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麻哈鱼
✍ dations ◷ 2025-11-16 00:14:36 #大麻哈鱼
Salmo keta Walbaum, 1792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又称日本鲑鱼、狗鲑、秋鲑、白鲑,为马哈鱼属的一个种。分布于北太平洋,从韩国、日本、西伯利亚东岸到白令海、中国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等水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勒冈州。生活于水深0至270米。本鱼体侧扁,背腹外廓相对称,纺锤型。头长与体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颌齿大而锋利。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分叉较浅。有脂鳍。大马哈鱼平时生活在海洋中,到了生殖期就集群溯河而上。他们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可以越过瀑布,到达目的地。溯河洄游时,体背侧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至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整个体色变得黯淡。体长可达100公分。大马哈鱼性成熟较早,个别的在3龄即成熟,绝大部分于4龄成熟。一生中产卵一次,产卵后便死亡。雄略多于雌。怀卵量不大,4龄鱼平均怀卵量约4500颗左右。当鱼群进入产卵地时,雄鱼便游向雌鱼,互相摩擦,当有第三者介入时,雄鱼即进行驱逐,然后进行排卵受精于窝内,产卵后雌鱼复以尾鳍拨打石砾,以此来覆盖受精卵。卵大,成橘红色。受精卵经过一冬低温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产卵地逗留约一个月,卵黄被吸收完毕后,开始索食,约于7月随江水归入大海。属于世界名贵的经济鱼类,经盐渍的鱼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卵磷脂,对人体的神经细胞的增补,防止脂肪代谢的紊乱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营养佳品。另外鱼体可制成罐头或干燥盐腌、烟熏与冷冻。适合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鲑鱼分为很多类。前文所介绍到的这种大马哈鱼(Chum Salmon)是商业价值最低的。因为它较低的市场价格,尽管极大数量的大马哈鱼(Chum Salmon)在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生存,当地渔民也一般不会选择捕捉。1984年到1994年之间,北欧和日本对其的市场进行挖掘大大提升了这种大马哈鱼(Chum Salmon)的需求。它们是最传统的制作干三文鱼的鱼种。
相关
- 多态性多态性(英语:polymorphism)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物种的同一种群中存在两种或多种明显不同的表型。多态性必须同一时间在同一栖息地中出现。多态性是自然界中的常见现象,与生物多样
- 吸虫纲见内文吸虫(学名:Trematoda)是寄生虫的一种,为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动物的总称,也称为瓜仁虫。一些吸虫也被称为二口虫(拉丁语:Distoma)。其名由来是因为它的口吸盘和腹吸盘都被认为是口
- 微管组织中心微管组织中心(英语:Microtubule organizing center)是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一种结构,微管在该处聚合。微管组织中心有两个主要功能:微管组织中心可供形成微管核,在细胞中可以使用免
- 创始者效应创立者效应(英语:founder effect,亦称为建立者效应或创始者效应、始祖效应)是加速族群遗传漂变作用的一种形式,指由带有亲代群体中部分等位基因的少数个体重新建立新的群体,这个群
- 诸侯诸侯国,狭义上主要是指中国历史周朝时分封制之下由中原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天子对封地的称呼,也被称为“诸侯列国”、“列国”;封地君主最高统治者被赐与“诸侯”的封号。广义上指
- 世界大桥列表世界大桥列表列出世界各国长度超过3,000米(9,800英尺)的桥梁。列表中收录的,尤其是很多排名靠前的桥梁属于高架桥的范畴。目前并没有一种统一的方法来测量桥梁的全长,列表中的数
- 以物易物以物易物(英语:barter economy)又称物物交换,是有社会契约或明确协议条件下的交换价值模式。与礼物经济自由价值模式相反。用自己拥有的物品或服务与别人交换,以换取别人的物品或
- 沥青铀矿沥青铀矿是一种放射性的,富含铀的矿石,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铀,同时亦包含三氧化铀、铅、钍和稀土元素。其发现历史可以追溯到至少十五世纪德国厄尔士山脉的银矿开采过程中。书面记
- Mycologia1909至今由以下两期刊合并Mycologia是一个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收录真菌学的论文,也包括卵菌、黏菌等已不属于真菌界的类群之研究。于1909年创刊,由Journal of Mycology(1885年-1
- 伦敦大空袭(第二次世界大战)伦敦轰炸(The Blitz)是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对英国首都伦敦实施的战略轰炸。德国对英国的轰炸发生在1940年9月7日至1941年5月10日间,轰炸范围遍及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