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博托·塞塞·塞科

✍ dations ◷ 2025-04-25 20:14:42 #蒙博托·塞塞·塞科
蒙博托·塞塞·塞科·库库·恩关杜·瓦·扎·邦加(Mobutu Sésé Seko Kuku Ngbendu wa Za Banga,1930年10月14日-1997年9月7日),简称为蒙博托(Mobutu)或蒙博托·塞塞·塞科(Mobutu Sésé Seko),原名约瑟夫-德西雷·蒙博托(Joseph-Désiré Mobutu)。1972年1月10日,自己改名蒙博托·塞塞·塞科·库库·恩关杜·瓦·扎·邦加,恩巴恩迪语的意思为:“以耐力和毫不动摇的意志,从征服走向征服,在身后留下一片火海的无敌战士”。蒙博托1965年至1997年期间曾担任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1965年-1971年)和扎伊尔共和国总统(1971年-1997年)前后长达32年之久,他通过政变上台,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被推翻。1997年9月7日,病死于摩洛哥。蒙博托在任上以腐败、裙带关系及在任上侵吞40亿至150亿美元而臭名昭著,更一度乘协和飞机赴巴黎购物。在主政国家三十余年间,蒙博托有“典型的非洲独裁者”之称。蒙博托出生于比属刚果赤道省利萨拉城巴多利特村一个厨师家庭,恩本迪人,天主教徒。早年在教会学校读小学和中学。1948年中学毕业后被选送到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布鲁塞尔社会研究院学习。1949年回国后应征加入比属刚果治安部队,服役7年。先后当过仓库管理员、文书、会计、军事记者。并获得过当时黑人士兵的最高军衔——上士。1956年退役后从事新闻工作,先后担任过《比属刚果未来》、《非洲现实》的记者。1958年再度赴比利时,学习新闻专业,并于同年加入卢蒙巴领导的刚果民族运动党。1960年初,代表卢蒙巴在布鲁塞尔出席有关比属刚果独立的圆桌会议。1960年6月30日,刚果-利奥波德维尔独立,蒙博托任卢蒙巴办公室国务秘书、陆军参谋长和刚果国民军总司令,获上校军衔。在他的统治早期,蒙博托通过公开处决政治对手,分离主义者,政变策划者以及对其统治的其他威胁来巩固权力。许多人在群众面前被绞死,其中包括前总理埃瓦里斯特·金巴,他有三名内阁成员- 杰罗姆·安纳尼(国防部长),埃马纽埃尔·班巴(财政部长)和亚历山大·马汉巴(矿业和能源部长) - 于1966年5月被审判,并于5月30日送到绞刑架前。他在70年代采用了新的策略,摆脱了酷刑和谋杀,转而通过贿赂来吸收政治对手(“朋友要摆在近旁,但敌人更摆得更近”),他最喜欢的战术是不断改组内阁,轮调政府成员,以确保没有人会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另一种策略是逮捕并有时折磨政府的持不同政见的成员,但后来赦免他们并安置在高级职位上奖励他们。他在1977年和1984年的单一候选人选举中再次当选。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增加个人财富,1984年的财富估计达到50亿美元,但基础设施几乎崩溃,许多公共服务人员在没有报酬的情况下工作了几个月。大部分资金被挪用到到蒙博托,他的家人,以及顶级政治和军事领导人手里。只有他的人身安全所依赖的总统特种师才能准时得到全薪。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公务员假装工作,而国家假装支付他们薪水。蒙博托在第一次刚果战争中被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政府支持的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推翻。1996年11月,蒙博托政府曾命令图西族人离开扎伊尔,扎伊尔的图西族人开始推动叛乱。扎伊尔东部的叛军和乌干达总统约韦里·穆塞韦尼及卢旺达国防部长保罗·卡加梅带领的外国军队向蒙博托发起进攻,准备将其推翻。叛军西进途中,当地反对蒙博托的人士也加入叛军。当时蒙博托身患癌症,正在瑞士治疗,无法控制崩溃的防线。扎伊尔军队当时在镇压平民,而非保卫国境。1997年5月16日,蒙博托政府与叛军在奥登尼瓜号补给舰(英语:SAS Outeniqua)上的和平谈判失败,蒙博托逃离扎伊尔。以卡比拉为首的解放刚果民主力量同盟(英语:Alliance of Democratic Forces for the Liberation of Congo)次日宣告胜利,扎伊尔的国名随即改回刚果民主共和国。卢旺达故总统朱韦纳尔·哈比亚利马纳的遗体被蒙博托存放在戈巴多莱。当卡比拉率领的叛军于1997年5月12日向戈巴多莱进发时,蒙博托调拨一架货机将哈比亚利马纳的遗体运往金沙萨,并在恩吉利国际机场的停机坪上停留三天。5月16日,哈比亚利马纳的遗体在蒙博托流亡前被火化。蒙博托在流亡途中先短暂停留于多哥,其后移居摩洛哥,最终于1997年9月7日因前列腺癌在拉巴特病故,终年66岁,而外界对蒙博托的死反应冷淡。蒙博托最终被葬在拉巴特的一个基督教坟场。2007年12月,刚果民主共和国国民大会(英语:National Assembly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提议将蒙博托的遗体运回刚果安葬。蒙博托流亡当天,洛朗-德西雷·卡比拉成为刚果民主共和国总统。卡比拉于2001年被暗杀,其子约瑟夫·卡比拉继任。→ 刚果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the Congo (Léopoldville))→ 刚果民主共和国扎伊尔共和国→→ 刚果民主共和国美国尼加拉瓜阿根廷意大利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朝鲜蒙古人民共和国北越马来西亚孟加拉国澳大利亚北也门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上沃尔特 /达荷美 /刚果民主共和国 /罗德西亚 /

