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猎豹

✍ dations ◷ 2025-11-13 20:28:44 #古动物,猫科,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杜氏北美猎豹 †
Orr (1969)
意外北美猎豹 †
Cope (1895)

北美猎豹(学名:)是已绝种的史前猫科动物,生活在更新世(2千6百万年前至 11,000 年前)的北美洲,外型上十分类似现存于非洲与亚洲的猎豹。原本只能从它们留下的一些化石碎片来了解这种动物,然而之后在美国怀俄明州北部的Natural Trap Cave(英语:Natural Trap Cave)中发现了几乎完整的全身骨架。北美猎豹不是真正的猎豹,它们与现存的猎豹不是一个类别的猫科动物。现存的猎豹属于猎豹属,而北美猎豹则属于北美猎豹属。

根据发现的化石把北美猎豹分成两种,一种叫杜氏猎豹(), 另一种叫意外北美猎豹()。有人认为还有第三种北美猎豹:斯氏北美猎豹()。 杜氏北美猎豹的外形与现存猎豹最为相似。它们生活在北美西部的大草原和平原地带,以有蹄动物为食,比如叉角羚。事实上,叉角羚出众的奔跑速度正是适应北美猎豹捕食压力而进化出来的。北美猎豹于1万多年前灭绝后,叉角羚近100公里的时速在今天对付美洲狮和狼方面已经显得有点“过剩”了。

杜氏北美猎豹和猎豹是趋同进化的好例子。北美和非洲有着相似的大草原环境。为了捕捉新出现的快速奔跑的有蹄动物,北美猎豹进化出了仅能部分伸缩的爪子,以便于高速奔跑时防滑。而这恰好跟猎豹类似:猎豹的爪子是彻底不能伸缩的。

意外北美猎豹外形上更类似于美洲狮。体形大小在杜氏北美猎豹和美洲狮之间。爪子可以自由伸缩,身躯纤细。速度很可能快于美洲狮。一般认为它比杜氏北美猎豹更擅长爬树。两种北美猎豹构造上都酷似猎豹。它们吻部较短,鼻腔扩大以便于增加呼吸氧气的能力,腿细长善于奔跑。然而这些相似性是由于北美猎豹的生存环境和猎豹类似造成的。是趋同进化的结果,而不是源于共同祖先的结果。然而北美猎豹的体型大小较猎豹大,体长(不含尾巴)约 170 cm(67英寸),尾长约 92 cm(36英寸),肩高约 85 cm(33英寸),体重估计可达70千克(150磅),最大体型的个体体重可能可以超过 95千克(209磅)。近来通过线粒体DNA的分析表明杜氏北美猎豹系统发生上与美洲狮最接近。北美猎豹和美洲狮是在三百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出来的。意外北美猎豹的进化地位还有些不清楚。不过它们可能比较接近早期的杜氏北美猎豹。

相关

  • 供应供给和需求是一个经济学模型,它被应用在决定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这个模型适用于竞争性市场,而不适用于市场存在垄断或者寡头垄断的情况,需求或者供给价格分别跟消费者的
  • 活力论生命力论(英语:Vitalism,又译为生命主义、生气论、生机论、生机说、生命力)在人类历史上存在长久的历史,现代版本是19世纪初由瑞典化学家贝采利乌斯提出。一般认为“生命力”学说
  • 讽刺性讽刺(英语:satire)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矛盾或缺点。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从而产生幽默的效果。当然拙劣模仿、作戏、毗邻、并置、并列、对比、类似、类推等也经常用
  • 缺电子缺电子分子或缺电子化合物,指分子中的价电子数少于其形成正常共价键所需电子数的化合物。 例如:在分子结构中含有多中心缺电子键的分子称为缺电子分子。缺电子分子是指中心原
  • 浮潜浮潜(英语:Snorkeling)是指使用一根呼吸管在水面上游泳。浮潜者所需的装备包括潜水镜、蛙鞋、呼吸管和泳装。尤其在热带度假村和水肺潜水地区浮潜是一种很普及的休闲活动。其最
  • 书堂书堂,是高丽和李氏朝鲜地方上的私塾。书堂在李氏朝鲜提供初级教育,主要以中国初级儒家经典为教材,如千字文,童蒙先习,老师称训长,多是由科举不第的两班出任。这些书堂可分为四种:
  • 咽喉点咽喉点(英语:choke point),又译作阻塞点或瓶颈(英语:bottleneck),为军事战略上的一种地理特征,诸如山谷狭径或是隘口等。这样的地方迫使一个军队在开过此时得收缩成纵队才能通过,此结
  • 帕西法尔《帕西法尔》是德国作曲家理察·华格纳创作的最后一部歌剧作品,也是该作品里男主角的名字。帕西法尔的故事情节与中世纪的圣杯传说密不可分。这部歌剧充满了基督教的仪式情节
  • 小鹰级1960年5月21日(小鹰号)1960年10月1日(星座号)1965年(美利坚号) 1968年(小鹰级航空母舰(Kitty Hawk class aircraft carrier)是美国海军所拥有的一个传统动力超级航空母舰系列,是福莱
  • 闽南语中的古百越语词列表闽南语中的古百越语词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