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巴氏消毒法
✍ dations ◷ 2025-08-28 15:44:07 #巴氏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种类和它所含的微生物的性质而不同。现在主要用于牛奶、葡萄酒、啤酒和果汁消毒。巴氏消毒法起初用作处理酒类,很多年后才用于杀灭牛奶的微生物。
1857年,法国化学家与微生物学家路易斯·巴斯德证明了牛奶变酸是由微生物引起。1864年夏季,巴斯德在阿尔布瓦发明了一种葡萄酒和啤酒的消毒保存方法。他透过实验发现把新酒短暂加热到50~60 °C(122~140 °F)就足以杀死酒中的微生物,长期保存也不会变酸,而且不牺牲酒的口味品质。这种方法以巴斯德的姓氏命名,称为"pasteurization"。传统用煮沸的方法来彻底消毒,但这样会使牛奶失去其风味,也会令牛奶中的蛋白质凝固和使牛奶中的维他命流失。使用巴氏消毒法于牛奶时,以72-75°C的温度把牛奶煮15~30秒,然后立刻冷却到4-5°C。此法由于未煮沸,比较能保留牛奶的风味,但另一方面不煮沸就不能消除的牛奶里全部微生物,这温度只是刚好把致病的细菌消除。由于仍然有部分细菌生存,巴氏消毒法消毒的牛奶即使未开封,在室温下一两天后仍会变质,因此应冷藏。未开封置的牛奶于6-7°C可以保存6-10日。另有两种牛奶消毒法:超高温消毒法(UHT)和保久乳。
相关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不可逆拮抗剂不可逆拮抗剂是一种永久与受体结合的拮抗剂。它要么与活性位点形成共价键,要么结合得很牢固,以至于离解速率在相关时间跨度内可视为零。这使受体永久失活,并很快被内化、回收。
- 呼吸频率过度换气综合症(英语: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简称:HVS、 chronic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 (CHVS)、dysfunctional breathing hyperventilation syndrome),是由过快或过深的
- 虹膜虹膜又称黄仁,眼睛构造的一部分,虹膜中心有一圆形开口,称为瞳孔,犹如相机当中可调整大小的光圈,内含色素决定眼睛的颜色。日间光线较为强烈时,瞳孔会变小,只使一小束光线穿透瞳孔,进
- 电化学电化学(英语:electrochemistry)作为化学的分支之一,是研究两类导体(电子导体,如金属或半导体,以及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液)形成的接界面上所发生的带电及电子转移变化的科学。传统观念
- 关怀伦理学后设伦理学 规范性 · 描述性 效果论 义务论 美德伦理学 关怀伦理学 善与恶 · 道德生物伦理学 · 网络伦理(英语:Cyberethics) · 神经伦理学(英语:Neuroethics) ·
- 平民平民是古罗马时代罗马公民(不同于奴隶)中最大的群体。他们不同于更高阶层的贵族,在政治和经济上缺少权力。对他们适用的法律为《万民法》。并非所有平民都有土地。随着历史的发
- S100蛋白结构 / ECOD1yutB:9-52 1yuuA:9-52 1yusB:9-52 1yurA:9-52 1k8uA:5-50 1k9pA:5-50 1k96A:5-50 1k9kA:5-50 1cnpB:5-50 1a
- 线粒体穿梭线粒体穿梭(英语:mitochondrial shuttles)是用来转运还原剂穿过线粒体内膜的体系。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无法穿过该膜,但它可以还原其他可以穿过该膜物质,以便于它所携带的
- 成岩作用成岩作用是指沉积物在埋藏后,固结为坚硬岩石,受到变质、风化作用前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的变化。其中沉积物变为沉积岩的变化,是狭义的成岩作用。它也是岩石循环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