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猎豹

✍ dations ◷ 2025-08-13 00:32:26 #古动物,猫科,更新世哺乳类,北美洲史前哺乳动物

杜氏北美猎豹 †
Orr (1969)
意外北美猎豹 †
Cope (1895)

北美猎豹(学名:)是已绝种的史前猫科动物,生活在更新世(2千6百万年前至 11,000 年前)的北美洲,外型上十分类似现存于非洲与亚洲的猎豹。原本只能从它们留下的一些化石碎片来了解这种动物,然而之后在美国怀俄明州北部的Natural Trap Cave(英语:Natural Trap Cave)中发现了几乎完整的全身骨架。北美猎豹不是真正的猎豹,它们与现存的猎豹不是一个类别的猫科动物。现存的猎豹属于猎豹属,而北美猎豹则属于北美猎豹属。

根据发现的化石把北美猎豹分成两种,一种叫杜氏猎豹(), 另一种叫意外北美猎豹()。有人认为还有第三种北美猎豹:斯氏北美猎豹()。 杜氏北美猎豹的外形与现存猎豹最为相似。它们生活在北美西部的大草原和平原地带,以有蹄动物为食,比如叉角羚。事实上,叉角羚出众的奔跑速度正是适应北美猎豹捕食压力而进化出来的。北美猎豹于1万多年前灭绝后,叉角羚近100公里的时速在今天对付美洲狮和狼方面已经显得有点“过剩”了。

杜氏北美猎豹和猎豹是趋同进化的好例子。北美和非洲有着相似的大草原环境。为了捕捉新出现的快速奔跑的有蹄动物,北美猎豹进化出了仅能部分伸缩的爪子,以便于高速奔跑时防滑。而这恰好跟猎豹类似:猎豹的爪子是彻底不能伸缩的。

意外北美猎豹外形上更类似于美洲狮。体形大小在杜氏北美猎豹和美洲狮之间。爪子可以自由伸缩,身躯纤细。速度很可能快于美洲狮。一般认为它比杜氏北美猎豹更擅长爬树。两种北美猎豹构造上都酷似猎豹。它们吻部较短,鼻腔扩大以便于增加呼吸氧气的能力,腿细长善于奔跑。然而这些相似性是由于北美猎豹的生存环境和猎豹类似造成的。是趋同进化的结果,而不是源于共同祖先的结果。然而北美猎豹的体型大小较猎豹大,体长(不含尾巴)约 170 cm(67英寸),尾长约 92 cm(36英寸),肩高约 85 cm(33英寸),体重估计可达70千克(150磅),最大体型的个体体重可能可以超过 95千克(209磅)。近来通过线粒体DNA的分析表明杜氏北美猎豹系统发生上与美洲狮最接近。北美猎豹和美洲狮是在三百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化出来的。意外北美猎豹的进化地位还有些不清楚。不过它们可能比较接近早期的杜氏北美猎豹。

相关

  • 真染色质真染色质(英文:Euchromatin,又译同染色质或常染色质)是基因密度较高的染色质,多在细胞周期的S期进行复制,且通常具有转录活性,能够生产蛋白质。真染色质在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细胞
  • 圣灵降临日五旬节,即基督教的圣灵降临日(亦称圣神降临节),源自犹太人三大节期之一七七节。犹太教按犹太历守节期,纪念以色列人出埃及后第五十天〔由出埃及记19:1之记载: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满
  • 墨西哥无毛犬墨西哥无毛犬(Xoloitzcuintle)是一种稀有的无毛犬种。墨西哥无毛犬是美洲最古老的犬种之一。在前250年至450年的科利马文明发现有它们形象的陶器。另外,在墨西哥西部的古代坟墓
  • 建成邻接行政区大同区、中山区、延平区、城中区建成区为台湾台北市已整并的行政区之一,区名取自老地名“建成街”。位于台北市西侧旧市区之市中心,为当时台北市面积最小、人口密度
  • 玻尔模型玻尔模型是丹麦物理学家尼尔斯·玻尔于1913年提出的关于原子结构的模型。玻尔模型引入量子化的概念来研究原子内电子的运动。这模型对于计算氢原子光谱的里德伯公式给出理论
  • 中将中将是许多国家军队中的职衔,介于少将和上将之间。这个职衔的来源可追溯至中世纪中,在战场上接受上将的命令,再传达下去的那个人。中文里的中将一词是来自于日本军制,日本军制中
  • 天津南开日新国际学校南开国际学校,是天津市南开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国际学校,南开区和南开大学共同主导、南开大学校友投资的公益性民办学校。该校在原天津市第112中学旧址上建立。
  • 王千源王千源(1972年6月23日-),本名王锦鹏,辽宁沈阳人,中国男演员,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2006年,王锦鹏参演电视剧《五号特工组》,其后改名为王千源。2010年,因电影《钢的琴》获第23届东京国
  • 特别定额给付金特别定额给付金(日语:特別定額給付金/とくべつていがくきゅうふきん)是日本因应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推出的紧急经济对策之一,定于2020年实施,在日本有住所的户主可在制度下收到定额
  • 小石城 (阿肯色州)小石城(英语:Little Rock)位于美国阿肯色州中部,是该州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普拉斯基县的县府所在地,根据2005年估计有人口18万4564人。小石城和北小石城是包括六县的小石城-北小石