相关

  • 溶菌酶133L, 134L, 1B5U, 1B5V, 1B5W, 1B5X, 1B5Y, 1B5Z, 1B7L, 1B7M, 1B7N, 1B7O, 1B7P, 1B7Q, 1B7R, 1B7S, 1BB3, 1BB4, 1BB5, 1C43, 1C45, 1C46, 1C7P, 1CJ6, 1CJ7, 1CJ8, 1CJ9
  • 诉诸反复诉诸反复(英语:argument from repetition;拉丁语:argumentum ad nauseam),系借由宣称某个观点已经被充分讨论多次、至今没有人反驳过我的观点、反方的论点之前都已经驳斥过等等,而
  • 恋皮革皮革恋或被称之为皮革拜物主义(英文:Leather Fetishism),指对皮革制作的物品特别喜爱,进而到迷恋的程度。这算是一种恋物癖(Fetishism),其是借由皮革之类的无生命物品来达到心理上
  • 手镯手镯,又称手环或手链,是一种佩戴在手腕上的装饰物。手镯可以用皮革、布匹、塑料或金属制造,有时还含有一些石头、木头或贝壳在内。手镯也用于医疗和鉴定,比如,手镯过敏症和医院用
  • 茯苓茯苓(拉丁文:Poria),又称玉灵、茯灵、万灵桂、茯菟、茯苓神、伏灵,是拟层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常寄生在松树根上,形如甘薯,球状,外皮淡棕色或黑褐色,内部粉色或白色,精制后称为白
  • 约翰·巴勒斯约翰·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年4月3日-1921年3月29日),美国博物学家、散文家,美国环保运动中的重要人物。国会图书馆美国记忆项目中的传记作家,将约翰·巴勒斯视作继梭罗之
  • 南呼罗珊南呼罗珊省(波斯语:خراسان جنوبی)是伊朗三十一个省份之一。面积95,385公里,在所有省份中排行第8。人口约510,218(2005年数据);首府位于比尔詹德。南呼罗珊省位于伊朗
  • 波兰舞曲波兰舞曲(英语:polonaise;波兰语:polonez,chodzony;意大利语:polacca),又被译为波罗乃兹或波洛内兹,是一种3/4拍子,重音通常落在每小节第2拍上,中等或偏慢速度的舞曲,源于波兰。在肖邦之
  • 泰定帝泰定:1324年-1328年二月元泰定帝也孙铁木儿(蒙古语: ᠶᠢᠰᠦᠨᠲᠡᠮᠦᠷ,鲍培转写:Yisüntemür qaγan,西里尔字母:Есөнтөмөр хаан;1293年11月28日-1328年8月15日)是
  • 阿克苏姆阿克苏姆(Kingdom of Aksum、መንግስቲ ኣኽሱም)是公元前或公元初在东北非洲的国家,首都为阿克苏姆城(今属埃塞俄比亚的提格雷省)。公元1世纪,一位古希腊商人写的《红海环航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