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校钟

✍ dations ◷ 2025-07-19 19:53:24 #南开大学校钟
南开大学校钟,最早原为铸于1878年的海光寺大钟,1923年南开大学位于八里台的新校址落成之际,海光寺将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1937年,在日军侵华的战火中丢失,至战后搜寻仍下落不明。1997年,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战火60周年之际,校方决定重新铸造南开大学校钟,并刻上校训、校歌及铭文,立于南开大学主楼北侧。大钟在作为南开大学校钟前,曾是海光寺大钟,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于1878年铸造,重1.3万斤。光绪七年(1881年),德国政府将这座大钟送给清政府作为礼物,李鸿章将此钟安置于海光寺,并让天津机器局的七名技师将《金刚经》全文刻于大钟之上。1900年,日军占领海光寺后将此钟送给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安置于天津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1921年7月,经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将该钟送回到海光寺内保存,并立一铜牌用中、英两国文字记录该钟辗转历程与原委。1923年,南开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海光寺将该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并将其安置于南开大学思源堂西南的钟亭中,以四根弓形梁柱做支架悬挂于两米高的台基之上,每逢南开大学毕业典礼时便鸣钟纪念。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开始准备轰炸南开大学。7月30日,海光寺大钟被日军劫掠不知去处。战后,张伯苓校长曾致函时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希望在日本的掠夺物品集中地搜寻校钟的去向,但最终仍然下落不明。1997年7月28日,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侵华日军战火6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校方邀请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王钟泉设计,由江苏冶金机械厂重新铸造了一口校钟,重达3000余公斤,高1.937米,寓意早期南开校园毁于战火的1937年。校钟安置在南开大学主楼后的大中路旁。校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出自同一棵有着近百年树龄的檀木。新铸造的校钟正面为书法家康殷书写的“南开”两字,周身雕刻有六十枚南开大学的校徽图案。此外,校钟上刻有校训、校歌和八十字的校钟铭文。自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起,南开大学便开始有鸣钟纪念的传统。由于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曾毁于日军战火,校钟重铸后每逢九一八或七七事变之际,南开大学都敲响校钟的传统。同时,天津市的国防动员等活动也多在南开大学校钟前举行。

相关

  • J急性上呼吸道感染(J00-J06)流行性感冒和肺炎(J09-J18)其他急性下呼吸道感染(J20-J22)上呼吸道的其他疾病(J30-J39)慢性下呼吸道疾病(J40-J47)由于外部物质引起的肺部疾病(J60-J70)主要影
  • 死语言绝迹语言(英语:Extinct language),又称灭绝语言、灭亡语言、死语,指一种已经不再有人以之作为母语的语言。根据估计,每两星期就有一种人类的语言灭亡,变成绝迹语言。但在一些特殊情
  • 卢沟桥坐标:39°51′01″N 116°13′09″E / 39.8502497°N 116.2190658°E / 39.8502497; 116.2190658卢沟桥,原名广利桥,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丰台区的永定河上,东距宛平城170米
  • 麦角灵麦角灵是一种化合物,其结构骨架被包含在一个多种多样化的生物碱里。 麦角灵衍生物在临床上用于血管收缩(5-HT受体(英语:5-HT1 receptor)激动剂,麦角胺)的目的,用于偏头痛的治疗和减
  • 卡吕冬狩猎卡吕冬狩猎(古希腊文:κυνήγι του Καλυδωνίου Κάπρου)是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冒险篇章。。第二次聚集当代英雄参加的活动,在阿尔戈船远征之后,特洛伊战争
  • 新天地教会教徒群聚性感染新天地耶稣教证据帐幕圣殿(朝鲜语:신천지예수교 증거장막성전/新天地예수敎 證據帳幕聖殿*/?),简称新天地教会或新天地,是由李万熙于1984年3月14日在韩国创建的基督教系新兴宗教团
  • 文化圈文化圈(德语:Kulturkreis)是一个与文化相关的地域名词,多侧重“历史发展”与“地域统合”。“文化圈”的概念与另一个类似的概念“文化区”的意思并不尽相同。一般而言,“文化圈
  • 化身化身(Incarnation),在各宗教中,通常指神或精灵等超自然力量,通过某种方式,以人类或动物的形态,实体化出现在人类世界之中。在宗教文献中,神佛由其国土来到人间,通常以化身方式出现,他
  • 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国立台湾工艺研究发展中心是中华民国文化部位于南投县草屯镇的所属机关。主要目标在于加强工艺文化研究、保存特有工艺技术、培育优秀工艺人才,以及办理工艺竞赛与展览;除中心
  • 潘贯潘贯(1907年5月29日-1974年9月2日)是一位台湾化学家,台南高等工业学校第1位自然科学台湾人教授(第1位社会科学台湾人教授是林茂生),1958年台湾中央研究院在台北选出的第1位本土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