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哈鱼

✍ dations ◷ 2025-09-16 09:55:13 #大麻哈鱼
Salmo keta Walbaum, 1792大马哈鱼(学名:Oncorhynchus keta),又称日本鲑鱼、狗鲑、秋鲑、白鲑,为马哈鱼属的一个种。分布于北太平洋,从韩国、日本、西伯利亚东岸到白令海、中国黑龙江、图们江、绥芬河等水系、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和俄勒冈州。生活于水深0至270米。本鱼体侧扁,背腹外廓相对称,纺锤型。头长与体高略相等,口端位,口裂大,上颌骨后延至眼的后缘,斜向下方,似鸟喙状。上下颌和犁骨皆有齿,颌齿大而锋利。眼在体轴线的下方,较大。背鳍居于体中央稍后,腹鳍起点于背鳍后方,尾鳍分叉较浅。有脂鳍。大马哈鱼平时生活在海洋中,到了生殖期就集群溯河而上。他们逆水上游的能力很强,甚至可以越过瀑布,到达目的地。溯河洄游时,体背侧为黄绿色,腹部银白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体色逐渐变暗,并在体侧出现10至12条紫红色纵斑纹的婚姻色。当到达产卵地时,整个体色变得黯淡。体长可达100公分。大马哈鱼性成熟较早,个别的在3龄即成熟,绝大部分于4龄成熟。一生中产卵一次,产卵后便死亡。雄略多于雌。怀卵量不大,4龄鱼平均怀卵量约4500颗左右。当鱼群进入产卵地时,雄鱼便游向雌鱼,互相摩擦,当有第三者介入时,雄鱼即进行驱逐,然后进行排卵受精于窝内,产卵后雌鱼复以尾鳍拨打石砾,以此来覆盖受精卵。卵大,成橘红色。受精卵经过一冬低温孵育。到翌年春天,冰雪融化,胚胎孵出,在产卵地逗留约一个月,卵黄被吸收完毕后,开始索食,约于7月随江水归入大海。属于世界名贵的经济鱼类,经盐渍的鱼子,具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卵磷脂,对人体的神经细胞的增补,防止脂肪代谢的紊乱均有重要作用,被誉为营养佳品。另外鱼体可制成罐头或干燥盐腌、烟熏与冷冻。适合清蒸、油炸、火烤等方式烹煮均美味。鲑鱼分为很多类。前文所介绍到的这种大马哈鱼(Chum Salmon)是商业价值最低的。因为它较低的市场价格,尽管极大数量的大马哈鱼(Chum Salmon)在阿拉斯加州附近海域生存,当地渔民也一般不会选择捕捉。1984年到1994年之间,北欧和日本对其的市场进行挖掘大大提升了这种大马哈鱼(Chum Salmon)的需求。它们是最传统的制作干三文鱼的鱼种。

相关

  • 疝气疝(Hernia),俗称疝气,其最初的意义是“腹痛”,但后世多特指“少腹坠痛”的狐疝,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腹股沟疝”。医学上的疝气指的是器官,例如肠子,经由腔室的孔道离开原先的位置。有
  • 将军 (古希腊)将军(strategoi)是古希腊统领军队的高级武官,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东罗马帝国。直至今日,这个军衔也保留在希腊军队中,地位等同上将。另外,也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民主政制中军事最高
  • 免疫抑制疗法免疫抑制(英语:immunosuppression)是指对于免疫应答的抑制作用。免疫抑制可由天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天然免疫抑制包括天然免疫耐受,机体可能会对自身组织成分不产生免疫应答。人
  • 醋酸根乙酸盐 (英文: Acetate),俗称醋酸盐,是乙酸所成的盐,含有乙酸根离子CH3COO−,即乙酸去掉羧基质子后形成的阴离子。乙酸根离子的化学式是−,它是一种羧酸根离子,并且是乙酸的共轭碱
  • 双缝干涉在量子力学里,双缝实验(double-slit experiment)是一种演示光子或电子等等微观物体的波动性与粒子性的实验。双缝实验是一种“双路径实验”。在这种更广义的实验里,微观物体可以
  • 阿尔蒂普拉诺板块阿尔蒂普拉诺板块(Altiplano Plate)是南美洲的板块,位于秘鲁南部、玻利维亚西部和智利北部,包括秘鲁和玻利维亚的安第斯山脉和阿尔蒂普拉诺高原,西面的纳斯卡板块沉入阿尔蒂普拉
  • 18151815年逝世人物列表: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安尼期安尼期(英语:Anisian)是三叠纪的第三个时期,年代大约位于247.2–242百万年前。
  • 罗讷河罗讷河(法语:Rhône;普罗旺斯语:Roun;德语:Rhone;意大利语:Rodano;均源自拉丁语Rhodanus)是欧洲主要河流之一。罗讷河这个名称的起源和含义还有争议。凯尔特起源说称Rhodanus或Rodanus
  • 野战医院野外医院(英语:Field hospital),原是指战时行动医疗单位或小型医院,会临时收治伤患,并后送永久性医院设施。该术语主要用于军事环境,因此常译作野战医院或战地医院,但在发生灾难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