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校钟

✍ dations ◷ 2024-12-23 04:13:17 #南开大学校钟
南开大学校钟,最早原为铸于1878年的海光寺大钟,1923年南开大学位于八里台的新校址落成之际,海光寺将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1937年,在日军侵华的战火中丢失,至战后搜寻仍下落不明。1997年,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战火60周年之际,校方决定重新铸造南开大学校钟,并刻上校训、校歌及铭文,立于南开大学主楼北侧。大钟在作为南开大学校钟前,曾是海光寺大钟,由德国克虏伯兵工厂于1878年铸造,重1.3万斤。光绪七年(1881年),德国政府将这座大钟送给清政府作为礼物,李鸿章将此钟安置于海光寺,并让天津机器局的七名技师将《金刚经》全文刻于大钟之上。1900年,日军占领海光寺后将此钟送给天津英租界工部局作为消防警钟安置于天津英租界的维多利亚花园。1921年7月,经天津英租界工部局将该钟送回到海光寺内保存,并立一铜牌用中、英两国文字记录该钟辗转历程与原委。1923年,南开大学八里台新址落成后,海光寺将该大钟赠予南开大学作为校钟,并将其安置于南开大学思源堂西南的钟亭中,以四根弓形梁柱做支架悬挂于两米高的台基之上,每逢南开大学毕业典礼时便鸣钟纪念。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天津,驻扎在海光寺的日军开始准备轰炸南开大学。7月30日,海光寺大钟被日军劫掠不知去处。战后,张伯苓校长曾致函时任中国驻日代表团团长商震,希望在日本的掠夺物品集中地搜寻校钟的去向,但最终仍然下落不明。1997年7月28日,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毁于侵华日军战火60周年之际,南开大学校方邀请南京金陵古艺术青铜研究所所长王钟泉设计,由江苏冶金机械厂重新铸造了一口校钟,重达3000余公斤,高1.937米,寓意早期南开校园毁于战火的1937年。校钟安置在南开大学主楼后的大中路旁。校钟的钟槌与南京警世钟的钟槌出自同一棵有着近百年树龄的檀木。新铸造的校钟正面为书法家康殷书写的“南开”两字,周身雕刻有六十枚南开大学的校徽图案。此外,校钟上刻有校训、校歌和八十字的校钟铭文。自1932年,九一八事变一周年起,南开大学便开始有鸣钟纪念的传统。由于南开大学早期校园曾毁于日军战火,校钟重铸后每逢九一八或七七事变之际,南开大学都敲响校钟的传统。同时,天津市的国防动员等活动也多在南开大学校钟前举行。

相关

  • 发育生物学发育生物学(英语:Developmental biology)是对于生物体生长和发育过程的研究。发育生物学研究基因对细胞生长,分化和形态发生(Morphogenesis)的调控,这些过程使生物体形成组织和器官
  • D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 phthalate,DBP)是一种常用的增塑剂,也用作胶粘剂和印刷油墨的添加剂。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如醇、醚和苯。DBP也用作一种杀体外寄生虫药。DBP可由正丁醇
  • 石墨慢化反应堆石墨慢化反应堆简称石墨反应堆或石墨堆,是一类利用核石墨作为中子慢化剂的核反应堆。石墨慢化反应堆技术已被用于商业发电。石墨慢化反应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型:1942年,恩里科
  • 绳文时代绳纹时代(日语:繩文時代)指日本旧石器时代末期至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以绳纹陶器的逐步使用为主要特征。关于绳纹时代的开始时间,学术界有不同的观点,有一万六千年前:44、一万三千
  • 卡特加特海峡坐标:56°55′42″N 11°25′41″E / 56.92833°N 11.42806°E / 56.92833; 11.42806卡特加特海峡(丹麦语:Kattegat,瑞典语:Kattegatt)是大西洋北海的一个海峡,是斯卡格拉克海峡的
  • 周易《易经》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文献之一,并被儒家尊为“五经”之始;一般说上古三大奇书包括《黄帝内经》、《易经》、《山海经》,但它们成书都较晚。《易经》以一套符号系统来描述
  • 梯度回波梯度回讯(gradient echo),是一种磁共振信号来源方式,利用到激发后的梯度磁场的极性反转,当两个极性对时间积分的面积相销时,回波则达到最高峰。使垂直主磁场的横平面上的磁化向量
  • 角分辨率一个光学仪器的角分辨度(英文:angular resolution),指仪器能够分辨远处两件细小物件下,它们所形成的最小夹角。角分辨度是光学仪器解像能力的量度,角分辨度愈小,解像能力愈高。角分
  • 墨粉墨粉或碳粉(toner)是激光打印机或复印机上用于使纸张着色的物质,主要成分为碳、氧化铁和树脂。墨粉由大小约为8-10微米的颗粒组成。
  • 布拉格之春苏联获胜200,000 / 600,000 = 30个师 (全军覆灭)布拉格之春(捷克语:Pražské jaro;斯洛伐克语:Pražská jar;俄语:пражская весна)是1968年1月5日开始的捷克斯洛伐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