歌及铭文,立于南开大学主楼北侧。大钟在作为南开大学校钟前,曾是海光寺大钟,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于1878年铸造,重1.3万斤。光绪七年(1881年),德国政府将这座大钟送给清政府作为礼物,李鸿章将此钟安置于海光寺,并让天津机器局的七名技师将《金刚经》全文刻于大钟之上。1900年,日军占领海光寺后将此钟送给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安置于天津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1921年7月,经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将该钟送回到海光寺内保存,并立一铜牌用中、英两国文字记录该钟辗转历程与原委。1923年,南开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海光寺将该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并将其安置于南开大学思源堂西南的钟亭中,以四根弓形梁柱做支架悬挂于两米高的台基之上,每逢南开大学毕业典礼时便鸣钟纪念。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开始准备轰炸南开大学。7月30日,海光寺大钟被日军劫掠不知去处。战后,张伯苓校长曾致函时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希望在日本的掠夺物品集中地搜寻校钟的去向,但最终仍然下落不明。1997年7月28日,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侵华日军战火6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校方邀请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王钟泉设计,由江苏冶金机械厂重新铸造了一口校钟,重达3000余公斤,高1.937米,寓意早期南开校园毁于战火的1937年。校钟安置在南开大学主楼后的大中路旁。校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出自同一棵有着近百年树龄的檀木。新铸造的校钟正面为书法家康殷书写的“南开”两字,周身雕刻有六十枚南开大学的校徽图案。此外,校钟上刻有校训、校歌和八十字的校钟铭文。自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起,南开大学便开始有鸣钟纪念的传统。由于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曾毁于日军战火,校钟重铸后每逢九一八或七七事变之际,南开大学都敲响校钟的传统。同时,天津市的国防动员等活动也多在南开大学校钟前举行。
相关
- 气管插管气管插管(tracheal intubation、通常称呼:intubation)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上呼吸道插入气管内,以保障呼吸道通畅的医疗操作。全麻手术中,病人无法自主呼吸,而气管插管是建立人工呼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致密双星致密星是白矮星、中子星、奇特星、黑洞等一类致密天体的总称,它们与正常星的主要区别是不再有核燃料进行聚变反应,热压力不足以与自身的引力保持平衡,因而塌缩成尺度非常小、密
- 马修·卡索维茨马修·卡索维茨(Mathieu Kassovitz,1967年8月3日-),法国电影演员及导演制片人编剧,27岁便凭法国电影《恨》获得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他还出演过电影《天使艾米丽》中的男主角。
- 印度板块印度板块(英语:Indian Plate)为次级的大陆板块,属于印度-澳洲板块的一部分,包括印度次大陆和印度洋。印度板块形成于九千万年以前的白垩纪,自非洲东部的马达加斯加分离,每年向北漂
- 霍桑效应霍桑效应(英语:Hawthorne effect),又称霍索恩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种实验者效应,是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己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霍桑效应起源于1927年至1932年期间,美
- 火星蚁亚科火星蚁(学名:Martialis heureka)于2000年在巴西马瑙斯附近的亚马逊雨林中被发现。其属名Martialis意为“火星的”,以示其独特性;种加词heureka则是源于希腊语的尤里卡(意为“我发
- 单行本单行本(日语:単行本/たんこうぼん Tankōbon),源于日本,指单独出版、不属于某一丛书的书籍(漫画及轻小说方面现时定义有所不同)。单行本大多只有一册,但如果页数较多,一本单行本亦可
- 大酱汤饭馔大酱(韩语:된장,英语:Korean miso、Korean Soybean Paste)是一种流行于朝鲜半岛与中国东北地区的调味品,也有人称为韩式味噌酱、韩式味噌。朝鲜传统料理中的大酱汤即是以大
- 3R原则3R原则,又名3R理论,为一个实验动物学名词。叫做“3R原则”是因为,其核心内容替代(Replacement)、减少(Reduction)、优化(Refinement)三个单词的英文首字母都是“R”。它最早由W.·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